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祠,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雎阳英勇献身的忠烈英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的。
唐至德二年(757)正月,安史叛军将将尹子奇率兵13万,攻打睢阳,以控制运河,进而夺取江淮地区。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张巡率领6800名大唐将士和4万睢阳百姓,浴血抗敌,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睢阳保卫战。张巡与广大军民同仇敌忾,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拼杀。他用兵如神,屡战屡胜,使敌军屡遭重创。最后由于众寡悬殊,粮尽援绝,睢阳城破,张巡、许远以身殉国。睢阳保卫战名垂青史,悲壮卓绝,它遏止了叛军南下,保住了大唐大壁江山和江淮丰厚的财源,为大唐王朝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物质保障。江浙一带百姓及港澳台同胞和侨胞非常尊崇张巡。仅在台湾就有张巡的崇拜者700多万人, 张巡庙1000多座,而睢阳张巡祠则是这些庙的祖庭。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满足海内外人士祭祀张巡的心愿, 1990年,商丘重建了张巡祠。整个建筑宏伟壮观,庄严肃穆,包括广场区、建筑区和墓葬园林区三部分,占地4万多平方米。近年来,已有数千名台胞前来瞻仰祭拜,缅怀英烈。
张巡(709-757年),邓州南阳人。他幼年聪慧,才智过人。壮年后,志气豪迈,知识广搏,熟读经典,知晓阵法。玄宗开元末年(741),中进士第三名,初任太子通事舍人。天宝年间调授清河令,政绩考核为最高等,任期满后回京待迁。当时,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把持朝政,权势显赫。有人劝张巡去拜见杨国忠,张巡严词拒绝。因为不愿依附权贵,张巡尽管政绩突出也未能迁升。后张巡调任清河县令,政绩显著,清正廉洁,治内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天宝十四年(755)冬,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乱,军威迅猛,所到之处,守将不战而逃,或者望风而降,京师震惊,唐玄宗被迫南遁。在此生死危亡之际,张巡起兵讨贼,在宁陵、雍丘(今河南杞县)一带屡破敌军。后来雍丘县令令狐潮投敌,协同叛军围攻县城。张巡扼守六十多个昼夜。唐至德二年(757),敌将尹子奇率兵13万围攻睢阳。张巡率众增援,与太守许远兵合一处,共御强敌。从此拉开了睢阳保卫战的大幕。
由于张巡坚守睢阳有功,他死后,朝廷诏赠他为扬州大都督。宋朝大观(1107—1110)年间,赐爵侯,谥忠烈。张巡、许远历来受人崇敬,自唐代以来,睢阳人民多次建庙、祠纪念二人的功绩,现在商丘古城内大隅首西街还有纪念他们功绩的“忠烈祠”。【原标题:张巡祠:“安史之乱”忠烈英雄张巡、许远纪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