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通碑是东汉延熹二年(159年)刻立。碑文为汉代公文体裁,内容分三段,第一段是南阳郡太守告诉大家,说有乡民张景愿意拿出钱来,包做举行立春仪式时所需要的土牛、瓦屋栏盾等设施及犁、耒等一切用具,并请求免其本家世代徭役,郡府同意这事。第二段意思是某官吏拟写和发布文件,并遣张景建造深有五架椽的瓦屋两间,周围栏盾拾尺和其他什物。第三段文字残缺过多,从现存文字推断,大意是讲,张景这事政府处理完了,特此告知大家。三段内容结合起来,将“张景造土牛”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了。
土牛是什么东西呢?它又叫春牛,用藤竹扎成,外抹以土。旧时风俗,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仪式,由人扮“勾芒神”,鞭土牛,由地方官行香主礼,叫做“打春”。有古诗云:“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宋代文学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看来“打春”是历代皆有的政府行为。
“这通碑出现的地方,正当东汉宛县城南门外,即当时举行立春仪式之处。张景,史书无载,当是本地一名乡绅。碑文中‘右丞’、‘追鼓贼曹椽’等,都是当时官名,汉书不见记载,据此可补史阙。记录的这件事,也可为研究南阳汉史及东汉徭役提供重要资料。”南阳市博物馆刘霞女士说。
张景碑的发现,既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其书法成就亦很突出,碑文字体宽扁,点、画、波、尾显明,端正工细,秀丽多姿,代表成熟的隶书体的一个流派,是汉代书法艺术精品。专家认为,“它虽出自民间无名书手,但直与著名汉碑‘史晨’、‘乙瑛’、‘曹全’等相伯仲”。
赵?李孟初碑都是歌功颂德
在南阳汉碑亭中,南边那通便是赵 残碑,只存上截,存字17行,每行5至7字,共92个字。碑首为半圆形,有穿(圆形洞眼),上面刻的三道弧线纹即弧晕,线条强劲。“首多有穿,穿之外或有晕者”是东汉中后期常见汉碑形制,汉末魏晋以后,穿晕逐渐消失。
赵?残碑是怎么来的呢?
“1937年春,它出土于南阳城东李相公庄,是农民犁地时发现的,发现时就是通残碑。当时南阳县有个由地方名流组织的文献会,职责相当于现在的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献会就把碑收藏了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先归南阳市文化馆,有了博物馆后归了博物馆。”马俊乾老先生讲道。
石碑上有小篆题额:“汉故郎中赵君之碑”,赵君名赵?,碑文为隶书,从残余碑文看,内容是歌颂赵?功德的。
馆内专家认为它是东汉初年碑,因为“碑身残缺,立碑年月已缺,赵?,史籍不载。故立碑的确切年代不可考。根据碑额右刻‘建武四年政工此口王’等隶书题名,可以判断此碑不会晚于建武四年即公元28年,这是东汉初的一通碑”。
也有书家持不同意见,认为“其书法内敛外拓,波磔分明,方严峻利,布局疏朗,有古厚之风,镌刻刀法似可追寻,是汉末隶书的典型风格,当是东汉末期汉隶达于鼎盛时之制”。
汉碑亭中,北边一通是李孟初碑,碑文隶书残存13行,字径5厘米,现仅存51字可识,是三通碑中存字最少者,它的字体端正工细,书法疏秀多姿。
这通碑高175厘米、宽73厘米,只是碑身下部剥落约70厘米,因此只剩下很少的字可辨识。剥落处有题记,交代了此碑部分流转经过。
这通碑是清道光初年白河涨水塌岸时出土的。居民因为它上头有碑穿,把它放在井池侧安装辘轳汲水。
1860年,河南学政景其浚给南阳知府金梁写信,索取此碑拓片,金梁在南阳县任伯雨家访到这通碑,移到南阳府衙中,镶在二堂东厢房墙上,在石碑下漫漶处刻了题跋。后来,南阳知府顾寿彤又特地为之建亭加以保护。1959年南阳市博物馆将此碑移至卧龙岗汉碑亭中。
“后来南阳府衙(博物馆)还向馆里要了好几回,要不回去。”马先生笑言。
李孟初碑碑文剩了51个字,识其大意,是李孟初官宛有德政,义民为之立神祠纪念,这通碑为神祠碑。
此碑出土后,名家争相著录,清代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翁方纲《两汉金石记》、清代著名学者毕沅《中州金石记》等书中均有著录。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尚载入可识者145字,到现在,只剩了51个字。
