作为古代基层政权运作的场所,县衙的职能是中央职能的延伸,它的政权机构和设置是与中央各职能单位相对应的,是中央政权在地方上的一个缩影。从叶县县衙现存的布局及厅堂建筑物,基本可以了解古代县级官吏编制及职能。
县令及其佐官、书吏的办公场所,后人习惯称之为衙门。“衙门”一词源于军营大门的牙旗,古代军营门口竖牙旗以显示武官相互之间的区别,其演变大概与当时动荡的社会有关。我国三国之后的历史上虽有20多年的稳定时期,但后来战事一直连绵300多年。因长期的战争,崇尚武力便成为一种时尚,因而,人们也就把官员办公的场所称之为“公牙”。唐人封演在其所著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称公府为公牙,字稍变化转而为衙也。”
春秋战国时称衙门为官府,汉代称署。衙门称谓大致起于唐,盛行于宋,沿用至明清。作为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明代衙署,叶县县衙无疑是了解明代县衙文化的一个窗口,是走进明代“衙门文化”的一扇大门。
叶县县衙,所有建筑都依附于中轴线,主体建筑主次有错,大堂、二堂、三堂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排开,中轴线上的附属建筑单元如众星拱月,衬托在左右,各自独立,又相互依托,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六房之内多学问
从县衙大堂到东侧,有吏、户、礼科房,西侧为兵、刑、工科房,这和中央六部的设置一致,虽然级别低,但科目全。
关于这里的建制,内乡县衙和这里差不多,我的同事姚伟在《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里也多有涉及,这让我很为难,不说,你要写叶县县衙不说衙门里的东西,那会是无源之水,说了,天下衙门都差不多,若重复,既对不住报纸,也对不住读者。
所以动笔之前,我定了一个原则,内乡衙门有的,尽量少说,能不说就不说。内乡衙门没有的,多说一些,好在,叶县县衙还真有些自己的东西,这让我感到欣慰。
除吏、户、礼、兵、刑、工外,大堂东侧还有东库房、承发房(这个房现在实际已不存在了)等机构。东库房具体负责财务收支。承发房则主管文件来往转送、档案保管等业务。
六房的书吏虽然地位卑贱,但个个饱读史书,通过招募考试或熟人推荐而走进“深似海”的衙门。他们没有工资,没有福利,纸笔费、抄写费和饭食费是他们该得的合法收入。
但你可别小看这些不入流的吏员,他们虽然没有编制,说白了就是现在的“临时工”,但却是县衙里的实权派。在以前,封建社会实行的官员地理回避制度,掌管一县之权的知县都是由远在几百里甚至几千里之遥的外籍人担任,据清康熙《叶县志》载,从春秋到清代,绵延几千年,到叶县任职的有200多名有史可查的知县,他们分别来自海南、江西、浙江、陕西等省份,本省的没有。这让“不入流没编制的临时工”,有了很大的活动空间。不远千里万里来任职的知县,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对当地的情况不熟悉,只好也只能依靠这些书吏熟悉情况进入角色。
这些人都是人精,多年官场的历练,使他们人情练达,谙熟官宦之道,承揽了衙门里的全部事务,甚至可以对知县的决策加以影响。明代顾炎武斥道:“州县之弊,吏胥窟穴其中。”清代曾被后人称为吏胥与大清共天下。
从大堂屏风后穿过,就来到一条东西狭长的过道,这个过道叫宅门,其作用是连接大堂与二堂的,成为进入二堂的咽喉所在。宅门是进入二堂的唯一通道,通常是关闭的,只有迎送重要客人和举行重大庆典方可打开,衙署人员均由侧门出入,一般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宅门两旁有两个侧门,平常有“门子”把守,负责通报及对出入人员进行检查。过道东西各有一间普通房子,门子就住在这里,日夜把守,不经意间成为官员与一般外来人员沟通信息的载体。
