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红旗渠:半个世纪的精神传承

2014/2/20 11:01:39 点击数: 【字体:


    编者按

    前不久,北京国际设计周公布,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两大建设奇迹之一的红旗渠击败北京密云水库,荣获分量最重的经典设计奖。
    上世纪60年代,勤劳勇敢的河南林州人民,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苦战10个春秋,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红旗渠依然缓缓流淌,而百万林州人干事创业的精神丰碑,不断为红旗渠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生命之渠”:半个世纪的流淌

    位于红旗渠畔的林州市任村镇桑耳庄村,有600多户,2100多口人。从世世代代缺水挨饿受穷,到如今小麦亩产800多斤,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土坯房变成小楼房,几乎家家户户用上天然气,村庄半个世纪的变迁,见证着红旗渠对贫瘠土地的拯救。
   
    记者沿着桑耳庄村南头弯弯曲曲的碎石山坡攀登约半个多小时,接近山坡最高处时,流经村庄的红旗渠总干渠映入视线,渠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让渠畔的农田从干旱之地变成旱涝保收田。
   
    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红旗渠没修前,打井不出水,村民要到6里地外的黄崖泉挑水吃。红旗渠修成后,村民吃上了红旗渠水。20多年前,村里又打出一眼260米深的机井,水管铺到各家各户,喝水大难题才解决。”桑耳庄村村长桑岗生,当村干部整整20年,对这些年村庄因红旗渠而发生的巨变感慨万千。
   
    如今,该村农业灌溉面积达1300多亩,村民浇一亩地用红旗渠水比用机井水浇少花30多块钱,小麦玉米亩产也由修渠前的一两百公斤,增加到现在的四五百公斤左右;红旗渠还浇灌着村里的柿树、核桃树等果林,给昔日穷山村带来发展的希望。
   
    在总人口100多万,农业人口80多万的林州,人多地少,耕地面积80多万亩,红旗渠占全市农业灌区面积的70%,成为林州的“农业命脉”。

    点土成金:荒山变“聚宝盆”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土薄石厚、山多坡广,山坡、丘陵占林州总面积的86%。面对再恶劣的自然条件,林州人不畏艰难,想方设法将土地贫瘠的不利条件转化为推动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茶店乡郝家窑村辖郝家窑、金环沟两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400多户、1200多口人,耕地面积850亩。多年来,金环沟自然村的村民住着青石房,守在荒山坡,生活贫困。2001年,金环沟村整体搬迁到山下,实行土地复耕,村干部们带头土地流转,规划建设家庭农场式的金环沟生态园。
   
    茶店乡有多年杭白菊、黄芩等中药材种植传统。“种杭白菊投入少,见效快。生态沟里杭白菊种植100亩,一亩地收入一两千块钱,菊花采摘时,村里妇女们都来生态沟里打工,忙时用工七八十人,一天摘菊花能挣40多块钱,比在家闲着强。”郝家窑村妇代会主任郝海瑞指着占地千余亩的金环沟生态园向记者介绍。
   
    今年,茶店乡菊花种植面积达1.1万余亩,被安阳市评为“中药材特色产业乡”,并申报注册“太行菊”商标,引进药材切片加工企业,使杭白菊、黄芩等中药材种植成为茶店乡经济发展的品牌。
   
    一样的荒坡地,不同的发展路。位于红旗渠一干渠畔的合涧镇北小庄村,开发红旗渠畔荒地,发展畜牧养殖、林果种植,让昔日“守着荒坡过穷日子”的村民走上致富路。北小庄村有3000多口人,村里男劳力以外出从事建筑业为主。2004年以来,村两委班子以红旗渠一干渠西岸之上的8000亩荒山为发展突破口,规划占地3000余亩的无公害规模养殖示范园,吸引规模养殖企业落户,兴建猪场、土鸡散养场,畜产品远销国内外,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800元增加到2012年的8000多元。
   
    “现在,村里男的外出打工搞建筑,妇女们在家成为养殖、种植的能手。”北小庄村妇代会主任王焕丽介绍说,除了养殖项目,村里还建有四五个规模化核桃种植园,占地三四百亩,一个50多亩的核桃园,年收入30万元。
   
