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麦稷香飘息县坡

2012/6/26 18:57:04 点击数: 【字体:


    濮公首洞修仙的传说,成就了苏东坡笔下“东南第一峰”美誉的濮公山;两岸稻椒满野,河中鲫鲤竞逗,陈说着淮水又东的千年富饶。传承一方文明,哺育一地百姓,这就是绵亘三千年历史的河南省息县。


  息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着“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的民谚。《水经注》载:淮水又东,经息侯国。由此可知,息县人情风土,得于淮河之恩泽。著名思想家、经济学家顾准在《息县日记》中提出: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更是息县富庶的佐证。

  息县县委、县政府抓住“农”字特色不放松,立足大农业,抢抓新机遇,走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的新路子。

  打造绿色粮仓

  作为传统农区,息县被戴上了一顶顶桂冠:全国旱作农业项目示范县、全国优质粮产业工程示范县、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示范县、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项目示范县。

  过去,息县农业基础条件较差,人们望天收成,靠天吃饭,“蛤蟆尿泡尿,庄稼地里泡,三天不下雨,地皮咧开嘴。”是不少地方的真实写照。

  强农固本,治水为先。息县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作为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的根本性措施,大力实施以中低产田改造、加强灌溉农业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世行贷款灌溉项目建设,扭转了农业望天收的局面。

  息县县委、县政府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工程来抓,成立了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领导。县政府严格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财政想方设法,加大资金筹措和整合投入力度,把土地整理、“村村通”、财政扶贫、以工代赈等项目向农开项目区倾斜,形成开发合力。近年来,息县累计投资4亿元,先后建设了20余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8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100万亩。

  在已经开发过的项目区,一年一小片,三年连成片,万亩以上连片的良田,整齐划一,一眼望去看不到边,煞是喜人。而过去沟壑不平、泥泞不堪的状况也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地平坦、旱能浇、涝能排的新景象,真正做到了开发一片热土,富裕一方农民的新局面。可以说,农开项目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生产发展的新农村。

  息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喜获丰收,给农民吃了一颗“开心果”,而国家连续三年的投入又给农民吃下一颗“定心丸”。项目区干部群众开发积极性高涨,干劲十足,全县上下形成了一股想开发、干开发的强大合力,农业综合开发深入人心、前景广阔。

  据县农业部门统计,项目区三年累计增产粮食3040万公斤,比非项目区亩均增产120公斤,比开发前亩均增多200公斤以上。按三年一轮开发规模,以现在的亩产量,到2020年,项目区预计增产粮食17000万公斤,可保障实现粮食增产5亿公斤的奋斗目标。

  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为息县粮食的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科技投入则大大提升了粮食品质。息县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培育和发展优质粮食产业,把60万亩优质弱筋小麦、50万亩优质水稻作为粮食生产的突破口狠抓落实。在区域种植上,集中连片,规模生产,优质专用小麦一村一品达到120个村;在技术研究上,引进专家进行专题研究、联合攻关;在品种引进上,建立了6个优质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优质新品的试验引进工作。同时,大力实施种子工程,使全

  县粮食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水稻旱育和盘育抛秧、间作套种、精量半精量播种等先进适用新技术,切实保证农产品的优质率。

  五谷丰登粮满仓。2006年、2007年,息县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08年,在年初遭遇了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的情况下,息县粮食生产又一次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连续5年持续增产的好局面。全县粮食总产、平均单产分别比上年增长10.98%和10.1%。超级稻百亩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达861公斤/亩,创息县水稻单产最高纪录。

  粮食生产的连年大丰收只是农业大县息县做好“农”字这篇大文章的一个小标题。息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以农业生产为抓手,纲举目张,多管齐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力求把“农”字文章写活,求新,创优。

