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文化而论,分量最重的当数东湖和弦歌湖。东湖水域面积最大,中有画卦台,这是伏羲画先天八卦的地方,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也正是从这里升起。似冥冥中的定数,注定了龙湖的超重分量,注定了龙湖在中华文明史上抹不去的一笔,在伏羲画八卦多少年后,中国文化史上的巨擘——孔子来到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龙湖之弦歌湖里,有弦歌台,这不是一般的台,它记录了一代圣人一生中举足轻重的历程——淮阳之行。由是,儒学之基本框架“中庸之道”奠定,儒家开始了它最重要的思想行程,也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话题。
画卦台、弦歌台,分居淮阳城北城南。如果说龙湖是条龙,它们分明就是龙的两只眼睛,折射着龙内心深处的丰厚内涵。而两位伟人在龙湖一北一南的创造,构筑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构架,加重了淮阳龙湖让人难以承受之重。
弦歌湖美丽的人文风景
“弦歌湖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陈州府志》、《淮阳县志》都没有记载,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只有借助于考古资料。”淮阳文史专家杨复竣说,“弦歌湖开发时,曾依照文物法对其进行了发掘,清理、发掘出古遗迹、古墓葬206处,出土金银器、铜器、陶器、骨器等各种文物522件,其中有宋代的壁画墓,还有两座金代的纪年墓,墓主均为‘大金国陈州宛丘县第六都思陵村人’。从发掘的文物历史年代看,有汉代、唐代、宋代和金代。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汉代以前,今弦歌湖区大部分是耕地,直至金代,才被水淹没。”
有关弦歌湖里的弦歌台,历代典籍记载不少。如:《太平环宇记》里说:“有陈王弩台,唐朝开元年间,孔庙迁于其上。”
《元和郡县志》说:“后汉陈敬王曾孙宠善弩射……常于此教弩……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移孔子庙于其上。”
这些都说明,弦歌台原叫“弩台”,早在2000多年前,陈地有孔子庙,但在别处,后来移到了弩台上。
到明成化七年,即公元1471年,知州戴昕建庙设柱,名曰“危台祠”。
明嘉靖七年,即公元1528年,巡安御史谭缵增柘正殿七间,门两座,题曰“绝粮祠”。
到了明嘉靖二十一年,即公元1542年,知州萧国弼重修殿内塑像。
清康熙五十二年,即公元1713年,都察御史重修大殿七楹,进五间,改为方形石座,上覆绿瓦,竖石柱72根,重修孔子及十哲像。
乾隆、嘉庆、咸丰年间,对弦歌台又多次修葺。
现在的弦歌台是新修的,我第一次到弦歌台是在冬日,天有些萧瑟,让人感觉些许冷冷的寒意。但这也有一个好处,让周围仿佛着尽了水墨色,透出些文化固有的孤傲和自我。而弦歌台那赭红色的大门,隐约在黄昏里,把神秘也留在记忆里。
平时,弦歌台大门三个门洞只开东侧门。为什么呢?这其中有个说法,显示出当地人对孔子的尊崇。
原来弦歌台的三个门洞,用处各不相同。中间门洞,或说正门,是供皇帝进出的;西侧门则是有罪臣民用来赎罪的,所以平时只开东门。
弦歌台有三进院落,进大门是第一进院,这里是弦歌碑林。由此向北过戟门是第二进院落,弦歌台主体建筑——大成殿就坐落于此。据历史记载,大成殿始建于
明代,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覆顶,周围有回廊,廊下24根青石方柱,正门两侧有一副对联:“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庭前俎豆千年犹自仰高山。”这副对联说明了孔子在百姓心目中的神化地位。移步入殿,直面的是孔子塑像,看上去面目和蔼,但其中却显出不尽的智慧。两侧配享的是孔子十位最有名的弟子“十哲”;西边厢房内塑的是孔子陈国籍四弟子像:颛孙师、巫马师、公良孺、陈亢。
出大成殿再向北行,是第三进院落——弦歌书院,据记载,它曾是古代著名的书院,明代称为知德书院,康熙时为思鲁书院,乾隆时改称弦歌书院。现存建筑是四合院,正面是五间两层藏书楼,又叫藏经楼,也是在原址上新建的。
除弦歌台,弦歌湖周边复原和新修了许多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它们成为弦歌湖的新景。
在弦歌湖西侧106国道边,有一五连体梯形亭,亭内有踏道相连,中间三亭皆顶覆黄瓦。数取五,以象东西南北中,喻南北之广、东南之袤,意象深远。古代淮阳城西有“社稷坛”,那是祭天之所,故今此亭谓之曰“社稷亭”。
与社稷亭东西相对相辅,有船形景点双莲亭,四角檐尖式顶;南亭为四角,两层,顶为歇山式,中有梯上下;北亭有桥,桥上有栏,连通水岸。两亭之间,有“人”字坡相连,两亭皆黄瓦覆顶。此景基为船形,船行浮于水,象征宦海若舟,民若水,官若舟,水载舟,水亦覆舟。此景与社稷亭遥遥相对,谓之为“包公亭”。
社稷亭之南,水中一亭,顶为歇山式,亭为两层,中梯栏通二层,亭内有踏道直通于水下,二层两侧为“人”字坡式建筑,皆上覆黄瓦,踏道桥上有护栏,游人可沿桥扶栏入亭。世有阴阳,宇宙上下。上观湖上美景,下亭可入水。不远处即是古今所传的老龙沟了,相传金龙受天罚下凡,不顾屈辱为苍生解除危难,保得陈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给陈地民众送来了凉爽清风,致使陈州官清民宁。为官者两袖清风,做官之基;为民者清心寡欲,做人之本,此亭谓之曰“清风亭”。
