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红色记忆•千秋咏唱“将军渡”(一)(4)

2013/7/24 16:55:58 点击数: 【字体:

    傍晚,黄河北岸渡口,一纵队在东线张堂、林楼,二纵队在中心地带孙口,六纵队在西线李桥,三纵队为预备队(在孙口渡口过河),在300华里沿黄各个渡口渡河部队悄悄地走向战壕,不远处,一门门大炮在夜幕的掩护下,从高高的青纱帐里抬起头指向南岸的国民党军阵地。河水在奔腾咆哮,激流猛烈地冲击坝头。孙口渡口的水兵们摩拳擦掌,跳上在芦苇丛中隐蔽的战船,准备出坞。当对岸已看不清时,指挥所向大队下达命令:“开始起锚”,各大队预先确定的先锋船、突击船、尖兵船等一批快艇首先起锚靠近码头,并铺上湿被,防止敌人把船打燃。突击部队准时到达指定的各渡口,自觉听从水手指挥,无声无息地登上在波涛中摇动的战船,并把轻重机枪等火力架在船头或船两边,作好射击准备,沉着地等待着渡河命令的下达。

    晚9点左右,第一批战船满载突击队员先后离开码头,摆开阵势准备向对岸出击。

    皓月朗朗,波涛滚滚,渡河的时间渐渐来临了。在刘邓首长指挥部连接各纵队司令部的电话里传来邓小平政委的声音:“再过几个小时,就是7月1日了。在中国共产党的生日这个伟大的时刻,我们野战军强渡黄河,这对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在请刘司令发布命令。”

    “陈再道同志(二纵队司令员)到了吗?”电话里传来刘伯承司令员的声音。

    “报告刘司令员,我已到达指定地点。二纵队共有大船15只,每只一次可载一个营,一只中等船可载一个连,每只小船可载一个班,争取黎明前全部过渡。”

    “你们二纵队渡河后,用一个旅包围皇姑庵的敌军,主力可沿肖皮口到郓城,分别向东北兜击敌军。”刘司令员又向陈再道命令说。

    “是,坚决执行命令。”陈再道坚定地回答。

    夜12时整,刘邓首长下达渡河命令,严阵以待的水手们跳向战船,精神抖擞,竞相行驶。这些船工都是土改时的积极分子,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的在船上表示:“如果我牺牲了,把东西捎到家里”,有的党员把身上仅有的钱拿出来缴了党费,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孙口渡口的先遣战士乘座的12只小船象离弦的箭,急速地向南岸冲去,不到一刻钟将先谴部队某部四连送到对岸,敌人发觉后,猛烈阻击,此刻,北岸解放军炮兵阵地,万炮齐鸣,一颗颗炮弹飞向南岸,一船船战士迅速过河,先头部队登岸后立即控制了国民党防御阵地的火力,继而攻破严密布防的地堡群,为大军南进打开了通路。其他渡口的水兵们有的经过十几分钟、几十分钟与黄河水激烈搏斗,快艇冲过急流大浪的危险地带,快要接近滩头阵地时,才发现对岸的国民党官兵早已闻风而逃;有的渡口对岸的国民党官兵观察到解放军一船船突击队,恐慌万分,一枪未发即抱头鼠窜。张堂、林楼渡口对岸国民党官兵,发现船上有突击队摆开阵势,大声叫喊:“来了,来了,快打”。随即,一排排子弹向快船袭去,船工冒着飞机轰炸和对岸敌人炮火的阻击,驾船强渡,有的负伤后不顾生命危险,包扎伤口后继续快速划浆。各快船上的突击队猛烈地予以还击,水兵加快速度驾船往前冲。快船将要靠岸时,突击队队员们没等船靠岸,即下船淌水,直冲国民党军队的防御阵地,国民党士兵抱头鼠窜。随后,台前境内各渡口大小船只,开展革命竞赛,比划船速度,比摆渡次数。摆渡一趟有的需要15分钟,有的需要10分钟,孙口水手最快者仅5分钟即可到达对岸。有的船一夜摆渡15趟、18趟,最多者达20趟。大军强渡黄河第一夜晚,就全线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防御阵地。

    由于敌机每日三、五架次对黄河严加封锁,白天就把船隐蔽起来,水兵充分休息,天刚黑就开始运渡大军过河,彻夜不停。经过连续两、三夜的抢渡,主力部队大部过河,顺利地完成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天险的任务。就这样,国民党部队精心设防的自诩足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线灰飞烟灭。美国军事顾问团接到战报惊呼:“东方的马其诺防线失守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惊呼:中国发生了“六卅”事件。美国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以目击者的身份写道:“我阅历过多次战争,但却从未见过比共产党这次和以后抢渡黄河更为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说它高明出色,倒不在这次行动本身,尽管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的,而主要在于这一军事行动的构想——它的胆识、气魄,特别是它的创造性的想象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这一事上“堪称大师:他们善于抛弃不重要的方面,而紧紧抓住主要环节。”