  为挖潜农业优势,息县提出了“农业抓特色”的工作思路,用经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这是息县打造农业强县、做大做强粮食产业的一个“点睛之笔”。依托峰刚粮食制品厂、永祥面粉厂、息县粮油工业协会和项店镇广永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生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订单”生产,积极开展农产品销售和加工,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目前,息县日处理原粮能力在50吨以上的企业有26家,有2家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立足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粮油精品、农副产品、特产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息县打造农业强县的有力举措。全县已包装设计出“五谷丰登”小杂粮及受原产地注册保护的香稻丸、息半夏、优质弱筋小麦、颗粒粉、淮南花生、芦荟等农作物共有六大类29个品种100多种产品。息县香稻丸为河南名产,圆似珍珠,色泽光亮,奇香怡人,素有“一块香稻香满坡,一撮香米香满锅”之美誉。息县一直致力于该品种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成效:2004年,息县香稻丸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认证;2007年,息县项店镇的香稻丸稻米荣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并注册“息夫人”商标,产品进入市场。日前,息县农业局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签订了香稻丸品种改良合作研究协议。双方将在基本保持香稻丸原有品质基础上,改良其综合农艺性状,提高其产量和抗倒伏能力。

  息县抓住特产做文章,不仅让“香米”品牌远近闻名,更是扶植了“香米贡酒”等企业,使香米系列产品畅销区内外。目前,息县特色农业蓬勃兴起,产业化组织达到732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75家,形成了粮油、林果、香米、畜产品等8大龙型经济。这些企业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联合体,为农民增

  收提供了可靠保障。

  构筑生态家园

  当你走进息县这块肥沃的土地,不仅可看到五谷丰登粮满仓的喜人景象,而且还可领略到城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美丽风光。这是息县林业生态建设结出的硕果。

  息县是“全省造林绿化十佳县”,“全国平原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全国社会林业工程示范县”,林业生产始终是息县的一个重要产业。全县基本形成了以杨树和“三杉”为主,林种树种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豫南特色的农田生态防护体系以及农田林网化、路渠林带化、经济林基地化、村庄林场化、林农经营立体化、机关园林化的格局,呈现出森林面积、林木蓄积双增长,林业产值、生态效益双提高的可喜局面,先后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和生态示范区建设验收。

  作为河南省十个生态建设重点县之一,息县将2008年确定为全县的林业生产建设年,以路权拍卖、承包造林为突破口,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造林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造林为重点,狠抓农田防护体系改扩建、生态廊道网络、环城防护林等“七大工程”建设,通过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奖惩激励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迅速掀起林业建设的高潮,实现全县林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息县共完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总面积8.26万亩,林业生产创下了历史之最:息县有史以来造林面积、植树株数最多的一年,

  为确保全县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息县积极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实现林业与农业互生共促,相互融合。“荒地不开年年荒,栽树像办小银行”。在淮南丘陵地带,采取承包、租赁、合作等方式,将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坡、荒岗以及水库四周宜林荒地进行公开拍卖;在淮北平原地区,对路树木带、农田林网进行公开拍卖,激发群众自主造林的积极性。同时,按照“因地制宜,适地种树”的原则,把各项造林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乡镇、村组,落实到路段、地块。在造林用地上深入挖潜,在城市见缝插绿、高标准绿化美化,在农村充分利用街道公路、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空地大力植树造林。

  俗话说:“养儿不育不成人,栽树不管不成荫。集体栽树不上心,只栽不管怎成林。”三分种,七分管,林木管护是关键。为此,息县按照“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做到“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造林即发证”,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形成了投资主体多样化、生产主体多元化的林业生产新机制。在大广高速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工作中,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部承包到人,高标准完成植树造林任务,两侧各栽植20米宽的杨树林带,共植树20多万株,折合面积2985亩。在实施世行贷款造林项目、荒山荒坡地造林项目、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项目过程中,息县改变了过去那种由政府牵头集体造林的做法,把项目资金主要向有经济实力的造林大户倾斜,同时要求造林户按照集中连片、大规模、高起点的原则,在淮南沿淮滩涂易涝区、低产区、丘陵龚岗区大面积建设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农行、农村信用联社通过林权抵押等形式,为植树造林大户提供小额贷款。

  林业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产生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积极效应,全县上下从而形成了变“要我栽树”为“我要栽树”的强大合力,涌现出了一大批植树造林典型人物和事迹。包信镇邹楼村外出务工返乡人士邹文学出资300多万元,将全村12条总长15公里的主干道全部修成水泥路面,并在路两侧植树7.87万株,为在外务工人士成功探索出一条集馈乡、便民、增收为一体的返乡创业之路,为农村摸索出一条集筹资、修路、绿化和管护为一体的便民利民之路。

