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一代“谋圣”姜子牙的前世今生系列之二 老人们的心愿:留住太公

2013/7/19 17:55:23 点击数: 【字体:


 

  这是一群让人尊敬的老人,已退休或接近退休,他们同属于姜太公古文化研究会的成员,痴迷于太公研究或数年或数十年,自己搭工夫费钱力,不求报酬。理由很简单,就因为自己是姜太公故里人,就因为对姜太公发自内心的尊重。

  或许正是因为对姜太公事业的热爱,他们在研究姜太公文化方面都或多或少有了些建树。

  不说随行的王振中先生,单是卫辉市从事太公文化研究的,就有数十人。

  这是记者自开始厚重河南采访报道以来,所见到的一地某一专题文化研究的最庞大队伍。

  2007年6月29日下午,因为到达姜太公故里太公泉镇太晚,又因为刚刚落过雨,通往姜太公遗迹的路泥泞难行。是晚,记者不得不返回卫辉,住在了卫辉宾馆。

  晚餐后,这些老人中的一些,如李志清先生、姚金泉先生、韩凤岭先生、孔令奎先生、王习敬先生先后来到记者的房间,共话姜太公,而李志清先生和王习敬先生是特意从二三十里外的太公泉镇赶来的,当晚还得回去。对于姜太公文化之热爱,由此可见一斑。

  当晚座谈后,已是十二点多了,目送这些老人一个个走进夜色,我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一直以来,我总是坚信,一个人专心痴迷于一桩事业,只要假以时日,总会让老树发芽,石头长花,草木生情,那么这么多老人加起来不下二百年对于姜太公文化的研究呢?

  据说山东人为了把姜太公争到山东,组织很多专家出了一系列有关姜太公的书,但这些老人,以自己的努力,在姜太公故里,在卫辉,树起了一棵大树,一棵有关姜太公在卫辉的不倒的文化大树。

  老人们的太公情结

  这是一次让人心里很柔软又很感动的聚谈,老人们畅所欲言,几个小时的访谈,对于姜太公文化大树的把捉,显然不够。但它却让我触摸到了老人们的心,洞见了姜太公回归卫辉的过程。

  很久很久以前,除了《封神演义》里的姜太公,姜太公实际上是被人们遗忘的,卫辉人也不例外。

  李志清先生说,自己就是太公故里人,从小就听过关于姜太公的很多传说,但并不知道姜太公就在卫辉,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让他开始走进姜太公的世界。

  那是1980年9月8日,当时几个日本人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太公泉,说是考察太公故里。这给了李志清很大的触动,其时只有28岁的他,便对姜太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因为此前就李志清所知,太公泉有姜太公的庙,庙就在他所执教的太公泉村小学,而那庙是很小的一座庙,当时还被小学占着。

  日本客人走后,李志清开始留心有关姜太公的文化遗存,因为凡事都要讲个证据。皇天不负有心人,结果还真让他找到了东西,那是1748年立的“重修尚父殿碑记”和“文化大革命”时被破坏、如今只剩半截的“太公故居”碑。

  这让李志清很有成就感,兴趣也由此大增。

  就这样,到1984年,他鼓动镇领导开发太公泉太公庙。但开发一拖再拖,太公泉镇的每一任都表示要开发,都想做这件事,但等调走了也没开发成。实际上没开发成,归根结底是经济匮乏。

  这一拖就是十几年,直到1999年,李志清终于做成了一件自研究太公文化以来最得意的事。鉴于当时台湾、香港及外省、本省很多姜姓人士不断来太公泉太公祠祭祖,李志清就提议另建一处姜太公祠。

  提议很快得到各方支持,四个月后,一个新的姜太公祠建在了太公泉镇东侧。

  李志清说,这也算自己对姜太公文化做的一件事吧。

  69岁的姚金泉老先生提到姜太公,颇有些激动:“姜太公出生在卫辉,全世界都知道,但有些地方硬是要争,我们研究姜太公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拿出更多的证据,让姜太公锁定在卫辉。”

  实际上,老先生们的努力是明显见了成果的。

  2001年农历八月初三,山东日照举办世界钓鱼节。节日期间,要举办一个姜太公的研讨会,同样执著于姜太公文化研究的耿玉儒先生要代表卫辉发言,有一个姜姓的太公后裔不耐烦地说:“姜太公的出生地就在日照,这没有什么可争论的。”

  但等到耿玉儒发完言后,与会的人没什么可说了,反过来都说:“你们说得好,姜太公故里就在你们卫辉。”就这样,日照钓鱼节反成了卫辉是姜太公故里的宣传节。

  “我们的发言为什么能赢得与会代表的赞同,说到底,是我们的实证多、资料翔实,而这,与各个研究者的研究分不开。”姚先生说。

  “全国有十一处争太公故里,但卫辉一处的证据比其他十处加在一起的证据还要多。”王振中先生说。

  所有这些成果,是研究会专家们辛勤研究的结果。

  就拿王振中先生来说,为了查实有关姜太公故里在卫辉的每一个小问题,他到北京自己出资,一次就买了3000多元钱的书,5年时间看了不下5000万字的研究姜太公文化的专著,他还常常骑自行车从新乡到卫辉,实地考察。为此,眼累出了毛病,现在看书要拿放大镜。

