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李俊峰

2012/5/30 16:32:18 点击数: 【字体:


李俊峰

李俊峰向记者介绍蛋雕工艺

    ◇妙手偶得
  
    4月11日下午,沁县民俗馆。在暖暖的春阳下,杨安乡松交村62岁的老农李俊峰物我两忘,他手握刻刀灵巧地飞舞,一只仙鹤在鸵鸟蛋上已呼之欲出。“我爱上蛋雕艺术很偶然。”李俊峰告诉记者,那是2009年,他看到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正在播放介绍蛋雕的节目,立即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有着深厚的篆刻和绘画功底,他决定动手尝试创作。
  
    心灵手巧的李俊峰很快便将身心投入其中,此后,他把自己关在家里,琢磨如何提高雕刻技法,一旦进入境界,他会完全忘记时间,直到手木了,腿麻了,才回过神来松口气。为了获得更多的创作素材,李俊峰选购了绘画、书法等方面的书籍来充实自己,还让在北京工作的长子买回来整整一大箱有关蛋雕制作的光碟;为了获得更多的认同,他不耻下问,请朋友、邻居一起欣赏并提出意见。
  
    三年多下来,李俊峰的右手中指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手背上也叠加着刻刀留下的伤痕,但一百多件蛋雕作品却给他带来了无数的自信与欢乐。蛋雕作品种类繁多,有人物肖像、花鸟鱼虫、诗文字画,主辅相衬十分得当,惟妙惟肖斗艳争芳。
  
    李俊峰说,在他的眼里,每一件作品都是会说话的有生命的精灵。可以想象的是,每当凝视这些精灵时,浮上这位老人心头的分明是些诗行,空气中遂有了细细的音乐,丝丝的喜悦。

    ◇小蛋壳 大精彩
  
    蛋雕工艺品有多种,一种是用雕刀在表面颜色较深的鸡蛋壳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图案成形后其效果类似于美术中的素描或线条勾勒;另一种是选用质地较厚的鹅蛋、鸵鸟蛋等禽蛋作为材料,以浅浮雕或镂空的手法进行雕刻。由于禽蛋壳比较薄脆,在上面进行雕刻难度很大,因此目前蛋雕在市面上还不多见。
  
    李俊峰形容蛋雕就像走钢丝。他说,每一只蛋雕完成,其间都要经过数道工序,耗时一个多星期。在薄薄的蛋壳上,每下一刀都如履薄冰,重了会碎,轻了又不显图案,稍有偏差便前功尽弃,其惊险程度,在艺术作品中是很少见的。因此必须“心、手、刀”合一,方可一气呵成。
  
    此外,蛋雕艺术还要讲究“韵”,所谓“韵”,是指对于任何艺术而言,形似只是其最低层,作者的艺术境界和创造的不同主题才真正赋予作品神韵。而蛋雕作品另有其特点,在弧度极其复杂的蛋壳上,不同作品甚至同一作品的不同位置既有凹又有凸,既有实又有虚,还要结合浮雕、透雕等工艺,在尽得浑然天成之妙的同时,又使其不失真,这需要蛋雕艺人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与应变能力。
  
    令记者叹服的是,在这样的特殊载体上,李俊峰却可以用多种技法来表现。他用高超的技艺焊接着难与易,在一枚枚蛋壳上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游刃于方寸之间,正所谓“小蛋壳,大精彩”。

    ◇变速朽为永恒
  
    初见蛋雕,会想到古代先哲所称的天地之分,想起生命的起源。盘古开天辟地,使得天地分明,让人类破壳而出,称雄世界。同时,也会想起“以卵击石”这一古老成语,它是以蛋壳的薄脆与石头的坚硬来表现双方力量的悬殊,表明蛋壳的不堪一击之理所当然。李俊峰在这一碰即破的蛋壳上进行艺术创作,使它成为艺术品,变速朽为永恒,这一创造性的劳动,本身给人联想多多,启发多多。
  
    随着时光的流逝,李俊峰越来越迫切地希望培养更多的蛋雕传人,形成生产、制作规模,并向精品化、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更好地传承这种独特艺术。
  
    采访结束时,李俊峰告诉记者,虽然禽蛋壳比较薄脆,在上面进行雕刻难度很大,他目前还没有寻找到既能展示作品又能耐压的外包装,但因为这些蛋雕作品至少可以保存100年不变质,因此他对蛋雕艺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原标题:李俊峰:精美的蛋雕会说话)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长治网 2011-05-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