  目前,全县新一轮林业生态建设热潮已经掀起,调地、整地、承包、挖护林沟、挖穴全面展开,截至2008年12月初,全县已开挖护林沟482.6公里,其中生态廊道261.4公里,农田林网221.2公里,已挖树穴1.3万个。

  奏响致富牧曲

  “息县牛,真是牛。进郑州,逛北京。挣钞票,不发愁,家家户户有奔头”。这几句歌谣既是息县日渐“牛”起来的养牛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日益发展的息县畜牧业的真实缩影。

  畜牧业生产一直在息县农业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近年来,息县大力发展无公害畜产品,打“安全”牌,走“绿色”路,畜牧业生产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转型,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8年,全县生猪、禽、羊、牛存栏分别为50万头、764万只、26万只、18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6.1%、38.9%、13%、24.1%。

  为变畜牧大县为真正的畜牧强县,息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养殖小区,促进规模养殖,推动畜牧业大发展”的思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畜牧优惠政策,每年提供200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鼓励和引导规模养殖。通过“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了各类标准化养殖小区,着力培育规模化养殖,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亮点。仅2008年,全县就新建标准化养殖场60余家,成立畜牧业企业10余家,建养殖小区9个,新注册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12家,开创了畜牧业发展新模式。目前,息县畜牧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养殖总量已达到全县养殖总量的45%以上。

  “你办场我支持,你有难我扶持,你发展我服务”,这是息县畜牧局对全县养殖户铁定的承诺。为排解村民的后顾之忧,县畜牧局成立了息县畜牧养殖技术咨询服务中心,选聘技术人员,建立乡镇防疫员队伍,无偿提供技术支持。邀请河南农大畜牧专家定期来县开班授课,深入开展科技宣传和科技培训,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了基层防疫体系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扎实有效地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免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催生了畜牧业的大发展。

  2008年,息县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畜牧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稳步发展生猪业的同时重点发展肉牛养殖业,使肉牛养殖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招商引资兴办大型肉牛养殖企业,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肉牛养殖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提高群众养殖积极性。与此同时,制定肉牛养殖发展规划,扶持发展100个肉牛养殖村和100家肉牛养殖场,积极转化推广冻精配种等6项科技成果,提高规模养殖水平。目前,全县肉牛存栏18万头,其中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32家,存栏120头以上的养殖场(区)56个,年出栏肉牛2.5万头。

  “中州名镇”息县包信镇是蛋鸡养殖专业镇。该镇千只以上的养鸡户380户,5000只以上的150户,万只以上的8户,每天可产鲜蛋10多吨,产品远销安徽、湖北及周边邻近县市,仅此一项,农民每年增收700多万元。

  在发展规模养殖的同时,息县把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放在重要位置,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不断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河南京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新近落户息县的一家集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饲料加工以及畜禽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合资企业。该项目由海口市农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人民币,兴建年出栏商品猪30万头、种猪2万头规模的生猪养殖基地。同时,还将逐步配套建设年产10万吨的饲料厂、沼气发电系统。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建成。集种鸭饲养、孵化和禽类加工于一体的小茴店镇三英公司也已建成投产,共有现代化孵化设备30组,年加工能力30万吨生产线一条,目前存栏种鸭4万只。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息县加强了畜牧业项目建设,紧抓畜产品高价位的契机,积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以提高畜牧业层次、促进畜牧业发展。通过政策宣传、项目论证、创新机制、策划服务等形式,启动内资,积极挖掘县内资金潜力,大力引进县外资金,与中国500强企业之一、江苏雨润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年可实现产值22亿元。该场投产后将在息县建设大型生猪屠宰中心,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养殖户中推广,降低农民面对的市场风险,拓宽农户增收的渠道,至少可以解决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地区50000农村人口的直接、间接就业问题,为息县走向畜牧强县注入了活力。

  淮水欢歌濮山笑,息国古都换新颜。息县县委、县政府带领百万息州儿女,围绕“农”字做文章,跳出“农”字求发展,在濮山淮水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用如椽巨笔,正绘就惠及农民、促进农业、建设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原标题:麦稷香飘息县坡)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2009-01-0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