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地坑院作为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民居样式,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专家学者用“世界生土建筑的绝妙之笔”、“刻在大地上的符号”等溢美之词称赞地坑院,《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纷纷聚焦这一古老而奇特的民居建筑。
●如何做到既要保护和开发地坑院这个宝贵的遗产,又要处理好与日益稀缺土地资源的关系,陕县在锲而不舍地积极探索和尝试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陕县地坑院旅游文化开发也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在陕县东凡塬、西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上,有着100多个这样的地下村落,村民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窑洞居住,在当地被称为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在全国是独有的建筑方式,是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被列入了河南省十大民俗经典。
近年来,陕县县委、县政府遵循“保护先行、协调开发、注重品牌、永续利用”的地坑院文化旅游开发理念,坚持大手笔策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开发,突出建设重点,配套整体推进,有序健康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文物古迹保护、文化旅游开发并重的新路子。
尘封岁月锁不住 奇特技艺秀墙外
地坑院起源于人类早期穴居,据专家考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民居样式,地坑院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窑洞类居住环境中独具特色,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地坑院的建造十分讲究,要看风水,围绕阴阳的八个方位,选取正东、正南、正北和正西的朝向来建造,可分为东镇宅、南离宅、北坎宅和西兑宅。这说明建造地坑院同样受到传统八卦文化的影响,老百姓依“风水流脉”来确定院子主方向的朝向。
地坑院的构造十分巧妙,它卧于大地之中,同大地脉搏共震,站在院中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缩影,也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反映,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人类繁衍生息的典范,地坑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地坑院的营造技艺比较复杂。首先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至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主窑对面的角窑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弧行甬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洞,是地坑院的入口,大都是曲尺形。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被称作“哨门”。
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至50厘米的拦马墙,在通往坑底的通道四周同样也有这样的拦马墙,这些矮墙一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二是为了人们在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所设,三是建筑装饰需要,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美观协调。
人住在坑里,排水问题自然是第一大事。为此,他们在地坑院中间下挖了深4至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渗进坑内的雨水。地坑院里通往地面的门洞内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辘轳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地坑院内各个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功用。
陕县地坑院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土层厚度为50米至150米,且土质坚硬。因此,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特别是地坑院建造简单价廉,只需要几个劳力便可开凿地坑院。这对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地坑院千百年来受到黄河岸边豫西山区人们的喜爱,这是黄土高原地带生长的人与黄土深深的依恋之情,祖祖辈辈黄土人割舍不尽流淌着的血脉。地坑院这样一种简单的居住环境,一种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历史遗产的精彩篇章。
天生丽质藏深闺 盖头初揭动京城
“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老百姓称它是“地下的四合院”,建筑专家们称它是“世界生土建筑的绝妙之笔”、“刻在大地上的符号”、“地平线下的村庄”。
国人鲁道夫斯基最早形成文字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地坑院。他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称窑洞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对窑洞建筑作了确切概括。
2011年6月,“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不完全统计,在陕县集中连片的天井窑院村落有100多个,有近10000座院子,现存院子最早的有200多年的历史,居住已有六代人。
地坑院这一奇特的民居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正在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为抢救和保护地坑院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陕县对天井窑院进行了有效保护和开发建设,建成了庙上村天井窑院旅游度假村和豫西民俗博物馆等设施。
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推出了专题片《地平线下的村庄》,节目先后在新华网、河南电视台等媒体播出。河南电视台拍摄了《非遗之光》对地坑院进行了报道。2007年《东方今报》以《地坑院:黄土塬上的古民居绝唱》为题报道了陕县地坑院,2010年《北方新报》报道了《地坑院:黄土高原上的奇迹》,2011年4月16日凤凰网转载了《寻访遥远而亲近的地坑院》。在对外宣传中,陕县采取突出重点,立体推介、叫响品牌的措施,不断扩大地坑院景区对外知名度,使陕县地坑院文化旅游业迈进了明媚的春天。
