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商丘文史重大发现——沈公墓志铭

2013/8/1 14:55:57 点击数: 【字体:


    超薄阅读  

  明万历年间,商丘出了两位尚书,沈鲤和宋 。沈鲤官拜礼部尚书,宋 官至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两位尚书是商丘这方沃土和商丘历史的骄傲。

  1999年5月,梁园区水池铺乡沈坟村村民从沈鲤之父沈杜的墓中出土两块石碑,系沈公墓志铭。志文为小楷,字体清晰,完好无损;2001年,梁园区财贸办副主任、“三个代表”驻沈坟村督察组组长卢银课发现了珍藏于村民沈祥星家的沈公墓志铭,开始抄写、研究,并于2003年11月译成现代文;2005年5月2日,沈公墓志铭被商丘市文物局收管。

  商丘市文物局副研究员刘兆允说,该墓志铭对研究明朝的历史、风俗、文学及商丘的地方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沈公墓志铭之发现

  7月19日,记者到梁园区水池铺乡沈坟村采访。据沈坟村村主任沈其连及村民沈闯等人介绍,墓志铭发现于1999年。当年5月的一天上午,村民发现沈鲤之父沈杜的墓被盗了,在被扒开的墓内,村民看到两个用铁箍箍起来的边长为88cm的正方形石碑。因年久,铁箍已经锈蚀。村民把铁箍砸掉,掀开上面的一块,发现两块石碑相对的一面上都刻有文字。因为是先人之物,为防再次失窃,就由4位村民一起分两次将两块石碑抬出墓穴。后来,两块石碑被珍藏于时任沈坟村村主任的沈祥星家中。

  两块石碑一直在沈祥星家中存放2年有余,因为石碑上刻的是古文,没有句读,读之生涩难懂,就没人细究其详。2001年,“三个代表”驻沈坟村督察组组长卢银课意外地发现了放在沈祥星家中的两块石碑及石碑上的志文。志文系明万历年间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宋纁为礼部尚书沈鲤的父亲所写,宋纁和沈鲤皆官位显赫,身份特殊,所以志文也就非同寻常。一直业余从事商丘文史研究的卢银课敏锐地感觉到了石碑的价值。他立即请人拓下志文,并请教研究红学的孙友田及虞城高中语文特级教师范清河,历时1年多,将志文译出。2003年11月9日,卢银课将译文自费出书并赠阅亲朋,这篇由宋 所写的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优美的沈公墓志铭开始在小范围内传阅。

  沈公墓志铭之解析

  就沈公墓志铭,记者采访了商丘市文物局副局长、副研究员刘兆允。

  关键词:铁箍双石碑

  刘兆允说,汉代时期葬于墓中的纹砖是墓志铭最早的雏形。墓志铭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逐渐成形。至于沈公墓志铭,有两块碑,用铁箍箍在一起。一块碑上用篆书刻“明敕封翰林院检讨征仕郎沈公之墓”,为志盖;另一块上面刻着志文,共38竖行,1176字。对于由双石碑组成完整的志碑,及由铁箍箍在一起的情况,刘兆允说,这并不能代表墓志铭发展的一个年代特征,之所以志盖、志文分刻在两块石碑上,并且用铁箍箍住,与沈公的地位有关。沈公当时是礼部尚书沈鲤之父,沈鲤曾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位高权重,并深得皇帝恩宠。给这样一个人立墓志铭,当然要考究,要区别于平常人,并显示身份。双石碑,可能是一种身份象征,而用铁箍箍住,应该是一种保护措施。

  沈公墓志铭之价值   

  刘兆允首先向记者谈了墓志铭的价值,然后又对其作了详细解释。刘兆允说,墓志铭主要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弥补正史,很多正史上没有记载的内容,从墓志铭上往往能够看到,并加以弥补;二是修正文献记载,中国人对墓志铭都非常慎重,还要请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来写,所以,墓志铭的可信度极高,很多墓志铭是能够修正文献记载的。

  至于沈公墓志铭,刘兆允说,与一般的墓志铭比起来,沈公墓志铭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墓中人物身份特殊,沈杜为沈鲤之父,沈鲤在当时是重要的大臣;二是撰写者宋 这个人物特殊。宋 是一位尚书,地位很高。而且据记载,宋 极其爱惜笔墨,决不会轻易给一个人写墓志铭的。