弦歌湖的东南岸上有一亭,六角檐尖顶,上覆黄瓦,东西通门,周围有连椅。此亭位于淮阳先天八卦的巽风位,用于后天的坤土位。座九里长龙大堤之根基,收八方之灵气,得六合之雨露,谓之曰“浩然亭”。
与弦歌台隔湖相望,岸上一亭,六角檐尖式,黄瓦覆顶,有踏道可通向湖中。水上两亭,双连体六角檐尖,黄瓦覆顶,周围有连椅。水上水下三亭浑然一体。之所以取三数,三为大,为众,取天地人全象,喻宇宙八方六合。北望弦歌台,拜大圣人。人杰地灵之所,文明发源之地,人才辈出,英俊四野,三亭汇一,藏风镇气,出民族之精英,吐振国兴民之浩气。泰山在此,插云钻天,长龙盘踞,龙气长存。此谓之曰“泰山亭”。
弦歌台之南,有一架长龙似的九曲拱桥,东西横贯,上筑两亭,连通水陆,桥下可往来行船,据说这桥很有些说头。说是两千多年前,孔子七十二弟子中,陈籍弟子有四,皆成为治国的栋梁,此桥谓之曰“渡贤桥”。
这些亭桥,更灵秀和拓展了弦歌湖的内涵。
“在陈绝粮”导出“弦歌”气节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居陈,实在不能说是面子上很过得去的事。作为当时的大家,孔子来到陈地,非但没受到礼遇,反而受尽了艰辛,甚至羞耻。
不知道孔子那时在陈地讲学时有没有被丢过鞋子,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连“累累如丧家之犬”这样的话都能接受,想必被丢鞋子也会泰然处之。六十岁,人生的一个甲子,什么事情没经过?什么心情没体验过?淡了,身外之物淡了,眼前的一切淡了。
所以,孔子在陈地结出了儒家的中庸之果。而当初并不欢迎孔子的陈地人,记住了孔子,留下了孔子的踪迹。
这似乎是个悖论,并不待见孔子的陈地人留下了孔子的经典故事——在陈绝粮,铭记了一个伟人的伟大时刻。我常常在想,假若没有陈地之行,假若没有“在陈绝粮”,孔子和他的弟子是否少了些精彩,孔子的学问是否也少了些分量?
有关这个典故的细节,如今是说不太清楚的,淮阳当地传说是这样的:孔子来到陈地时,吴楚两国正在交战,因为吴国人怀疑孔子站在了楚国一边,便派兵将他们围了起来,限制自由,不给吃不给喝,形式更像现在的软禁。也有传说是陈国人将他们围了起来。
但无论如何,孔子在陈绝粮是肯定的,这一经典记忆最初的版本是《论语》:“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陷于困境之时吗?孔子说,当然有,只不过君子遭穷受困时能坚持气节始终如一,小人一遭穷困就有可能不讲原则。这段话其实衍生出了中国儒学的品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来到陈国,由于不被理解,孔子师生首先经历了基本的生存考验,吃没吃,喝没喝,所面临的是站着死还是跪着生的问题。对此,《史记·孔子世家》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在陈绝粮时,还生发了“颜回墨食”的故事。由这个故事,充分凸显了他们师生的人格,所以,“陈蔡绝粮”故事许多典籍,诸如《庄子》、《孟子》、《荀子》等多有铺排渲染。
实际上,孔子在陈绝粮、弦歌不止的本质就是坚持,是对事业理想的坚持,对人生追求的坚持,对精神品格的坚持,而坚持,是人生制胜的法宝,中国人后来不乏这样的精神,比如玄奘西行取经,千难万苦之下取得真经,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
中国的文化习惯,但凡大人物有大作为必是有大厄相随,这就注定了孔子在陈地的经典,成为历史的经典。由此我想,孔子应该感谢陈国人,因为是陈国人让他们师生经历了事业,乃至人生的关键时刻,从此更上一层楼。这是不是人祖冥冥之中的安排?淮阳明代古碑“厄台碑”中将这一事件与“天地厄于晦月,日月厄于薄蚀,帝舜厄于历山,大禹厄于洪水,成汤厄于夏台,文王厄于里”列为同一级别的大事。
孔子自公元前492年来到陈国,至公元前489年离开,在陈地一共待了四年。
孔子在陈的这四年间,正是陈国衰弱之时。由于地处楚、吴等强国之间,陈国经常会被大国牵着鼻子,弱国中的臣民,日子之艰难可想而知,孔子目睹和体验了这样的国家心情。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设想,很有可能孔子在陈之厄,也是一种国家心情,一种陈国心情,孔子绝粮的经历只是间接地道出了陈国民生的艰难,而它的实质是国家之困、国家之厄。
面对左右为难的困境,该怎么处理?面对强敌,作为弱小的国家如何应对?
这是陈国之困之厄。但当时的陈国,没有良将。实际上,孔子也没有办法,在一个嗜血尚武的时代,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陈国当时之弱小,这一点不具备,孔子也不具备,孔子带给陈国的是精神是理念,而这些,只有在国家强大到天下太平无事的时候才能谈,所以,陈国其时只能无为而为了。但正是陈国这样的“困境”,成就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精神和事业。
陈地人为纪念孔子,在淮阳城南筑了弦歌台,他们这样做,除了歌颂孔子遇难矢志不渝、坚持理想的精神外,也是在自喻,是在从孔子精神中寻找在困境中活下去的理由。
弦歌台正门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上联为: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下联是:庭前俎豆千年犹自仰高山。这是对此事的形象概括。
新修的弦歌台赋予弦歌湖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弦歌湖的新景。【原标题:“寻根淮阳”之“永远的龙湖”系列之二 弦歌台下的圣人咏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