  67岁的韩凤岭先生说:“姜太公古文化研究会成立后,连买一张纸的钱都没有,但我们还是在2002年自费召开了太公文化研讨会,我们开发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对得起太公,也是为了对得起卫辉人。”

  其实,研究会的每一个成员境况都差不多,孔令奎先生说,自己1981年就开始研究太公文化了,当时为了搜集资料证明卫辉就是姜太公出生地,都是自筹资金印资料。

  正是这些老人的努力,让卫辉成了姜太公出生地证据最多、资料最翔实最可靠的地方。

  太公遗迹卫辉最多

  按照卫辉市及河南省专家对姜太公故里的历史轨迹调查,锁定姜太公故里在卫辉的,是任何别处都没有的完整实物证据,其中包括庙宇、碑记、地名等。

  在卫辉,姜太公的庙宇创建早,数量也最多。根据乾隆二十年的《汲县志》记载,太公庙在卫辉就有五处,其他庙宇附设有太公殿两处。其中现存的距县城西北三十里的太公泉村太公庙,建于汉代初期。《水经注》载曰:“县民故会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生于汲,旧居犹存,君与高、国同宗太公,载在《经》、《传》,今临此国,宜正其位以明尊祖之义。’于是国老王喜,廷椽郑笃,功曹盼勤(或曰邵勤)等咸曰:‘宜之’。遂立坛祀,为之位主。”这是东汉时期太公泉建有太公庙由来的一段史证。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重修了这座太公庙,汲郡太守穆子容撰了碑文。

  卫辉的碑刻因为记载较多、时间最早,也成为姜太公在卫辉的有力证据。

  如东汉汲令崔瑗创建的《太公庙》碑、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汲令卢无忌创建《齐太公吕望表》碑、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汲郡太守穆子容《修太公望祠》碑、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卫辉知府加伍所立“姜太公茔葬处”墓碑、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巡抚毕源《修太公庙》碑等。

  其中以《齐太公吕望表》碑最为有名,此碑是太公裔孙、自太子洗马来为汲令的卢无忌尊祖修庙的碑记,卢无忌根据在汲县出土的《竹书纪年》,确认了太公的籍贯,所以,碑文的第一句就说:“齐太公吕望者,此县人也。遭秦焚书,史失其籍……”《竹书》是魏国的国史,因埋藏在魏安 王墓中免遭秦始皇的焚书。《竹书》的撰写时间和所记史实当比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更早,距离姜太公的年代更近,史料的可信程度更大。所以,宋朝的董追对姜太公的史实研究后说:“《竹书》最古,所书宜可信。”我国史学家翦伯赞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中关于姜太公的卒年,就曾引用过《齐太公吕望表》碑的碑文。
  另外,在卫辉,以姜太公命名的纪念地也最多。

  按专家的考证,卫辉以太公名字命名的泉水,最初有太公泉。《水经注·清水》载:“汲县城西北有石夹水,飞湍浚急也,人亦谓之 溪,言太公尝钓于此也。”说明汲县西北三十里山村中的这片泉水原来叫“石夹水”,也叫“溪”,俗称“钓鱼沟”,因太公早年常在此钓鱼,以自养谋生;后来,因姜太公筹划伐商纣王,往来周旋于孟津、朝歌一带刺探商纣情报,也大多在这个山村垂钓,以思考施展鸿图之志。所以,后人就以太公命名此泉水,为太公泉。

  有明以后,以泉命名村,如前太公泉村、后太公泉村,逐渐发展为今日的太公泉镇。明代,在汲县县城西关熟肉火街北头,建一太公庙,该街道就以太公命名,为太公庙街。原熟肉火街南端,因太公早年在此屠宰卖肉,就保持熟肉火街名不变。而直到现在,位于卫辉太公泉镇的县第四中学院内,还有太公祠。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州大儒李敏修偕王静波、王锡彤与卫辉知府于沧澜创建卫辉府经正书舍于卫辉城内道西街,经正书舍之绍闻堂内,供奉有卫国乡贤32人,其中将卫武公、卫灵公与姜太公并列为“一国之君”同祀,命名为“卫之冠冕”。此外,还有以太公命名的吕村。1983年4月吕村出土吕 墓志,名为《魏故诏假河乐太守吕君墓志》,志文说墓主人于“武定一年(543年)改定于朝阳乡太故里。”即迁葬于太公的故里吕村。北魏时,吕村称“朝阳乡太公里”。是以太公命名的故居之地。所以,《水经注·清水》载:“县民故会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生于汲,旧居犹存”。文献记载与出土墓志是吻合一致的。

  地方文献对姜太公故里的记载,每每见于卫辉史籍方志。

  除地方志书以外,姜太公故里在河南卫辉(原汲县)记载的文献典籍也有很多,如春秋时的《孟子·离春》和《孟子·尽心》,战国时的《战国策·秦策五》和《汲冢书》(即《竹书纪年》)、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清代武亿的《金石三跋》和《授堂金石跋》等。

  耿玉儒先生认为,“这些文献史籍与地方史志的太公故里记载、历代的金石碑刻记载,相互参照,互为增补,较为充分地提供了卫辉太公故里的可靠信史。”【原标题:一代“谋圣”姜子牙的前世今生系列之二 老人们的心愿:留住太公】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报 2007-07-17 作者:李红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