    大军渡河的第二天下午(7月1日),还未渡河的刘邓首长在孙口西北的白腊仝村小学的教室里召集各纵队军政首长研究了发起鲁西南战役、挺进大别山的具体行动计划,下达了实施鲁西南战役的动员令。当时,会议室墙上布满了许多标着红蓝色箭头的军用地图。邓小平政委跟平时一样严肃、镇静,讲起话来斩钉截铁,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纸烟,指着墙上的地图说:“由于一年来我军在内线作战大量歼敌的结果,蒋介石被迫放弃他的全面进攻,而在山东和陕北两翼,集中兵力进行绝望的所谓重点进攻。现在,山东敌人聚集了360个旅45万人,陕北15个旅l4万人,正像刘司令所讲的,敌人搞的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晋冀鲁豫战场是联系东西两战场的中间地带,正像这个‘哑铃’的把。现在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从解放区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和全国战场兄弟部队一道在党中央的统一号令下,使我军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这时刘伯承司令员插上话来说:“山东按着敌人的脑袋,陕北按着两条腿,我们拦腰砍去!”他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在座的都笑了。邓小平说:“这一刀一定要砍好,一定要砍在敌人的要害部位。”刘伯承接着说:“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我们不能低估,这就决定了我们野战军实施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渐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要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跃进到敌人的后方去。”他接着又指着地图说:“你们看,大别山这个地方,就像孩子的‘肚兜’,是长江向南面的一个突出部。我们跃进大别山,就可以威胁南京,西逼武汉,南抵长江,驰骋中原。这时候北面的敌人就会吸引一部分到我们这边来,山东、陕北和其他战场的担子就可能减轻一些,他们不但可以在内线继续歼灭敌人,而且可以抽出更多的兵力打出外线,这样,我们的担子就会加重。困难就会更多。不论在跃进途中,还是到了大别山,我们都会遇到……”邓政委接着说:“革命就是困难的事,对这次行动中的困难,大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这是个严肃的斗争任务。但是,我们是在全国各战场大举战略进攻的形势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解放区人民热烈支援下来执行党中央规定的战略任务的。在蒋介石统治区,还有我们的游击队配合和接应,所以我们的行动决不是冒险,而是一个勇敢的行动。毛主席指出:大别山可能有三个前途,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退了回来。二是付了代价站不稳,在周围坚持斗争。三是付了代价站稳了。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力争第三个前途,坚持为跃进大别山并在那里站稳脚跟而斗争。跃进大别山,解放中原,这是中央的第一步棋,下一步棋,就是以中原为阵地,再来一个跃进,打过长江,解放中国。”最后刘伯承对南征行动作了具体的部署。

    7月4日夜,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在孙口渡河。为了确保首长安全渡河,黄河河防指挥部司令员曾宪辉让“爱国号”担负夜渡刘邓首长的任务,并对ll名水手进行了教育,一定要保证首长的安全。傍晚,刘伯承、邓小平携野战军机关人员来到孙口黄河码头,黄河河防指挥部司令员曾宪辉和政委郭英已提前在渡口等候,曾宪辉汇报了几天来大军过河的情况,两位首长非常高兴。刘伯承表扬说:“你们很辛苦,和敌人作面对面的斗争,保护了大批船只,你们有很大的功劳。”此时,“星垂旷野,月涌中流”,在夜色苍茫中,船工程文立、程广礼等人从芦苇丛深处推出一只“爱国号”平头木船,刘伯承、邓小平敏捷地跳上船去,意气风发,并肩站在船头,正渡至河中心,突然两架敌机飞临上空,扔下一串照明弹。警卫队员顿时紧张起来,纷纷举枪向空中瞄准。“小鬼不要怕,这是侦察机”。经验丰富的刘伯承一面说着,一面若无其事地望着天空,这时,邓小平幽默地说:“老蒋怕我们渡河寂寞,特地给我们点天灯来了!”谈笑间,刘伯承、邓小平渡过了黄河。

    刘邓大军南渡后,采取攻敌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战法,发起鲁西南战役。经过28天连续作战歼敌5.6万人,打开了南下的通道。战斗在鲁西南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地迎接子弟兵的归来。一时传诵着这样的民谣:“刘伯承得天助,黄河六月结了冰,千军万马一夜渡,大战鲁西南,斩断陇海路!”8月7日,正当蒋介石在开封指挥军队分路向鲁西南合击时,刘邓大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兵分三路,迅速南进,跨越陇海铁路,穿过20多公里遍地积水淤泥的黄泛区,从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前堵后追中杀开一条血路,渡过沙河、汝河、淮河,8月27日进入大别山北麓的潢川、固始等地,胜利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

    孙口渡口,作为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中心渡口,从此,在中国革命史上抹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奠定了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许多党史研究工作者在研究刘邓大军以孙口为中心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意义时认为,以孙口为中心渡口,强渡黄河,是把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把战火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方针变为现实的第一步,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揭幕战,它不仅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迫使国民党从西北、山东和中原等地抽调7个整编师17个半旅前来围追,而且有力地支援了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彻底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对人民解放战争的整个战局都具有重大影响。这一壮举,将从根本上改变敌我双方的攻防形势,使中国共产党从此摆脱自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以来所处的战略防御地位而转入战略进攻。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正如毛泽东所说:“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事变,历史已雄辩地证明,刘邓大军以孙口为中心强渡黄河无愧为这一伟大事变的起点,并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历史中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岳跃喜)【原标题:红色记忆•千秋咏唱“将军渡”(一)】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台前县档案信息网 2011-7-1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