因宅门内为出入禁地,故守门人又叫门禁卒,此职一般是由知县亲属或亲近的人担当,一般的平民百姓要想见到县官必须先买通这里的门子。门子虽为贱役,却是知县左右的亲随,大老爷有什么事,无论公私,都会交由他们办理。有些人为了接触到官员和师爷,就主动结交门子,以达到目的,因此,后来衍生出了“走门子”、“走后门”等多个词。“走门子”之陋习,对衙门公正和正义的腐蚀显而易见。朱元璋感叹道:“吏诈则蠹政,政既隳矣,民何由安。”
二堂是中轴线上建筑规模仅次于大堂的建筑物,面阔五间,七架檩,进深三间,青碧绘饰。三间明堂,东西各有一稍间,称做幕厅、招书房。
二堂东稍间为幕厅,功能与现在法院的合议庭相仿。平时知县在大堂审案,遇到特殊情况时,要暂时退堂进行合议,拿出方案后再升堂审理。西稍间为招书办公之所,招书即召书,实际就是现在的领导秘书。招书负责对各科呈送县令的材料进行审理把关,然后呈知县做决定。二堂办公人员均为知县的近身吏员。
二堂的建筑布局与大堂相仿,只是面积略小一点。主体建筑由二堂及附属建筑组成。东、西各三间的会文馆、会武馆及前面的宅门院墙构成了一个南北东西方正的庭院,门一关,自成一世界,打开宅门,四通八达。
在叶县县衙会文馆门前台阶下,还存有明代砖铺地面,是1997年叶县整修二堂时从1.5米深的地下发掘出来的,虽然青砖被岁月风化成拇指大小的碎块,但依稀还能看出当年铺摆的形状。
县衙二堂门前,知县接待上级及同级文官的会文馆,便设在东面,接待上级及同级武官的会武馆设在西边。
二堂还有一个功能:穿堂。二堂正厅设有四扇屏门,专为接待上级客人而特设的。穿过屏门,别有洞天,通过中间的门洞,就到了中轴线上的第三个院落——知县廨。
清朝之前,县衙没有三堂称谓,明代习惯称三堂为知县廨。知县廨仍是面阔五间,七架檩,进深三间,青碧绘饰。它不同于大堂、二堂的是,知县廨呈封闭状态。五间正厅全部用木板及菱形窗封闭起来,进入此厅,须推开两扇红漆大门。东二间与西三间用红漆木板隔开,自成两个天地,它们的功能也各有偏重。东二间为知县办公及公务间稍事休息的场所,里边的摆设很生活化,不但陈设有招待客人的茶几、太师椅、色彩明朗的屏风,还有休息的床,很有点寝办合一的味道,跟现在好多科处级干部办公室的布置差不多。
“这样的摆设,源于古人的‘坐’。古人以前是坐在床上的,有了椅子后才床、椅分开。在古代,床可二用,一作卧具,二为坐具。《说文》:‘床,安身之几坐也’。”王华召副部长介绍说。
知县廨的西三间为审理涉密案件及“风月案”的场所,从审案的物证环境上我们可以看出,很早以前,古人就有保密意识,对女性的隐私权也给予了一定的尊重。同时,一些涉及军事机密及不宜公开的案情,还要考虑到社会影响等问题,所以三堂实际上还是一个秘密的审讯室。
从知县廨庭院的东南方向,打开一扇小门,二堂屋山东边有一间坐南面北的房子赫然入目,此房幽僻而雅静。这间房子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任叶县知县的欧阳霖亲手增建的书房,他为书房起的名字叫“半舫堂”。但它其实是县衙的一个附属建筑物。
监狱之内有讲究
现代社会的发展,各行政部门越分越细分,古代不一样,司法、行政等各个部门就杂烩在一个县衙里,换句话说,官就是法,法就是官,衙门就是百姓的天、百姓命运的决定者。
叶县县衙是由中轴线及东、西副线三部分建筑群组成的。除了以上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外,在其东侧副线上,由南向北依次还有狱房、厨院和知县宅等建筑。
自开始建造,一直沿用至民国的狱房坐落在县衙东南的巽位,门上还有“叶县看守所,民国十三年八月建,叶县知事秦起忠题”字样,四周有高深的院墙与外界相隔。狱门上方有虎头装饰物,古代狱房多称虎头牢。其实,这个“虎”并非那个生活中的虎,而是传说中龙之第七子,名曰狴犴,因形似虎,平生好讼,故多用来装饰狱门,盖取“羊入虎口,有去无回”之意。