我注意到,此碑碑穿处所刻“永兴二年”“年”字的那一竖,拖得特长,占了其下两字的位置,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详其笔势,盖以当穿未得放笔,故于穿下不嫌过垂以伸其气,此不独可悟书法,亦文章蓄泻之理耳。”从书法悟出作文道理,翁方纲可谓体贴入微。
“年”字的这一拖,又和张景碑的“府”字写法相同,张景碑上的“府”字,曳脚特长,一个字占了三个字位长,呈刀币形,十分有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在汉简、帛书中所见甚多,当为汉隶书体的同一流派,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张晓刚先生说。
李孟初碑书法浑朴圆劲,气宇轩昂,字形有长有扁,仪态自如,堪称汉隶中上品。
“每碑各出一奇”
三通汉碑均为隶书,却是风格多样。正如清代书法家王澍所言:“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有书家根据汉碑的书体特征和风格倾向,将汉碑概括分为三类:第一种是方拙朴茂,峻抒凌厉。张迁碑、鲜于璜碑等为代表,保持着早期汉隶朴拙博大气象。第二种典雅凝整,法度森严。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张景碑等为代表,为典型的庙堂正体,刻写俱精,八分披拂,装饰意味极浓。第三种奇古浑朴,诡谲多变。此派汉碑隶变程度不高,具有强烈的复古倾向。
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汉字形式尚未摆脱象形阶段,笔画形体还不够固定。到了汉代,隶书取代篆书,成了汉字的主要形式。文字学家将这一过程称为“隶变”,它使得笔画更简洁、结构更固定,更易辨识了。以后产生的草书、行书、楷书,均源于隶书。汉隶的尊崇文化地位,历经魏晋南北朝不衰,直至初唐才遭到动摇。
汉代“隶变”的完成,有赖于一个物质载体,即石碑,也就是说隶书与碑的结合,才在终极意义上为隶变完成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三通汉碑,无一例外地,字最初经过书丹时是用笔写出,再由石工镌刻。
石工技艺再精湛,也不可能将原来笔意完全表现,所以落在石碑上,隶书点画含蓄凝重,不像墨迹上的字笔画纤巧,笔锋流转清晰。细细品读起来,还需透过刀锋见笔锋。
那么“隶变”到底变了什么?汉代隶书,相较之前的小篆,又有什么不同呢?
汉隶是小篆的省易写法,改篆书圆转的笔画为方折,变弧线为直线,并截断了篆书的笔画,行笔中有停顿和换笔。这些原因造成了隶书方正的体式,为方块形汉字奠定了基础。隶书还由于点画俯仰呼应的产生和波势挑法的确立,产生出了一波三折、蚕头雁尾的横和分张外拓的撇捺,成为隶书最有特征的笔画。
专家点评
汉代南阳是全国大郡,经济文化发达。东汉时期,南阳是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号称“南都”,当时立碑树碣者很多。但东汉至今近两千年,留存至今的汉代碑碣凤毛麟角,其中南阳卧龙岗汉碑亭内所立三通汉碑,即东汉桓帝时期“李孟初碑”、“张景造土牛碑”(简称“张景碑”),以及东汉时期的“赵碑”,在汉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研究汉代书法艺术、研究汉史和南阳地方史,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文物和文化价值十分突出。【原标题:河南城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不完全系列豫南篇之一 南阳三通】
点评专家:
南阳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晓刚
赵?残碑
“所处时代:汉代器物规格:张景碑高125厘米,宽54厘米赵?残碑高85厘米,宽79厘米李孟初碑高175厘米,宽73厘米碑身下部剥落约70厘米
来 源:民间征集
藏 馆:南阳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