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为玄参科植物怀地黄的根茎。又名怀庆地黄、怀生地,简称生地。《本经》名地髓,《本草正义》名原生地,《中药志》名干生地。其原植物名也有很多。《尔雅》名苄,《别录》名芑,《本草衍义》名油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名狗奶子,《救荒本草》名婆婆奶,还有山烟、山白草、酒壶花、甜酒棵、蜜灌棵等名称。
地黄,因其色而名之。《大明本草》云:“生者以水浸验之。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名人黄,沉者名地黄。入药沉者为佳,半沉者次之,浮者不堪。”《本草纲目》云:“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亦各处随时兴废不同尔。其苗初生踏地,叶如山白菜而毛涩,叶面深青色,又似小芥叶而颇厚,不叉丫。叶中撺茎,上有细毛。茎稍开小筒花,红黄色。结实如小麦粒。根长四五寸,细如手指,皮赤黄色,如羊蹄根及胡萝卜根,曝乃黑,生食作土气。俗呼为婆婆奶。古人种子,今惟种根。” 《尔雅》一名苄(音户),江东呼为苄。按罗愿解释:“苄以沉下者为贵,故字从下。地髓之名言其功,牛奶子、狗奶子因其形似,且鲜地黄折断茎后,分泌出白汁液故名,山烟、山白菜叶形似也,酒壶花、甜酒棵味似也。《本草乘雅半偈》云:“种植地黄之后,其土便苦,次年止可种牛膝,再二年可种山药,足十年土味转甜,始可复种地黄,否则味苦形瘦,不堪药也。”生地之名取其此意。熟地乃经蒸晒而色变黑的炮制名。
怀地黄的种植和应用历史已有三千多年。怀地黄原野生于太行山中,由野生变栽培,大约开始于周朝,开始用种粒繁殖,到了魏晋南北朝才开始用根繁殖,早在公元 1783年,地黄杂交始祖徐习德通过野地黄杂交培育了一种新品种,命名为徐习德,一直延用至今。后经历代提纯复壮形成新的优良品种。几百年来,药农以金状元、子黑英为母体,利用自然杂交,种子繁殖后对根茎进行多次排选,从变异根茎中培育出了优良品种,形成了现有怀地黄的9个物种,金状元、邢疙瘩、子黑英、白状元、北京一号、四刺毛、郭黑茂、千层叶、大青叶等(见对照表)。1985年,焦作部分药农有试验成功了青苗移栽,使地黄的繁殖进入了新的时代。
怀地黄的物征极为明显,菊花心,牛角花、味道浓厚,内含细腻,味微香甜。医家陈嘉谟所著《本草蒙荃》一书中赞誉怀地黄:“江浙壤地种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而力微,怀庆产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疙瘩而力大。”李中梓的《医方集解》一书中也载:“河南居天下之中,名产地黄,人见地黄色黑,不知其未经蒸晒其色本黄,河南地厚水深得中央湿土之气而生,内含润泽……。”由于水土差异,虽有不少地方种植,但与怀货比较则相形见绌;因地质有别,所含地黄素,维生素、生物碱、脂肪酸等有效成分远不及怀庆地黄。近代医药学家赵桔黄,采用化学分析手段,对全国各地所产地黄逐一进行本草考证,得出结论,“怀地黄10克之药力,等于洛阳地黄30克,临汝地黄100克。”据史书记载,从周代开始,历代封建王朝都将四大怀药之一的怀地黄列为皇封贡品,岁岁征收。《博爱县志》载:公元前718年,周桓王二年,魏宣王以来,怀药就一直向天朝进贡。公元608年,鲁宣公就以怀地黄向周王室进贡。据孟县古化石考证,在远古时期,已遍地地黄,据此可知,古怀庆所产地黄最多,质美,绝非偶然。沁阳市覃怀办事处郝圪当村“大道寺”院后边产的地黄为明代贡品。历史上,地黄以太行山下的留驾庄,即今西万镇留庄和北关大道寺及北金村观门所产质地最佳,故销往国内外的地黄,必称“留驾庄”货号,方为道地货。
怀地黄生用清热凉血,消渴生津,养阴,止血;制熟则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主治阴虚、少血、补虚健胃。《神农本草经》把地黄列为上品,上品者“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积聚,除痹,生者优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金朝张元素《珍珠囊》云:“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又脐下痛属肾经,非熟地黄不能除,及通肾之药也。”元王好古《汤液本草》:“生地黄治心热、手足之热,入手足少阴厥阴,能益肾水,凉心血,其脉洪实者用之,若脉虚者,则宜用熟地黄。《本草经书》“干地黄,乃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本经逢原》“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容泽,病人虚而有热者益加用之。”《本草正义》:“地黄,能补养中土,为滋养之上品。”张介宾称人参、熟地、附子、大黄为药之四维。但他最喜用的是熟地,当时称“张熟地”。可见地黄的药用价值。(原标题:怀地黄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