按县衙建筑规制,狱房的位置当在县衙西南方向的坤位,坐西面东,与堪舆学家提倡的风水理论相吻合,即:县衙大堂位居“正穴”,而狱房则退居“死穴”,便于管理囚禁犯人的意念贯穿其中。而叶县县衙的狱房,与传统规制在方位上却大相径
庭:位于大堂与二堂接合部的东边,并居于东侧副线上。
叶县人告诉记者这里面的典故。
金太宗完颜晟攻占中原后,为方便管理,于天会十四年(1136年)将处于南方战场边缘的叶县县治由旧县城(即叶邑故城)迁至今县城(即昆阳故城)。金代迁至叶县故城的县治地址在史志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各种历史资料及清理出来的实物看,金代县治的位置在今县衙的东面,从这个位置看,现存狱房的位置恰巧位于仪门的西南方向。
由于叶县地处中原,战乱不断,寇匪不绝,县衙首当其冲,时有被毁。来叶任职的职官,根据当时的财力、地形及个人意志,对县衙的局部建筑进行了调整,而狱房是关押犯人的场所,只要坚固耐用,也就没想起来花费人力财力去修葺改建一下,于是就成了今天的位置。
管理监狱的牢头禁子,归三班中的皂班。
叶县县衙监狱由女监、内监、外监、水牢四部分组成,共有17间,分三行南北排列,同时设有羁候所,暂时关押有关证人及嫌疑犯,同时设有刑讯室。整个狱房看起来低矮潮湿,给人的感觉不是人住的地方,看来那时对于人权还没有多少讲究。
犯人入狱时,根据案情带枷、镣、钮等刑具。监狱之内,不许携入纸、笔、酒、杵棒等,以防止传递消息或越狱逃亡。当然,古代的法律也严禁私扣囚犯伙食和滥用私刑,对老弱病残及孕妇网开一面,而事实上卒子们勒索犯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明清时期的小说曾对监狱里的黑暗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水浒传》中,林冲刚被发配到沧州牢城营时,牢中其他犯人对他说:“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财。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由此道出古代监狱之黑暗。
厨院为衙署内工作人员日常膳食的场所。它位于东副线上的最东边,与知县宅一墙之隔。
知县宅由三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组成,独成一四合院,与古代北方乡绅富贾庭院无二,院内优雅僻静。古代县官到异地任职,为免去夫妻异地分居之忧,一般都要带着家眷子女上任,所谓夫荣妻贵,正是由这里来的。上房是知县与夫人就寝的地方,东西厢房便是子女起居的场所了。在正房的西边,建有一间低矮的房子,即西退室。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对妇女参政控制甚严。他明确指出“女人之祸,在乎干政”。建西退室的目的就是每当知县在家中会见一些重要客人时,家中女眷必须到该室回避,西退室是古代男尊女卑的实物见证。但细想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甚至到现在也很有借鉴意义。由于古代阶级矛盾比较尖锐,太平盛世不多,大抵是为了知县安全的缘故,故在知县宅大门前右侧建了三间西屋,作为知县宅保卫人员的办公场所,他们的职责便是保卫知县宅的安全;在其左侧,有一棵粗壮的桂花树纳春吐绿。桂花树寓意“主贵”,取贵宅之意。
在县衙建筑的西侧副线上,依次为知县会见乡绅名流的西群房。这里的建筑相对于中轴线及东侧副线上的建筑群就比较生活化了,少了几分严谨与庄重。院落之间的连接,吸收园林的建筑风格,用月亮造型的院门。连接处是青砖过道,过道设门。整个建筑群甬道相连,庭院衔接,一步一院、一院一景,相映成趣。【原标题:“叶县县衙”系列之三 衙门不大功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