    在山区面积占全镇面积一半以上的合涧镇,面对山多地少的困境,鼓励农民由种粮靠天收,转变观念发展坡地经济,以大户承包、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等模式,种植核桃、苹果、花椒、小杂粮等经济作物,建农业生态园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进一步开发坡地资源,支持山村发展坡地经济,林州市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每年拿出10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扶持坡地经济发展,研究制定坡地经济三年发展规划,力争用3到5年,打造全国最大优质核桃生产基地、全国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全省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使坡地经济成为山区群众致富发展的重要支撑。

    小打铁铺:带动汽配大市场

    任村镇井头村位于镇南6公里处,全村两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4300口人,耕地面积1987亩。上世纪60年代,为支持红旗渠修建,井头村将原先生产羊毛毡的综合厂改成打铁铺,全村几千口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在一个个小火炉旁铸造修渠用的铁钎、铁锤。
   
    上世纪70年代,井头村的铁匠们前往洛阳轴承企业取经,学习汽车轴承生产技术。光盯着省内市场不行,铁匠们又走出河南,远赴沈阳,在老工业基地里寻找发展的商机。林州人身上踏实、勤劳的品质赢得沈阳汽车企业的信赖,井头村争取到生产汽车发电机配件的业务。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当年修建红旗渠的打铁铺越做越大,发展成为一家家汽车配件企业,生产汽车底盘、发电机配件等。如今,井头村拥有工业企业22家,其他产业企业40家,在红旗渠分水岭建成了工业园区。2012年底,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两亿元,人均收入达8000元,集体经济收入全镇排名第一。井头村被当地评为“模范村”。
   
    井头村村委委员刘中现告诉记者,井头村跟林州很多村庄村民收入以外出从事建筑行业为主不同,村里外出务工不多,村民们要么创办汽车配件厂,要么在汽配厂打工,三四百人的汽配厂年销售额两千多万元,村里妇女在汽配厂从事质检等工作年收入八九千元。
    “
    任村镇是林州汽配工业起步最早的村镇,但由于观念落后等原因,最终没有邻居姚村镇的汽配企业规模大。”刘中现坦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姚村镇一家家手工作坊式的打铁铺,紧跟国家政策,调整产品结构,兼并重组公司,汽配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并在镇区东南部建起汽车配件产业园区,以汽配整车化为主,打造全国主要的汽车配件生产和出口基地。

    好山好水:造福农家

    绵延10公里、宽敞平整的红旗渠观光大道,是林州一条重要的旅游通道,连通太行大峪谷等景区。观光大道路边就是红旗渠一干渠,渠水静静流淌,映照着道路两旁“太行人家”“大锅台”“农家院”等上百家农家乐。“坐在红旗渠边吃饭”这句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的话,身临林州成为现实。
   
    “红旗渠观光大道修好后,路通了,游客也多了起来,村民把自家房子翻盖开餐馆办农家乐。”站在红旗渠一干渠边,姚村镇魏家庄村妇代会主任魏瑞芳向记者介绍说,村里有10多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从“五一”到“十一”红旗渠景区旅游旺季,一户农家乐收入三万多块钱。
   
    魏瑞芳说,原来村里荒地多土地少,村里男的外出包工程、搞建筑,女的在家就是带孩子,做家务,没收入,没地位。现在村里可没闲人,全村1700口人,妇女劳动力有300多人,以开办农家乐为主,有些妇女在“五一”“十一”旅游假期,在红旗渠观光大道两边人挨人地摆摊卖土鸡蛋、核桃等山货,两三天能挣两三千块钱。
   
    “春、夏、秋旅游旺季,红旗渠畔村庄的妇女们开办农家乐当老板、在景区路边摆摊卖土特产。一到冬季旅游淡季,进山人少,农家乐人少,妇女们在家门口找活干,到林州市区、附近乡镇当建筑小工,干起批墙、新房保洁等零活,按天算工钱,总不闲住。”林州市妇联主席刘霞介绍说。
   
     “农家乐”的兴办,不仅让一部分村民鼓起了腰包,也带动生产农产品、土特产的农户按照农家乐需求,订单式生产柴鸡、土鸡蛋、绿色果蔬,走出了一条致富路,由此也带动了当地养殖业、蔬菜种植业发展。(闫丹 本报记者 苏建军)【原标题:红旗渠:半个世纪的精神传承】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妇女报 2013-12-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