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苏轼、苏辙)墓地历史上有多种说法,眼下在郏县“三苏园”景区发现的一通元代古碑,再次成为“二苏”葬郏的史证。
据查,此碑是郏县1984年维修三苏祠、墓时,在一无名古建筑遗址地基深处挖出来的一块基石,虽知其为古碑,但因难识其文,遂弃于石堆之中,此碑碑面刻字245个,其中99个字残缺难辨,碑阴刻字73个,其中残缺34个。经中国国学研究会国学家、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理事孔令公多方考究,碑面残缺之字补上86个、碑阴残缺之字补上27个后,现碑面、碑阴刻字内容均一目了然。
碑面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对“二苏”先生的景仰和对“二苏”坟惨遭破坏的惋惜之情。碑阴文字“坡仙不禄颍滨亡,千载寥寂梦子香。再拜苑陵两英骨,举杯三酹重彷徨。”则为时任南阳府郏县达鲁花赤(元代监临官总辖官)代管本县诸军的忽欲里赤凭吊祭拜“二苏”坟时所写的一首感怀诗。
原来的“二苏”坟怎样成了“三苏”坟,是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冬,郏城县尹杨允到苏坟拜谒,遂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冢右,才称“三苏坟”。记者聂世超通讯员李朝锋王自行【原标题:发现元代古碑史证“二苏”葬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