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仓颉墓与仓颉其人

2013/8/1 15:14:09 点击数: 【字体:

  
    悠悠虞城仓颉墓

    在虞城县西北18公里处的古王集乡堌堆坡村西,有座汉字创造者的古墓,名仓颉墓。墓高3米,周长45米,周围栽有10多棵柏树(多枯死),其外还有一圈砖砌花墙(新中国成立前废弃)。据虞城县志记载,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仓颉墓前立碑一通,正书“古仓颉墓”,后废。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又重立石碑一通,阴刻“古仓颉墓”四字,后废。1990年,辽宁人唐炳仁先生再立“古仓颉墓”石碑一通。原残碑文记载“墓周生丛菊,清香可充茗”。故此菊被人们称为茶菊。花淡色黄,状如铜钱,可入茶入药,明目醒神。遗憾的是,如此珍贵的仓颉菊几近绝迹。

    墓前有仓颉祠,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扩建于唐代,后屡废屡建。康熙九年(1670年),虞城县知县程本节重修大殿。(殿脊正中间立有“康熙九年重修”字砖)大殿为3间出厦,台高0.6米,明柱木雕装饰,上有‘天下文章祖,古今翰墨师’的楹联。座梁嵌檀,八砖扣顶。大殿迎门靠后墙处,在高约两米的神龛内,有生着四只眼睛的仓颉泥塑坐像,上世纪50年代初被当成迷信之物予以破除,久经风雨侵蚀,大殿成了危房。如今的仓颉大殿,是在退休干部赵福田、郑树华、葛明亮等人的倡议下,由附近村庄的群众与干部集资重修的。殿前两株柏树,苍劲挺拔,依然郁郁葱葱。就其树龄,笔者曾求证于市林业局的资深工程师杨邦彦先生。他说,仓颉两株古柏是汉柏,即桧柏,至今当有300年左右的历史。

    1978年和1984年,考古队曾对仓颉墓两次勘探,发现有汉代陶片,并探出方格纹、蓝纹、绳纹、附加坡纹、磨光等陶片及灰土、蚌壳等,确定为距今约4000余年的龙山文化遗址。

    仓颉墓于新中国成立后被虞城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又于2002年7月,被定为商丘市文物保护单位。

    至于仓颉墓始建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

    史官乎,古帝乎?

    代代相传,虞城仓颉墓中葬的是黄帝史官、文字的创造者仓颉。然而,清初人张介却对此提出异议。他根据宋代罗泌著的《禅通记》中的有关记载,便断言仓颉墓为“仓帝史皇氏”之墓。于是,这就出现了同名为仓颉的两个古代人物,一个是黄帝史官,一个是“仓帝史皇氏”。孰是孰非?

    《中国人名大辞典》载:“仓颉,黄帝时为左史,生而神圣,而四目,观鸟兽之迹,字成,天雨粟,鬼皆夜哭。”司马迁著的《史记》、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及《国事全书》等均同持这样的观点。

    宋代罗泌撰的《禅通纪》云:“仓帝史皇氏,姓侯冈,名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龙颜侈侈,四目灵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略加比较,便可看出这两段文字有四处重合:一是史官与仓帝同有一个名字叫仓颉,二是同样生有四目,三是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是造字,四是影响同是“天雨粟”、“鬼夜哭”。由是观之,这决不是历史的巧合,实际上皇帝史官仓颉与“仓帝史皇氏仓颉”是一个人。

    再从如今各地供奉的仓颉塑像来看,惊人的相同,那就是仓颉生有四只眼睛。因仓颉任黄帝史官而得名的陕西省白水县史官乡史官村有仓颉庙,大殿中供奉的仓颉塑像,是按“仓颉四目”之说塑造的。南乐县西北18公里处有个吴楼村,旧名史官村。其仓颉大殿神龛正中安放仓颉金身坐像,“方面长髯,四目灵光”。这些与虞城仓颉祠中的长着四只眼睛的仓颉塑像完全一样。清初人张介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仓颉墓考》中所写的“黄帝史官仓颉并无四目及雨粟鬼哭之说”,只能算作孤陋寡闻了。

    商丘师范学院教授李可亭等人于2000年8月在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商丘通史》(上篇)中论述仓颉造字,引用《吕氏春秋·君守》上的话说: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然而非主道者。非主道者,意即这六个人都不是君主。”这话说得十分明白: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人们已把仓颉是帝王的事儿给否定了。

