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应天书院传承千年文脉

2013/8/1 16:25:53 点击数: 【字体:


    在河南众多的古书院中,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商丘应天书院,声名最为显赫。尤其是范仲淹在“母校”讲学期间,四方学者纷至沓来,应天书院迎来了“学术的黄金时代”。此后,应天书院虽历经兴衰,但书香弥漫千年。如今,北宋“四大书院”中,岳麓书院早已形成了融国学研究、文物保护等于一体的书院建制。2009年9月2日,挂牌的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再续国学渊源,白鹿洞书院的旅游和文化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而在商丘,重建的应天书院4年前才对外开放。

    书院成为南京国子监 跨过状元桥,来到应天书院大门旁,映入眼帘的是镌刻在木板上的“应天始兴学书院冠华夏,学子频中第俊才擎宋廷”对联,隐隐透出应天书院当时的“霸主”地位。

    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学舍,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成睢阳书院。

    史载:“北宋兴学,始于商丘。”宋真宗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改为应天府。1014年,应天府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宋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正式赐匾额为“应天书院”。

    据商丘市睢阳区原文联主席尚起兴考证,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学家晏殊任应天知府,聘请名师任教,由官府出资整修应天书院,扩大规模。后来,又将应天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北宋开科取士,应天书院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使应天书院显赫一时。

    和其他书院一样,盛极一时的应天书院也难逃被毁的命运。2007年10月1日,投资近千万元重建的应天书院一期工程对外开放。

    穿过幽深的商丘市归德古城南门,便是碧波荡漾的千亩湖面,湖畔矗立着一座巍峨的仿古建筑群,这就是曾经人文灿烂的应天书院。夕阳余晖中,古色古香的应天书院与厚重的归德古城相对遥望,尽显迷人风韵。

    东方今报记者看到,应天书院的主要建筑为斗檐式的崇圣殿,殿内供奉有至圣先师孔子和十大弟子的塑像。崇圣殿右侧是孔子纪念堂,左侧是范文正公纪念堂。崇圣殿后为讲堂,至今还未开放。

    有意思的是,崇圣殿前的两个架子上,挂了不少红色的木牌,木牌一面为孔子的画像,一面写着挂牌者的愿望,内容大多是希望自己考上名牌高校、出国深造之类。

    ●范仲淹在此讲学三年

    提起应天书院,不能不提到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他曾在此求学和讲学8年。

    应天书院一位张姓导游告诉东方今报记者,范仲淹祖籍江苏苏州,他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到山东长山县的朱家,长大后的范仲淹来到应天书院苦读诗书。

    当时,应天书院既有名师执教,还有书籍可读,22岁的范仲淹在这里度过了5年的求学生涯。《宋史·范仲淹传》载:“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27岁的范仲淹荣登进士榜,中乙科第97名,开始踏上仕途之路。

    宋仁宗时,范仲淹母亲去世,他辞去了兴化县令的职务,在应天居丧。时任南京知府的晏殊,特聘服丧在家的范仲淹担任应天书院掌学主教,范仲淹“日于府学之中,敦劝徒众,讲习艺文,不出户庭”。

    应天书院成就了范仲淹,范仲淹也使应天书院达到了当时思想学术的顶峰。

    范仲淹以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从学者不远千里而至”。

    在执教期间,范仲淹心怀天下,他不顾自己人微言轻,毅然向宋仁宗呈《上执政书》,提出了“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簪,慎选举,抚将帅”等革新政治建议。范仲淹后来推行的“庆历新政”,就发端于此。

    宋仁宗天圣六年冬天,范仲淹被提拔到中央任秘阁校理,离开了讲学3年的应天书院。

    ●鼎盛文风千年不衰

    宋钦宗时,随着金人南侵,中原沦陷,应天书院也遭遇劫难。

    明正德六年,应天书院从古城南门外迁至今商丘古城内小隅首街北。知州刘信在这里建了大门和仪门各3间,建大成殿、明伦堂各5间,左右斋房各60间。大成殿为祭孔之地,明伦堂为应试之地。

    好景不长,明万历七年,张居正下令拆毁天下所有民间书院,应天书院也难逃此劫。

    清乾隆十三年,知府陈锡格重修的应天书院,在短暂的辉煌后又被废止。清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改为“归德府学堂”。

    现在,这里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德府文庙所在地,现存有大成殿、明伦堂、月芽池等建筑。

    1998年4月,原国家邮政总局为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发行了《古代书院》特种邮票。邮票上的应天书院建筑,就取自于文庙内的大成殿。

    虽然应天书院早已被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但是应天书院的墨香和书韵千年不衰。

    北宋以来,应天府书院的学生“相继登科,未见其止”。明清时期,这里人才济济,名宦辈出,仅商丘古城就涌现出了两阁老,五尚书,三侍郎,双御史,五翰林。清乾隆三十六年商丘中进士人数达170多人,占河南省当年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

    那时,商丘的学术之风也甚浓,各种著述多达122部。

    300多年前,一部《桃花扇》,使风流才子侯方域和秦淮歌伎李香君的凄美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据《商丘县志》记载,35岁的侯方域回到家乡以后,潜心著书,给后人留下了《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两部名著。

    ●应天书院的重建之路

    应天书院的重建,倾注了尚起兴的心血。

    尚起兴是土生土长的商丘人,他从小就住在归德古城内。凝重的古城神韵,令他神往。街道上青石铺路,店铺前飘扬着一面面杏黄旗,让人恍若置身于明清的街巷。

    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归德古城,是中国古代城池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现存的唯一八卦城。

    30年前,尚起兴在原商丘县委办公室做秘书工作。当时,商丘古城四个城门洞经常阻塞交通,县委研究要将城墙拆掉。尚起兴知道后,立即去说服县委领导,使古城墙幸免于难。后来,古城墙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2001年10月召开的河南省七次党代会上,时任商丘睢阳区文联主席的尚起兴,对商丘古城的保护和应天书院的重建问题作了发言,得到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的重视。2003年,应天书院修复项目被列入河南省政府重点项目。

    ●商丘要打“学术牌”

    应天书院兴于北宋,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则为“四大书院”之首,也是四大书院中唯一被升为国子监的书院。

    但如今的应天书院,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相比,却不可同日而语。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早已和湖南大学融为一体。2009年9月,郑州大学嵩阳书院也已挂牌开学。而位于江西九江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已作为庐山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大学嵩阳书院成立后,有网友建议成立河南大学应天书院。而对于应天书院来说,要走到这一步,尚待时日。

    按照规划,应天书院修复后,商丘古城旅游将新增古文化建筑游和学术游项目。

    商丘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卫东称,应天书院是集祭祀、讲学、藏书三大功能于一身的书院。投资修建的书院讲堂建成后,将作为平台,与各大院校合作开设国学讲坛,并邀请著名的国学大师定期来此讲学。【原标题:应天书院传承千年文脉】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2011-10-19 作者:殷晓章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