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擂响千年“大铜器”——探寻河南郏县大铜器的没落与繁荣

2012/6/21 11:40:39 点击数: 【字体:

    
    和朋友闲聊,说起淡如白水的年味,愈发怀念小时候过年的光景了。舞狮子,大铜器,看大戏……,虽然世事变迁,但那喧闹的场面,震天的鼓点,腾转的身法,甚至表演者的一个眼神、动作,都固化在记忆深处,抹之不去。
     
    印象最深的还是要数郏县大铜器。那时候只要是逢年过节,必有演出。远远地只要听到铿锵的锣鼓声,三五伙伴就一起,发一声喊,步行几里地,从麦地里抄近路直奔而去,全然不顾老人们在后面的吆喝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这一传统民俗表演形式逐步走向没落,偶尔听到几声鼓点的敲响,也是几个老人们牵挂这一民俗表演形式的后继无人,借以慰藉自己的痛惜情绪而已。
      
    探寻河南郏县大铜器这一传统民俗形式的没落与繁荣,不由得笔者生出感叹,其中有新兴娱乐和表演形式的无情冲击,有传统民俗传承与发扬的挣扎无奈,有文化和相关部门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有新老一代艺人的无尽痛惜和留恋……
  
    齐舒魁,郏县文化局职工,一直致力于郏县大铜器资料收集整理和传承发扬工作。说起郏县大铜器来,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据他介绍,郏县大铜器是中国商周文化的遗产,是中原民间艺术之珍品,起始于东汉晚期,距今1700多年的历史。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19年)5月,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襄樊大战获胜后,曹操在郏县长桥乡青龙寨(摩坡)给将士庆功受奖,命郏县人和宫中乐师打铜器助兴,以鼓士气,激励再战。从此,打铜器在郏县境内广为流传,代代不绝。明、清时,社会上一些达官贵人和地方绅士牵头、出资成立诸多打铜器的民间社团,如“火神社”、“灶爷社”等,用以求神、祭天、久旱祈雨、求子还愿、驱邪消灾和节日庆典,使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壮大。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注下,郏县大铜器神社转变为由民间组成的铜器表演队伍。郏县大铜器是我国打击乐器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最响亮的打击乐器。它用鼓、铙、镲、锣等乐器合奏,曲牌多以时代背景而命名。有“五虎下西川”、“曹操得胜鼓”、“狮子滚绣球”等36个传统曲牌(今称曲谱)。表演风格粗犷、细腻、酐畅、真挚,时而如蛟龙滔海,时而大鹏展翅,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高叠狂欢。显示出中华民族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精神,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邱宝军,郏县大铜器第六代传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已经54岁的他身体依然硬朗,身板挺直,精神矍铄。上世纪80、90年代,他成为郏县大铜器发展巅峰的见证人,1988年,在河南省首届艺术节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92年在“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舞蹈节暨民间舞蹈节”大赛中荣获金榜第一名,1993年,参加北京“龙潭杯”民间舞蹈大赛,再次夺魁,荣获三连冠。1994年代表河南省到深圳市“中国民俗文化村”表演获一等奖,先后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时报》等新闻媒体报导,并译成多种文字发往我驻世界有关国家使、领馆。
 
    “那时候真风光啊!连外国专家都称我们为‘中国农民的迪斯科’,后来就不行了,人们都忙着挣钱了,没人干这个了!”邱宝军对后来郏县大铜器的没落感同身受,痛惜不已。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青年一代传承人因生活压力出外打工或经商,形成人才断节,原有的辉煌已不复存在,郏县大铜器由原来的50多支,锐减至3到5支,表演艺人有原来的上千人锐减至100多人。但采访过程中,令笔者振奋的是文化及相关部门一直没有放弃郏县大铜器的振兴和繁荣工作。他们组织专家、老艺人对现存乐器、乐谱、舞蹈表演形式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整理和抢救,挖掘整理出铜器曲牌30多首,《郏县大铜器曲牌30首》已被收入《中国民间艺术集成》一书。对重点铜器表演队,给予扶持,制作“铜器舞之乡”专题片一部,成立“郏县大铜器”研究会,并制定了具体的保护和振兴计划。
    
    有坚实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回归传统的复苏迹象,有文化部门的挖掘保护,有民间习俗的倔强生命,相信我们一定能重新擂响郏县“大铜器”,使这一传统民俗得到很好的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和发扬!(原标题:擂响千年“大铜器”——探寻河南郏县大铜器的没落与繁荣)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互联网 2012-2-22 作者: 王旭恒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