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三门峡6月1日专电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是陕县地坑院的真实写照。5月31日,记者走进河南省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地坑院”里,看民俗。
站在窑院拦马墙外向院子里打招呼,而后,沿着一条深入院内的向下斜坡道进入院子。这种当地人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着实让外来访客们吃惊不小。地坑院构造巧妙,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6、7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
地坑院起源于人类早期穴居,又称天井窑院。据专家考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独有的建筑方式,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已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民俗经典。目前,陕县境内的西张村塬、张汴塬和东凡塬三大塬区上,有着100多个这样的地下村落,10000余座地坑院。
就是在这样一个2400多人的“地坑院”村庄,却聚集着500余名剪纸艺人。陕县南沟村剪纸艺术距今有250多年历史,每到农闲时节,村里的剪纸艺人汇聚于此,一曲《十二月花》从“正月”唱到“十二月”,边唱边剪,是南沟村剪纸的独到之处。
“喜事布黑花”,黑剪纸在当地极为典型,在全国也十分罕见。今年75岁任孟仓老人是村里的剪纸巧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他说:“黑色剪纸是南沟剪纸的最大特色,逢年过节,村民都喜欢在自家窗户上贴黑色窗花,结婚时洞房里贴的顶棚花、炕围花、桌围花也都以黑色为主。”
南沟村剪纸协会会长任更厚说:“南沟村成立了河南省第一个村级剪纸协会,有会员200多人。现在我们已经把剪纸作品做成工艺品推向市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如今,剪纸成为了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全村一年剪纸收入超过百万元。”
近年来,陕县县委、县政府遵循“保护先行、协调开发、注重品牌、永续利用”的地坑院文化旅游开发理念,坚持大手笔策划,突出建设重点,配套整体推进,有序健康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文物古迹保护、文化旅游开发并重的新路子,努力让这一古老而奇特的民居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戚艺芳)(原标题:走进河南陕县南沟村 “地坑院”里看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