    那么,为什么有人称仓颉为仓帝呢?四川大学兼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王利器先生在《汉书古今人表疏证》中这样释疑:“仓颉或以为古帝,或以为黄帝史官,疑莫能定。《路史》从古帝解,谓仓帝、史皇,非人臣之号。殊不然,仓帝之称,出于纤纬杂说,如《书·疏》引《慎子》,《水经注》、《路史》引《河图玉版》之类,乃后人尊之云尔,非其本号,不足取据。”这意思是说,仓颉创造了文字,功莫大焉,是当之无愧的字圣。后人出于对其无上的尊敬,便称其为“仓帝”、“史皇”,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是他本人的真正身份。这正如后人称德厚流光的关羽为关帝,到处修建关帝庙一样。

    清代学者梁玉绳先生在《古今人表考》中说得更明白:“仓颉始见《荀子·解蔽》,又作苍,(《韩非子·五囊》、《吕览·君守》等以作苍为非)姓侯刚,(宋姚宽《西溪丛语》、《路史》作冈)亦曰史皇,亦曰颉皇,亦曰皇颉,亦曰仓帝,产而书,写仿鸟迹以造文章。天雨粟,鬼夜哭。”一言以蔽之,史官仓颉与史皇仓帝就是一个人。

    何必争孰真孰假

    全国有多少仓颉陵墓?有论者称,在已发现的8处仓颉墓及遗迹中,始建于汉代者有四处:河南南乐、虞城、开封和陕西白水;始建于晋代者两处:山东寿光和东阿;建于宋代者两处:河南阳武(今原阳县)、洛宁。这么多地方,都说自己那儿的仓颉墓是真迹。笔者认为,这如同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襄阳之争一样,没必要争个你是我非。

    清威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做了南阳知府,面对卧龙先生籍贯争夺战,特殊的身份使他陷入了两难,经冥思苦想,留下传世名联:“心在朝廷,原不在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这个“和稀泥”的高招,昭示人们,纪念历史人物重在弘扬其精神。

    流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特征,人文其实就像无根的浮萍,也像随风四散的蒲公英。因此,相通相似的人文遗迹众多,并非空穴来风。据说,圣君舜的陵墓有27处;治水名人大禹邂逅终身伴侣的涂山,古籍明白记载的就有7座;神医扁鹊的墓园有6处。而仓颉也是这样,为创造文字到处游历,各地自然留下他的足迹。人文遗迹,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所以,对仓颉墓的真假无须“死争”,可以“共和”,一道张扬仓颉精神。

    在氏族社会,没有文字,部落里发生的一些重大事情,只能采取“结绳记事”的方法,即大事结一个大结,小事系一个小结。时间长了,绳上结的结多了,怎么也闹不清那些结表示什么事情,十分不便。黄帝授封仓颉为史官,记录大小事情。内外事件繁杂,仓颉单凭结绳记事已无法适应,便下决心创造一种新的方法。于是,他观察乌龟背上的花纹,鸟类羽毛的文采,山川起伏的现象,日月星辰的走势,而且在自己的手掌上现画图像,而后这些形象便固定下来,最终成了人类可以通用的象形字。仓颉造字惊动了天地鬼神,上天害怕人类有了文字就会放弃耕种,于是便下起了雨点似的粟米,而鬼神则惟恐受到文字的弹劾,便惊骇得夜晚啼哭。可以说,仓颉在通向人类文明的路口插上了第一个路标,在人类的心灵上点燃了第一盏明灯,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可谓功高盖世,千古流芳,其创新精神堪与日月同辉。

    诚然,文字是在社会的长期实践中逐步产生的,是人类社会集体的产物,不可能由一个人独创,仓颉可能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在创造文字的艰难过程中,仓颉在沮诵等人的陪同下,漫游各地,一边观察鸟兽行迹及山川万物形体,一方面汇集各种符号,规范认定,整齐划一,从而使他创造的文字得以推广开来。正如荀子所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这彰显了创仓颉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善学精神。

    仓颉被誉为字圣、文字的鼻祖,赢得了虞城仓颉墓当地群众的敬仰。一代又一代人,不仅在每年仓颉的诞辰——农历三月十八(外地或曰正月二十或曰三月二十八)祭祀他,还捐钱兑物,购置数十亩庙田,维修与保护了古仓颉墓与仓颉祠。受仓颉精神的熏陶,当地学风浓厚,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便依托仓颉祠办起了学堂,后来办起了仓颉中学,如今在其旁边还办有一所仓颉小学。几十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一批乡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军官、作家、学者、教师、医生及有文化的工人、农民等。为纪念仓颉,市里成立了仓颉书画院,有几十件作品在省及全国获奖。还有人在网络上建了仓颉网站。然而,在开发和建设仓颉墓上,我们实在无法与河南南乐和陕西白水同日而语。虞城仓颉墓尚大有开发的空间。【原标题:仓颉墓与仓颉其人】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商丘日报 2008-12-28 作者:杨石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