柳暗花明又一村 璀璨明珠放异辉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2005年以来,在陕县地坑院居住的老百姓陆续走出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地坑院,使地坑院这一奇特的民居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
目前在西张村镇庙上村还有地坑院80余座,是保存地坑院较为完整的一个村庄,但地坑院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喜欢了,现在在地坑院内居住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轻人都到地面上建起了砖瓦房。
西张村镇人马寨村保留下来的地坑院也比较多,虽然上了年纪的人仍然住在地坑院,但年轻人却不愿意再在地坑院内居住。人马寨村的一位王姓年轻人说,虽然地坑院内冬暖夏凉,但也有着很多缺点,例如通风和光线都很差,一到下午,地坑院内都感觉灰灰暗暗的。现在许多家庭都购买了汽车、拖拉机等,这些都无法开进地坑院内,非常不方便。还有一个原因是年轻人不愿意住地坑院,感觉着住地坑院非常危险。过去有一位村民喝过酒后,骑着摩托回家,不小心掉进了家里的地坑院内,这样的意外也屡见不鲜。
久居地坑院的上了年纪的人分析说,年轻人不愿意住地坑院的最主要一个原因是,在当地人们的观念中,穷人才住地坑院,实际情况也是富裕的人家都建起了砖瓦房。而小伙子娶媳妇,姑娘们也非常看重这一点,如果家里住的是地坑院,年轻小伙子娶媳妇就会非常困难。
近年来,在“退宅还田”的土地政策推行下和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许多地坑院被废弃、填埋。有关人员算了这样一笔账:每个地坑院因为窑顶怕渗水,一般都不能种植庄稼,一个地坑院占地1亩至1.5亩,甚至达2亩。10000多个地坑院至少占地1万余亩,而建砖瓦房,一户三分地就足够了,可节约土地资源70%以上。这对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陕县来说,填埋地坑院能节省出不少耕地。同时,在陕县有100多年历史的地坑院就有很多,但没有人居住,加之风雨的剥蚀,窑洞倒塌的特别厉害。
毋庸置疑,地坑院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奇迹,记载着当地居民的一段历史,应该坚定不移地保留下来。但10000余个地坑院全部保留下来,既不必要,也不现实。如何做到既要保护地坑院这个宝贵的遗产,又要珍惜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陕县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在努力探索和积极尝试,决定把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使这种民间文化得到传承。
陕县投入资金建设的庙上村天井窑院度假村,共有六七个地坑院,各个地坑院之间有通道相连,其中三个地坑院是住宿用的,每个地坑院中都有一个拥有卫生洗浴设施的窑洞卫生间,住宿用的窑洞内摆放的家具非常古朴,大多是20世纪初的样式。另外还有一个地坑院专门用于游客的就餐,有厨窑和餐厅。用于接待会议的地坑院有几个大小不等的会议室,是一个集吃、住、玩、乐为一体的典型地坑院村庄。
同时,陕县经过缜密研究和县内相关专家的详细论证,在全国率先将剪纸、蛋雕、泥塑、布艺、花馍、舞狮、锣鼓队、秧歌队、腰鼓队、民间戏剧、民间婚俗表演等30多项文化活动和传统民间艺术与地坑院文化相结合,大力发展地坑院文化旅游业,受到业内相关人士和有识之士的广泛赞誉。一时间游客闻名而至,纷至沓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在西张村镇塬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庙上村天井窑院度假村还推出了豫西农家待客的“十碗席”,十个粗瓷黑碗分别盛着条子肉、小酥肉、小豆芽、海带丝、炖豆腐等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不仅经济实惠,更具农家特色,体现了豫西农家的淳朴与厚道。
如椽巨笔绘蓝图 民居奇葩绽新姿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发展方向。这无疑为陕县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陕县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基础上,再次把地坑院的保护与开发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2011年上半年,陕县召开专门会议,邀请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专家齐聚陕县,共谋地坑院保护合作发展大计,交流文物保护经验,积极寻求文化旅游合作伙伴,探索旅游开发、耕地保护、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模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开发商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的多层面保护体系。
在保护修整开发西张村镇原有地坑院的同时,陕县还对张汴乡的原有地坑院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规划。目前,详细性规划几经修订和完善,已通过了专家论证。该规划分三个阶段,其中从2011年到2015年,是地坑院开发时序的近期阶段,开发的项目有游客服务中心、张汴街、黄河风情商业街、张汴乡史文化馆、篱笆人家度假村、北营休闲广场、南营古杭广场、旅游区形象大门、豫西生活民俗馆、民间艺术传习基地、乡土艺术广场等。这些景点项目全部建成和投入使用后,陕县在对地坑院的保护和文化旅游业的开发方面,将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针对地坑院文化旅游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陕县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补救措施,对庙上村地坑院上的拦马墙进行修复,对渗水坑多次进行深挖,加固墙体,防止泥土脱落。在地坑院内通上了自来水,弥补了用水不方便的问题。突出抓好窑洞内通风和防潮处理工作。在窑洞内安装了排气扇,在粉刷窑壁的白石灰里加入固化剂和防潮剂,增加了墙体的黏合度和防潮性,粉刷到墙上后泥土不易脱落,使整个窑洞内美观大方,人住在里面安全舒适。用水泥砌成台阶,过道的牢固性大大提高,在室内铺上雕花纹的方砖和彩砖,使古典性和现代性完美结合。电话、电视机、空调、煤气灶、沙发、太阳能等一大批现代化的生活用品走进了地坑院内,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根据陕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和“退宅还田”要求,陕县对地域偏远、道路不便、多年来废弃失修的地坑院被迫放弃,对交通发达、有商业投资和文化旅游开发价值、规模较大、相对集中的地坑院进行重点保护和开发。
这样,在豫西黄土塬上,远处看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新农村建设住房,走近看下面有保存完整、古朴典雅、美观大方的豫西穴居建筑地坑院,两者完美结合,浑然天成。地坑院内的农民兴致勃勃唱大戏,地坑院上新农村社区里孩子们欢歌笑语做游戏。而在不远处,“退宅还田”后的麦田里,茁壮成长的麦苗预示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地坑院——这个古老而奇特的豫西民居,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在黄河岸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原标题:让地坑院“跃”出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