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陈官庄的红色记忆

2013/8/1 9:03:14 点击数: 【字体:


    永城市陈官庄,是淮海战役中敌我双方的对决地。60年前,我军在这里生俘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击毙国民党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全歼敌军3个兵团、26个师计26万余人,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全国解放的重要基础。

    8月下旬的一天,在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烈士陵园,该园副主任张伟带领记者参观了园区。

    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坐落在当年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中心战场——永城市东北20公里的陈官庄,占地200余亩。1963年建园后安葬了部分烈士,1974年开始修建部分纪念工程。在淮海战役胜利30周年之际,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烈士陵园落成。 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中,苍松翠柏左右成行,四季常青,象征着烈士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园内有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烈士史迹陈列馆、烈士公墓和烈士墓群。

    雄伟的烈士纪念碑上,有周恩来总理的亲笔题词——“淮海英雄永垂千古”。庄严的烈士纪念馆和烈士史迹陈列馆相对称,整齐大方。

    烈士史迹陈列馆于1976年建成,是富有民族风格的“天井”式建筑物,面积为500平方米,位于陵园的东面。烈士纪念馆于1975年建成,面积为720平方米,馆内共展出革命文物、历史照片400余件(幅),这些革命文物和照片充分体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历史功勋,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在陵园后半部一片冬夏常青的柏树林中,建有烈士公墓。烈士公墓于1975年7月兴建,同年11月建成,安葬烈士2000多名。2007年7月12日,在报请河南省民政厅同意后,永城市投资8000多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搬迁改建原烈士公墓中的一部分为单人烈士墓。目前,改建烈士公墓已落成,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总建筑面积5246平方米。公墓上方为新建的无名烈士纪念碑, 碑体正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在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单人公墓群,安葬着651名烈士,每位烈士的墓前都立有一块汉白玉石碑。在公墓群后面,是2008年12月竣工的烈士公墓。烈士公墓包括标志碑、烈士遗骨地宫及花岗岩烈士名录墙和烈士雕像4个部分。标志碑位于烈士公墓中心,高10.5米,宽5.7米,平面呈五角星状。

    在标志碑的下面,就是烈士遗骨地宫。烈士遗骨地宫不向公众开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记者一行在张伟的带领下进入烈士遗骨地宫。地宫高5米、面积600平方米,排列着282组石棺,石棺里安放着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1691名烈士的遗骨。这些烈士,牺牲后绝大多数没有被辨别出身份或者就地掩埋时没有记录名字,后被统一搬迁、安葬在烈士陵园。2008年10月,在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建设前,他们又被统一安放在这个目前中国最大的“地下宫殿”里。张伟介绍说,将这些烈士遗骨统一移入地下,就是为了让英烈“入土为安”。尽管不能将这1691名烈士的遗骨与他们的名字一一对照辨认,但这1691名烈士的英名最后全部被统计、整理了出来。现在,在烈士遗骨地宫上面,有200米长的花岗岩烈士名录墙。在名录墙上,镌刻着这1691名烈士的名字。他们中,最小的只有13岁,名字叫董志辉,江苏海安人。

    正在建设的多功能纪念馆位于纪念碑后面,于2008年10月奠基,共投资8000多万元,主体采用钢结构,将于今年 10月1日前对外开放。纪念馆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写馆名,共分主体钢结构建设、内部布展、外装修等几个阶段。目前,主体钢结构建设已经完工,内部布展及外装修工程正在进行。纪念馆竣工后,将是我省采用声、光、电等技术,科技含量最高的纪念馆之一。

    张伟还介绍说,陈官庄正全力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部分旧址经整修已向游人开放,故战场复原区、生态休闲区也已全面规划。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烈士陵园建成开放以来,每年接待中外各界人士10余万人(次),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德育教育基地”、“河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今年年初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平凡的陈官庄,为后人烙下了永远的红色记忆!【原标题:陈官庄的红色记忆】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央视网 2010-04-0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