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全球首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太极拳馆开在羊城
■新快报记者 王剑平 文图
提起太极拳,人们第一时间会想起河南温县陈家沟。作为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群英荟萃。而在包括“四大金刚”在内的高手大师当中,最广为人知的,恐怕要数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传承人陈正雷。
3月16日,“陈正雷太极会馆”在广州天河区员村一横路广纺联创意产业园正式开馆,陈正雷南下广州出席隆重的开馆仪式。这也是全球首家以陈正雷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太极拳馆。借此机会,新快报记者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
在广州站稳脚跟就有了先机
陈正雷谈到,开设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太极拳馆,之前没有先例,他这么做,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但似乎也是大势所趋。“原来,我一直是把陈家沟这个招牌往外推,我在河南,在全国,包括在广州开设的太极拳馆,都一律叫‘陈家沟太极拳馆’,但陈家沟出来的太极拳老师太多了,仅在焦作地区,到农闲时节,到全国各地打着陈家沟的名教拳的人,估计超过千人,对外都叫‘陈家沟太极馆’(陈正雷女儿插话说:其实不止千人,至少有三四千人,再加上徒子徒孙更多,从我这儿出去的学员,在外面搞个辅导站,也打陈家沟的旗号),太极拳爱好者也分不清到底是谁搞的。鉴于这种情况,有几位老师就开始挂自己的名字,什么陈小旺世界太极拳总会,朱天才太极院,王西安拳法研究会,全用自己的名字。旗帜鲜明,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哪位老师搞的。我们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打出我的招牌。”
将首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太极拳馆落户在广州,陈正雷坦言,这是因为广州的开放包容氛围和浓厚的市民大众健身意识,让他觉得在广州可以大展拳脚。“自近代以来,广东就一直领风气之先,在广州站稳脚跟,就有了先机。”另外,陈正雷的大女儿陈娟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广州发展(7岁随父习练太极,北京体育大学毕业,曾在日本传拳三年),2009年在广州开办“陈家沟太极馆广州分馆”,对广州有着很深的感情,目前在广州发展得也不错。
或许正因为如此,陈正雷对此次开馆相当重视,带领妻子儿女全部出动,“这个馆开起来了,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会经常来的。”
三十年前首次来穗:
感觉很神秘,喜欢吃鱼片粥
陈正雷第一次到广州是在1982年。
1975年,陈正雷离开生活了25年的陈家沟,到温县一家工厂跑业务,“我虽然从8岁开始学太极拳,但那是一个不让练武、也无用武之地的时代。”陈正雷跑业务跑到了之前对他而言一直遥不可及的广州,“以前看过《羊城暗哨》,觉得广州很神秘。那时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才9块钱,到广州后,我住在越秀公园旁边的一个小招待所,一个晚上才几块钱。”广州潮湿闷热的天气让陈正雷很不习惯,好在广州的鱼片粥、皮蛋瘦肉粥很对他的胃口。“那时,广州给我的印象是没什么高楼大厦,七八层就算是高的了。”
1988年,已经在全国有了相当知名度的陈正雷受广东《武林》杂志邀请,参加在白云山举办的一个太极名家研讨会,“活动结束以后,霍震寰从香港过来,请我们到白天鹅吃饭,带我们参观。到了那儿一看,感觉广州发展真快,能有这么好的宾馆。”
告诫弟子:
广州藏龙卧虎应放低身段
陈正雷回忆道,自己第一次真正与广州的“武林界”见面是在1993年,他从马来西亚教授太极拳回国,在广州停留,“他们邀请我在暨南大学讲过一堂课,当时在场的有太极拳爱好者,还有当地的武术名家,武术教练,学校的体育老师,有四五百人的样子。”
如今,陈正雷在广州开设了首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拳馆,他的一些弟子在广州也先后开设陈氏太极拳馆,他为此经常告诫自己的弟子,要谦虚做人,低调做事。“广州这个地方一直就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人才济济,过去有‘五虎下江南’之说,这里各门各派的高手都有,想要在这里发展,没有一定的实力,也是不容易的。当然,现在的社会跟过去不一样了,不可能会有人明目张胆地去砸你的招牌,但大家都在观察,你的水平如何?你为人处世怎样?”
陈正雷说:“如果你没有真才实学,说大话,狂妄傲慢,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其实,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优势,无论你做什么,都要放低身段,抱着这种心态,才能进步。你越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可能你连小事都做不好。”
陈正雷目睹到的“大师”登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受当时的《武林》杂志之邀,陈正雷经常到广州,也因此感受到那个时代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包括一些民间生态。
一件事令陈正雷至今记忆深刻:当时,气功大热,有一次,国内9名“气功大师”齐聚天河体育中心表演,其中包括严新。“《武林》杂志也给我们搞来了票,我和一帮人进去观看。现场人山人海,气氛特别热烈,一位‘大师’说自己有轻功,抓着电棒管,踩在牛皮纸上,纸烂不了;还有一个是用手捋烧红的铁链;最奇特的一位‘大师’骑在摩托车上,选10名观众上台,说能用电波给他们看病,他一一问过每个人各有什么病,然后骑上摩托车绕场转一圈,嘀嘀嘀按三声喇叭,从第一名上台的观众问起:你的病轻了吗?也不知道那人是托儿还是啥,他就说自己轻了。但被问的人当中也有人只是说‘好像有点儿感觉’。这位‘大师’就又骑着摩托车转一圈,再按三声喇叭,问那个人,怎么样?轻了吗?这一次,那人说轻了。还有一个‘大师’说能用信息治病,他在台上对观众说,你要是接受到了我的信息,就是心诚,接受不到,就是你心不诚——他把责任首先推给别人。当时,我也真心想找点感觉,很用心地在那儿等,但等半天我啥感觉也没有。”
走出天河体育中心,陈正雷对一起去的人说:“我今天真的没有心不诚!”大家直乐,说:“这些玩意儿,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虚的,伪科学。”
陈家沟太极拳是如何名扬天下的
1981年3月,日本人最早去到陈家沟。
这一天陈正雷记得特别清楚:3月19日!
全日本太极拳协会理事长三浦英夫带着30名日本太极拳爱好者,来到当时尚默默无闻的陈家沟,同行的还有日本NHK电视台。而在这之前的1978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为到北京访问的日本国会议员题写了“太极拳好”。“日本人来了以后,提出来,能不能找一些陈家沟的太极拳师给他们表演一下,于是,我、陈小旺、王西安等十来个人,就组织起来给他们表演了一场,这件事当时在温县十分轰动。”
陈正雷至今谈起此事仍难掩兴奋,他告诉新快报记者:“老百姓很快听说了这件事,消息不断扩散,周围几个县都知道了,他们不了解这些日本人到底是干啥的,光说小日本来了。当年,日本人侵略中国,在温县实行‘三光政策’,温县人没有不恨他们的。而这一批日本人,是解放后首次来到温县的日本人。”
老百姓听到的说法是:日本人是“来咱陈家沟打擂台比武来了”。这下不得了了,“那一天,村民们骑着自行车,拉着架子车,开着小蹦蹦拖拉机,都来了。陈家沟一下子集中了5万多人,陈家沟本身才两三千人,当地警力不够用,就调部队维持秩序。”
表演地点设在村小学的大操场,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把大操场围得水泄不通,周边房上树上,哪儿都是人,场面十分壮观。“我们穿着带条条的蓝色运动装,服装很土,但七八十年代都这样。NHK电视台将我们的表演全程摄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