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在他的世界里忙碌着。
连一个铜簧片也是纯手工制作的。
这台木质车床已经有100年历史了。
免费给街坊四邻修理乐器。
这个古老的工具是用来钻音孔的。
制笙养家,使孩子到城里接受高等教育。
毛志远做了一辈子的笙,对这种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他再熟悉不过了。毛志远的曾祖父、祖父、爸爸都是村里的制笙艺人,他家制作的笙人称“毛家笙”。
昨日,我们在位于洛阳飞机场边的毛岭头村村口打听“制笙人家”,很快就被人带到了毛志远家。
眼前的毛家小院略显冷清,不大的院落堆放着制笙的原材料。“这里过去热闹着哩!”毛志远带着骄傲的神情回忆说,“咱家的笙音色好,销往全国各地,曾经供不应求。20世纪60年代,俺家制的笙还多次随演员进京参加汇报演出,那时我跟着去北京修笙,都忙不过来!”
“可是,现在农村办红白事,‘响器班’已被时髦、大嗓门的电声乐队取代,笙也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说到笙现在的命运,毛志远的声音变低了,他说,忙了一辈子的他清闲了。
毛志远16岁就掌握了制笙绝活,他坚持纯手工制作,连一个发声的铜质簧片,他也要用手工切割、打磨,从不用买来的半成品加工。制笙材料严格选用秋木和上等竹苗,表面刷的大漆要加入猪苦胆、水银、鸡蛋清熬制以保持亮泽度,一把笙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数十道工序,很“不出活儿”。
笙的制作在国内早已企业化规模生产,毛志远为啥要坚持手工打造?老人有自己的道理:“笙是有‘灵性’之物,必须一点儿一点儿地打磨,这样制作出来的笙吹着才不费劲儿,音色洪亮透彻,合声才好听。”原来,老人追求的是“味儿”。
老人那双比粗砂纸还粗的手上布满了刀痕和老茧,见证着老人数十年制笙的岁月。
最近,“毛家笙制作工艺”被列入最新一批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过去,手艺人怕的就是手艺被外人学走,自己丢了‘饭碗’,现在才明白,这手艺是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保护。”他说,“毛家笙”制作工艺传到他已是第四代,快200年了,断在自己手里对不起祖宗,他想编本书,记录笙的手工制作工艺,留给后人。(记者 杜武 通讯员 孙海洲 文/图)【原标题:一笙伴一生——“毛家笙”传人毛志远的制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