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被后人尊为“文宗字祖”、“字圣”、“许夫子”等(家乡人认为他是“文曲星”下凡),是当之无愧的华夏历史文化名人,名垂青史,享誉宇内。其泽被后世的学术文化成就本身就是部最好的励志教材,许慎之所以能够“博学经籍、精文字训诂”,编纂《说文解字》鸿篇巨制,自然并非因天赋“神能”,而是因他心存远大抱负,穷毕生精力,他以奋发有为精神面貌,付出异乎常人的艰辛努力。
许慎也是漯河的骄傲,其原籍为今漯河市召陵区许庄村,漯河学生祭拜许慎,不仅可以缅怀圣人、激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也可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增强一些自信心:“在漯河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我们岂能给先贤丢脸?”
不仅如此,许慎以及当地的许慎文化园更是一种文化精神象征,那就是人生需要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显然,组织千名学子祭拜许慎,并非人人奢望都成为许慎,并非人人渴求成为“高考状元”,众人只是通过瞻仰先贤,缅怀其独到的文化贡献,学习其奋斗拼搏精神,进而激发青年学子“中流击水”的壮志豪情,应是校方初衷,也是参加祭拜学子应当具有的健康心态。
退一步说,即便校方与学生单纯为考出优异高考成绩,而去祭拜许慎,也无可厚非。高考制度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至少在目前,它仍是中国社会最为公平的竞争选拔制度之一。社会文明进步不会一日千里,用人单位“唯名校论”依然秉持,高考不可能一下子挣脱所有束缚“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要求青年学子全然放弃甚至看轻高考———对于许多农家子弟以及城市的普通学生来说,高考仍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
学生代表及校领导敬献花篮并净手上香;全体师生行拜礼……究其实,表达的是一份对古圣先贤的崇拜,表达的是学子在理想方面的诉求,个人认为这没什么不好,就算提倡也不为过。 (余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