  根据以上两个特点及其他情况,刘兆允分析,沈公墓志铭有这样几点价值:第一,它对于研究明朝万历年间的历史、风俗、文学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刘兆允举例子说,墓志铭中称沈鲤为“太史”,而在很多典籍中都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那段历史期间,是不是称为“太史”的人都是指沈鲤,有待进一步考证。墓志铭中说到了沈鲤考中举人时举家喝酒庆祝等情形,这对研究当时的风俗有一定帮助。而宋 官至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其文采应该能代表万历年间的上流水平,研究该墓志铭的行文及结构,对研究文学的发展史、尤其是万历年间的文学也有很大帮助。

  第二,对沈氏家族探源溯祖有重要价值。其中墓志铭开篇即交代了沈杜的近亲及祖上等人,很多情况正史上都没有记载。比如,清乾隆十九年《归德府志》中仅记载沈忠为大孝子,从这篇墓志铭中才知道其为沈鲤的曾祖父。

  第三,对商丘的地方史研究、古地名的考证等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第四,对研究商丘名人沈鲤的成长显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沈鲤怎么能当上皇帝的老师?怎么能官拜礼部尚书?通过研究该墓志铭,我们可以知道,这与其父沈杜的教育与影响显然是分不开的。

  沈公墓志铭之译文  

  家乡有一德高望重之人,名叫沈柏溪,系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检讨沈鲤之父,建宁府知府沈翰之子,赠礼部主事沈忠之孙。他于明万历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去世。去世当天,他对他的几个儿子说:“我的一生没有什么可记载的,给我写墓志铭,直接写上世系、生卒年月、名字、职位即可,千万不要模仿一些俗人的做法,写些言过其实之辞以欺骗苍生子孙。”他的几个儿子谨遵其遗嘱,选择在己卯年二月初九,把老人安葬在归德城西十里新划的一片坟地里,然后带着记载父亲生平事迹的材料,敬请我代写墓志铭。我既不忍心以不善言辞来推托,埋没沈公一生美德,也不愿意以过分的语言来褒扬,而违背沈公本意。我心怀恭敬,摘取材料的大意,完成这篇墓志铭。

  沈公名杜,字名卿,别号柏溪。祖籍昆山,入伍后驻防开封,后又调到归德。其父建宁公由归德州学考取虞城县学后,作为生员在虞城生活,为虞城县人。万历四年,又改而隶属于商丘县丰一四甲。建宁公的原配夫人张氏没有生育,继娶的李氏生了两个儿子桐和柚,又继娶的李夫人生了两个儿子朴和沈公杜。沈公生来谨慎诚笃,宽宽的前额,丰满的下巴,虎背熊腰,而且他心底平和,性情温顺,比较忠厚,建宁公最喜爱他。不幸的是,沈公刚九岁时,建宁公就去世了。在家族中,有人欺负他年幼而占他便宜;在家族之外,有人趁机欺侮侵犯他。正因如此,他的家业也衰败下来。沈公到学校里读书,也没有完成学业。地方官看他是贤者建宁公的后代,就让他穿上学者的衣服从事祭祀活动。庆幸的是,他慢慢地能自立了。嘉靖戊戌、己亥两年上大水,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时常断炊,人们都以为沈公难以承受,没想到他仍然每天拿着诗书诵读,有时还把吟诵时所得到的意境,绘成小山水画,以使胸怀舒畅。沈公虽然住茅草屋,穿粗布衣,吃野菜粗米,可照样安然自得。他还善于临摹怀素的草书,学画杨浦的墨竹,他的目的是使心情舒畅,并不想借此成名,所以人们很少知道他的才能。到了太史沈鲤立志学习时,沈公放弃了原来的爱好,每天传授给沈鲤科举考试必备的学业。他还亲手抄录数百篇最好的八股文,每当儿子夜间读书时,他必定亲自给儿子讲解,直到半夜才睡觉。己酉年秋天,太史和堂兄一起参加乡试,太史考中举人。报喜的人夜里来到城下,城中人相互传说:“沈家两个儿子,有一个考中了。”沈公听后,不等问明是哪一个考中了,就马上回家告诉家人,并开灯饮酒,全家庆祝。家里人问他谁考中了,他说不知道。停了一会儿他又说:“能考上一个就满足了,难道不是咱沈家的孩子吗?”他的为人就是这样。后来,太史考中了进士,选拔为皇帝的侍从。沈公因为儿子高贵而被封为翰林院检讨征仕郎。从前趁其年幼欺负过他的人,见了他感到十分羞惭,沈公却给他们特殊的待遇,很有情义,好像忘了他们过去曾经对他的不幸而幸灾乐祸的往事。与人交往相处时,沈公完全以诚心相待,从不以假话来掩饰自己的不良行为。沈公虽处于显贵荣华的地位,仍保持着困窘俭朴的心态。人们有私事求他,他既不严词拒绝伤人情面,也从未不顾是非地附和他人而丧失原则。亲属乡邻有生活接济不上的,沈公时常慰问并送些物品,甚至分出部分家产施舍给穷人,一点儿也不吝惜。无论年老年少的人,都喜欢沈公和悦谦恭的样子,而不愿意远离他。对于家乡人,无论认识不认识的,没有不尊沈公为长者的。到了晚年,沈公经常和一些老朋友在一块儿吃酒玩乐。在沈公眼里,天下没有可以怨尤的人们,世间也没有应该烦恼的事情。就连子女中有未成年而死的,他也是一哭而止,过则若忘。他那淡泊的胸怀,大海一样的度量,有古代达观之士的风度啊!

