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峪里说绞胎”系列之一 肇始于巩义鼎盛于当阳(2)
2013/8/30 14:37:1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对于这一彰显古代窑工无穷智慧与创新精神的新的陶瓷品种缘何会在唐代诞生,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古人爱取瘿木为材制成各种器皿,器多花斑,纹理盘旋缠结,图案随意自然,不但文人喜欢瘿木器皿的高雅细致,就是王公贵族之间也以瘿木制品作为礼物相互赠送,今有瘿樽、瘿枕、瘿床等瘿木器物流传于世;另一种说法是,唐代工匠艺人们在制陶收工时,无意间将制各种陶时所用的胎、釉边角剩料搅拌在一起,制作成器,遂有绞胎陶瓷的诞生;还有一种说法是,绞胎陶瓷是受西方玻璃器皿的影响而诞生的,但在唐代丝绸之路各种商贸、交流的器物中,未见有与之类似的玻璃器皿出土或传世,况且西方玻璃中双色曲叠的花纹,早在几百年前就不再流行了;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则是,绞胎陶瓷深受唐代犀皮漆器的影响,但唐代犀皮漆器纹有“片云、圆花、松鳞”等诸种不规则的大大小小斑块状图案,却没有类似绞胎陶瓷这样变化多端的丰富纹理。
在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交代。
其一,所谓“瘿”,就是“树瘤、树根”——病态的木头,也就是说,“瘿木”不是说一类树种,而是指树根部位结瘤、或树干结瘤部位的木材而已,因为“结瘤”,造成“瘿木”纹理特殊,效果奇异,颇具审美价值,令人爱怜。
其二,所谓“犀皮”工艺,就是与“犀牛皮”有关但也相去甚远,“犀皮”亦作“西皮”或“犀毗”,它是中国古代漆器制作中的一种装饰工艺,是将不同颜色的漆料堆涂在高低不平的器胎上,待漆料干透后,再经打磨,从而制造出色泽亮丽、光滑异常、自然生动、五色相叠的纹理装饰与艺术效果。
当然,无论在瘿木器皿还是“犀皮”工艺等的影响下而有绞胎陶瓷的说法,都只能归于当下的“猜想”。
釉、胎装饰齐维新
尽管只是“猜想”,但绞胎陶瓷作为一种器物,它的诞生与发展,不可能不受到其他器物的影响。
但是,再影响,也是不能把绞胎陶瓷诞生的根本原因归结于仿效他物的——外因只能是一个条件,内因才是事物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因素。
再者,中国陶瓷的发展,岂能没有自身演进的轨迹呢?
关于陶瓷,现代考古学已经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但是,在神话乃至传说中,陶瓷的诞生地,在今日修武。
道光版《修武县志·沿革》云:“殷,畿内地,始名宁邑……《边志》云:读《仙释》谓之虞宁,是虞(虞舜,即舜)时亦名宁……旧志又以宁封子列《方伎》,则黄帝时,已有宁也。案:刘向《列仙传》,封子为黄帝陶正(主掌陶瓷的最高长官),后积火自燔(自焚),视其烬犹有余骨,人共葬之宁(地)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
宁封子缘何“积火自燔”,在这儿,说得含糊其辞。
在道光版《修武县志·方外》中,此事说得相对清晰:“宁封子,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之,以教封子。封子续火自焚,随烟上下。人视炉中,犹有骨,葬太行山中。”
关于宁封子,《列仙传》所言更为翔实,其云:“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奇矣封子,妙禀自然。铄质洪炉,畅气五烟。遗骨灰烬,寄坟宁山。人睹其迹,恶识其玄。”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约略是:宁封子是黄帝时人,是黄帝时世代相袭掌制陶事的官员。有人拜访他,为他执掌烧陶窑之火,能够冒出带五种色彩之烟。后来那人把这个方法教给了封子,封子把柴火聚集在一起燃烧自己,身体能随烟升降。人们观看烧剩的灰烬,还可见到封子的骸骨。当时人们便一起把封子的骸骨与灰烬一同葬在了宁地之北的山中。因此后人称他为宁封子。神奇宁封子,玄妙出自然。身熔大火炉,气畅五彩烟。灰中存残骨,坟寄宁北山。人只见遗迹,哪知其事玄。
俗话说,陶瓷是火中求财,陶瓷是火的艺术——宁封子其事玄乎,其与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相类?其是中国陶瓷史上的普罗米修斯?
陶铸文明,不能没有火——为中国陶瓷文明,宁封子宁愿牺牲了自己。
也因此,宁封子亦人亦神——他成为天上的神仙,也是人间祭拜的窑神。
周武王伐纣,“天雨三日不休,欲洗吾兵也。”——“天洗兵”,武王修武勒兵于宁地,“修武则宁,武王伐纣名之”。
历史就此记住了武王与修武,淡忘了宁地与窑神宁封子。
那远古时代的“五色烟”所要召唤的,是创造“五色陶瓷”吗?
青、赤、黄、白、黑,在中国被称为“五正色”,简称五色。到了唐代,“五色陶瓷”皆已烧出,在相生相克的中国哲学指引下,探索绞胎陶瓷的烧制,当是中国陶瓷发展轨道上的一种自然自在的前行吧。
何况已经烧出了以釉装饰的“唐三彩”——与其说其为“唐三彩”,不如说其为“唐五彩”。
“唐三彩”本系“五色杂陈”。
以釉装饰与以胎装饰,都是古人自然自在的选择——本来自在,何须今人自扰,“猜想”其因何而生。何况唐代以釉装饰陶瓷尚在探索阶段,同时出现以胎装饰的绞胎陶瓷,都是在探索陶瓷装饰方式——两种方法,齐头并进,并驾齐驱,自然更符合新生事物必经天择的演进与发展规律。
只是这种探索,包括唐代青花装饰陶瓷的探索,在巩义古窑,竟然戛然而止。
这,盖因宋初赵匡胤选择赵宋皇陵于巩义之地。烧了皇帝的屁股,巩义窑只能“熄火”。
和平迁徙,巩义之南的汝窑、钧窑烧出炉火纯青的青瓷,巩义之北的当阳峪窑绞出无与伦比的绞胎瓷器。
与此同时,白瓷星火燎原,三彩与青花走向式微。
个中原因,也许在于:宋三彩(瓷质)难于超越唐三彩(陶质);青花装饰难敌青釉装饰。
青花渐为白地黑花取代,只能等待景德镇来日继续完善青花工艺,再创中国瓷器的辉煌。
但是,巩义窑在绞胎陶瓷上探索,也许还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自然自在的工艺层面。
到了焦作市修武县当阳峪窑——窑神宁封子故地,绞胎陶瓷因被赋予了时下文化,而有了厚重的精神。
因有了“精神”,当阳峪窑绞胎瓷这才无敌于天下。
这种“精神”是什么?且待下回分解。【原标题:“当阳峪里说绞胎”系列之一 肇始于巩义鼎盛于当阳】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报 2009-10-23 作者:于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