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郑韩故城面积约16平方公里,周长20多公里,墙基宽40~60米,顶宽3~5米,高6~19米,平面呈牛角状,俗称“四十五里牛角城”。
历史上,郑韩故城曾屡遭破坏,但它依然是世界上同时期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土城,是我国唯一的现存地面并且保存完整的东周城垣。
至今,若把守住郑韩故城的南关桥、西关桥、北城口、人民路桥、黄水河桥等缺口,新郑市依然如铜墙铁壁。
2006年,新郑市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建设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郑韩故城遗址保护规划》。
2008年6月,国家文物局作出批复,《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实施方案》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后出台的新规划。
遗址公园分为三段特色保护展示区
根据该规划,城墙遗址公园位于新郑市新旧城区的接合部,为带状分布。沿城墙内外两侧开发范围边缘,修建环城墙保护道路,将古城墙与人们生产活动区隔离开。
遗址公园蕴含历史文化特色,规划设计了三段遗址保护特色展示区:
北城墙郑新路至中华北路区域,展示内容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都城——郑韩故城、商都殷墟、明都北京等。
微缩模型及城墙夯土剖面展示厅、制陶遗址模拟展示城墙和北城墙拐角区域,展示内容为郑韩两国重大历史事件——“富商救国”、“朝秦暮楚”、“黄泉见母”、“诸侯相盟”、“利令智昏”等典故,以及夯土城墙博物馆。
郑风苑至人民路区域,展示内容为铸铜遗址、郑韩时期重要历史人物——孔子侯东门、子产焚书、韩非著书像,以及郑韩时期重大战役——鄢陵之战、伊阙之战、马陵之战、泓水之战等。
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一负责人介绍,遗址公园建设分三期实施,建成后将成为新郑城区的一条绿色长廊,极大地改善城市的面貌,成为市民、游客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郑韩故城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郑国在陕西棫林(今陕西华县一带)。
郑武公时,灭掉了郐、东虢、胡等国,于公元前769年前后,在溱水和洧水之间(今新郑市)建立新都,国号仍称为郑。为区别西周王都镐京附近的旧郑,这里被称为“新郑”。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将国都从阳翟(今河南禹州)迁到新郑。
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灭韩,郑韩两国在此立都达539年之久,因此被称为“郑韩故城”。【原标题:2700年的郑韩故城将建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