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枣业尴尬的沉寂
2012/7/25 14:50:00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周培云的手机一直关着。在与其联系的3天中,记者多次拨打,但手机里始终重复同一个声音:“机主已开通手机呼,复本机请挂机。”直到离开,记者最终无缘得见其人。
周培云,新郑红枣协会会长、新郑市红枣科学研究所所长,公认的最了解新郑枣的人。
一个科研机构的负责人,竟然多天联系不上,他去哪儿了?
“周所长不会接电话的,他去新疆给枣农讲课了,走的时候他很难过。”新郑市红枣协会副会长刘志勇对《经济视点报》记者如是说。
周培云难过的原因是——今年,新郑灰枣只开花却不结果,很多枣农眼巴巴地找上门,都哭了,“灰枣不至于绝收,但大幅减产已成定局,甚至是减产80%~90%”。
和周培云的认识相一致,刘志勇认为,灰枣只开花不结果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因气候异常,实际上是“因为新郑对枣这个地方品牌付出的爱太少了”。
灰枣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具有代表性。
四类枣品获批地理商标
新郑种枣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以皮薄、核小、肉厚、弹性好、含糖量高、维生素含量丰富、药用营养价值高而著称,曾被毛主席称为明代“最伟大的诗人”的高启就曾写有“霜天有枣收几斛,剥食可当江南粳”的诗句称赞新郑枣。
“目前,新郑市拥有枣粮间作面积21万亩,枣树近600万株,年产量达3000万公斤,有灰枣、鸡心枣、酥枣等20多个优良品种。”新郑市林业局总园艺师白保华说。
从事大枣加工的企业,新郑市有50多家,年加工大枣1170万公斤,开发出的枣酒、枣饮料等6大系列36个品种远销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郑枣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多亏了一个人——原市委书记张春香。也正是张春香的推动,新郑才走上了申请地理标志之路。”白保华说。
新郑市工商局监管科科员付明志回忆说,1995年时,为使农民多种枣树,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新栽枣树给予30年固定林权,每种一亩年补助210元,打井补助1000元。
对于大枣加工企业,市委、市政府规定:地皮不要钱,优先贷款,政府帮助销售。
政策推动了新郑枣业的兴盛。
据测算,1999年新郑枣在种植亩数、销售量和销售额上都达到了最高峰,以孟庄镇为核心,枣区遍布薛店镇、郭店乡等8个乡镇。也是这一年,在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上,张春香提出了申请地理商标的设想。
不久,市委、市政府对相关部门作了详细分工:依托枣科所成立新郑红枣协会,负责拟定申请方案;技术监督局负责鉴定大枣品质;林业局负责相关证明;工商局负责向国家申请。同时,成立了独立机构——新郑市大枣产业化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大枣办)。
2002年10月,新郑一举向国家工商总局成功申请了4个地理标志:新郑大枣、新郑小枣、新郑鸡心枣和新郑灰枣。
据河南省工商局商标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李国安介绍,目前河南有7个地理商标,仅新郑就占了其中4个,原阳大米申请地理商标时,就是参照新郑枣的模式。
近些年,新郑枣业风头很劲,一些企业攻城略地,专卖店广为布点。
获得地理商标,似乎给了新郑一种跑到了尽头样的满足。再创辉煌的预期没有出现,相反,当年隆重成立的红枣协会和大枣办却逐渐归于沉寂。
知情人士说,新郑枣真正的辉煌、鼎盛时期已过去五六年了。
“红枣协会”已归于沉寂
新郑红枣协会和大枣办差不多已不再为人所知。
6月28日上午,新郑市委宣传部,新闻科接待《经济视点报》记者的同志说没有什么红枣协会。他为记者推荐的采访对象是一个企业的老总。
记者执意来到了远离市区的枣科所,尽管联系不上所长周培云,但还是想碰碰运气。时间是中午1时许,烈日当空,枣科所枣苗培育园管理员黄开定老汉满头大汗地走过来,对记者说:“要不你去找红枣协会副会长、枣科所副所长刘志勇吧,协会在孟庄镇。”
“红枣协会不为人知很正常,因为基本没有开展工作。”刘志勇说。
新郑红枣协会成立于1999年,当年便发展会员200多人,主要职责是推广技术,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提供交流平台。
由于国家禁止搭车收费,政府不予补助,会员基本上属于义务开展活动。
时间进入2003年,由于长时间缺乏政府组织和给予报酬,会员相继“罢工”。此时,地理商标开始使用,枣农不愁销路,甚至是企业上门收购,有没有协会好像没啥区别。于是协会被晾到了一边,目前还坚持活动的会员不足10人。
“事态的发展让人吃惊,地理商标申请成功,正是协会发挥作用之时,却好像说完就完了。”刘志勇说,此后,协会很少再被政府提及。
大枣办的命运比红枣协会要强些,尽管情况差强人意,毕竟还存在着。2003年年初,有着统一管理特权的大枣办被降级,由独立机构成为新郑市林业局一个科室。
让人吃惊的是,记者赶到大枣办采访时发现,办公室条件非常简陋,一名员工说:“找我们主任?那你找个电话给他打吧,我们这里没有电话。”
连电话也没有的大枣办,平时都做些什么工作呢?刘志勇的说法是:偶尔下去看看,对枣木数量进行统计,另外偶尔也发些农药。
新郑枣业何时打出品牌
“灰枣大幅减产已成定局。为什么减产?好像是气候的原因,实际上不是。”刘志勇说,灰枣减产这一问题完全可以避免,但是枣科所已多年没有争取到科研经费了,难以开展相关研究。
而早些年,因为科研经费充足,枣科所取得了20多项科研成果,攻克了龟腊蚧、桃小食心虫等多项枣科难题,曾荣获商务部二等奖。
在刘志勇看来,新郑枣问题复杂,其中单是政府方面,就至少有着5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其一,近两年,新郑一直在努力扩充枣树种植面积,但由于部分枣农不掌握管理技术,得不到政府起码的扶持,对未来充满怀疑,因而很多人已开始故意毁苗。
其二,由于枣农总是使用高毒和违禁农药,新郑枣的品质一直在下降。政府也曾要求枣农不使用违禁农药,但却没有出台相关规定,在市场上也很容易就能买到违禁农药。
其三,缺乏足够的科研经费。作为枣科所,往往一年到头不过只能得到几千元奖金。刘志勇说,早在2000年,枣科所就立项准备研究如何使枣子在树上多待几天,如此,干物质 积累更多,新郑枣将更香更甜,价格至少会上涨一倍,但找不到钱研究不成。作为新郑主要支柱产业的枣,其位置很尴尬。
其四,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统一管理机构,出台制度,明确是新郑枣的才能使用地理商标,统一管理,积极打假,但事实上,新郑枣农每年打着新郑牌子至少要销售出去1000万公斤 非新郑枣。
其五,红枣协会和大枣办中,政府至少应该扶持起来一个。
刘志勇想不通的是,新郑申请成功地理商标两年多时间了,市场标志却一直没统一。企业也销售,枣农也销售,非常混乱。
新郑市林业局分管大枣办的白宝华总园艺师对《经济视点报》记者说,果树都是有果龄期的,但新郑的枣农一直在掠夺性生产,比如为了多出枣,枣农经常“砑枣树”(一种在树上砍几刀使树多结果的土方法),很少施有机肥,基本都用化肥,并且枣粮间种,一年甚至种三茬。
“申请地理商标,目的显然是想把新郑枣业做得更大更强,为什么行动却如此迟缓呢?”刘志勇说。(王海圣)(原标题:新郑枣业尴尬的沉寂)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经济视点报 原文时间:20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