  万历甲戌年,太史正每天在书房里陪皇帝读书,沈公写信召他回家。到家一个月,沈公的病果然大发作。沈公的左手及左足得了急性偏瘫,竟然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他给家人留下遗嘱说:“我那老姐姐家境贫穷,孤身一人,可以把过去定期赠送给女儿家的那一份财物转赠给她。”接着,他又为老姐姐预谋了后事。稍停一会儿,他把几个儿子叫到跟前,指出每个人的不足之处,并教育他们应该怎么改进。他的临终遗言被乡邻广为传诵。他的孩子们抛开被子,看到父亲的手和脚,哭着说:“天啊,你为什么叫我们的老父亲病成这个样子啊!”沈公仍然安详地说:“何时是了,何时是了。”说完就与世长辞了。沈公生于正德四年闰十月二十七日,享年六十八岁。

  沈公病逝的消息禀报给皇帝,皇帝考虑到太史整天侍讲效劳,遂按照礼制赐给祭品,派出专车前往送葬。皇帝同时恩准把沈公的原配夫人宋氏封为孺人。宋夫人生两男一女:长子沈鲤先娶的张氏,继娶的周氏都封为孺人;次子沈鳞先娶的朱氏,继娶了陈氏;其女儿嫁给段金,英年早逝。沈公的继室马氏也生了两男一女:长子沈酪是主持祭祀的秀才,先娶许氏,继娶张氏;次子沈鲁娶何氏生了一女嫁给了秀才刘熠。沈公共有五个孙子,他们是沈墀、沈坪、沈域、沈垓、沈埭,还有八个孙女。

  我私下感觉,有的读书人一年到头,手中拿着圣贤之笔,口里喊着要继承圣贤未竟的功业,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愁眉苦脸,捞到一点好处就得意忘形。更有甚者,使用不正当的手段,以求得侥幸苟且地生活;借趋炎附势的威风,对一些很小的怨恨进行报复;专干机谋巧诈之事,把自己一生的良心丧尽。哪里比得上沈公,顺境与逆境都一样,把生与死看得同样无所谓,从不计较各种各样的恩恩怨怨。

  沈公完全像未雕之玉、未琢之璞,大概与无怀氏、葛天氏是一类人吧!他还说自己的一生无可记述,可记述的事情太多了啊!

  不居官位却如此显贵,不享俸禄却如此光荣。

  如果不是积善深厚,福气哪会如此宏大!

  在仁义的田园上,耕耘、除草、灌溉,心意是那样的虔诚。

  百世后人要了解先生的品德,敬请诸君读一读这篇墓志铭。(译文由卢银课提供)【原标题:商丘文史重大发现——沈公墓志铭】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商丘报业网 2005-07-22 作者:蒋友胜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