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河南频道3月19日讯 春暖花开,农历二月二的项城南顿故城庙会,客如潮、人如织。
“正月里好唱正月歌,新来的媳妇拜公婆,先拜公后拜婆,然后再拜小哥哥……”南顿镇回族农民、“回民秧歌”传承人李宗峰手持“串铃”道具,嗓门一亮,字正腔圆,引来大家连声叫好。
南顿古称屯子国,南顿故城距今已有2700年历史,是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回民秧歌”的由来源远流长。
相传光武帝刘秀被叛将王莽追赶到这里,天意派遣天兵连夜筑城,抗击叛将打败王莽。“鬼修城”由此得名,并在每年的“二月二”到“三月三”举办光武庙会传承本土民间文化。
“南顿集靠沙河,男女老少跳秧歌。”谈起南顿镇“回民秧歌”,该镇党委书记李俊民吟唱起来。他介绍说,南顿回汉杂居,团结和谐,民间文化艺术有十分坚实的群众基础,民间说唱、回民舞狮、回民秧歌、杂技、歌舞等常年活跃在城乡,是推动民族团结融合的“减压阀”和“润滑剂”。
在这里兴盛而传唱不息的传统民间舞蹈“回民秧歌”,则是一朵奇葩。2007年2月该舞蹈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非遗”项目,曾参加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原古韵”、全省音乐舞蹈大赛,云南昆明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屡获大奖。
“回民秧歌”舞蹈组织者马义民介绍,它起源于当地一段佳话:唐朝大将郭子仪带领三千回兵平息战乱,驻扎南顿。为安定军心,组织士兵跳舞娱乐。回族士兵拿起茶壶、盘子敲打跳唱,后来逐步换成鼓、锣乐器。经长期演变就形成了现在的“回民秧歌”。“回民秧歌”第10代传人马仁杰介绍,“回民秧歌”传到他这一代已有10代之多,按每代30年算起,该舞蹈的产生和流传足有300年的历史。现代“回民秧歌”历经百年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人们利用这一文艺形式弘扬正气、鞭挞邪恶,宣传党的好政策,歌颂美好新生活。
在回民秧歌的带动下,南顿镇党委政府加大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引导民间艺人参与文化产业的修复和编排,积极扶持,整合资源,配以现代元素对传统文艺节目进行包装整理创新,孵化催生了一批民间文艺团体。70多岁的南顿杨庄农民张天伦自发成立小乐队,每逢节假日在村文化大院演出,被当地村民誉为行政村天天办“村晚”。高洼村靳立梅组织起来30多人的年轻人成立“军乐队”,同时把传统的“肘阁”“旱船”“犟驴”“小车子”“打鼓书”等民间文艺标注时代元素,每年演出近百场。今年南顿庙会上就有6家本土文艺团体在这里演出,该镇文化中心主任李雪梅如是说。
在南顿故城高高的城墙下缓缓走过,震天的锣鼓、欢快的秧歌等组成的扮玩队伍,声势浩大,令人叹为观止。围观群众大呼过瘾:“现在街道宽了,参演的人多了,比以前规模大了。”
“ 二月二,龙抬头,赶上庙会好兆头,一年更比一年好,唱罢登场再来秀!”一段高腔和着喧天锣鼓声飘扬在庙会广场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