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让三门峡烟叶进入大厂大牌名牌

2013/9/17 16:43:52 点击数: 【字体:


    正值烟叶收购季节,记者来到我国长江以北唯一的二类价区——河南省三门峡烟区,走进烟田,走进烟站,走近烟炕,走访烟农……而后采访了三门峡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罗广善

让三门峡烟叶进入大厂大牌名牌

    记者:新的卷烟税收政策出台后,工业生产四、五类卷烟已很难盈利,烟厂纷纷调高产品结构。这种形势会给烟叶产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作为烟叶主产区,应如何应对这一形势?

    罗广善:这次税制的调整,从表面上看是针对工业进行的,实际上由于烟厂大范围的跟进,对烟叶产区也带来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烟厂对烟叶的内在质量和等级质量要求更加苛刻,迫使烟区必须改进技术,提高质量,提高等级合格率;二是随着低档卷烟生产量的急剧压缩,市场本已过剩的下低等烟叶更是雪上加霜,无人问津。

    这就给烟叶产区敲响了警钟:烟叶并不是种得越多越好,关键是要提高内在质量和等级质量,调整部位结构和等级结构,走质量效益型路子。如果一味发展规模,盲目扩大面积,而不是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就会造成大量积压,农民卖不出,企业背包袱,最终将给社会稳定造成危害。

    记者: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有些地方不顾目前全国烟叶市场已经出现的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仍然继续上面积、上规模。三门峡作为新兴的主产区,如何来控制烟叶种植面积?

    罗广善:近两年,由于三门峡烟叶质量比较高,销路比较好,农民增收,财政多得,个别县(市)也出现了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的倾向。对此,我们市局(分公司)一是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烟叶市场的严峻形势,通报国家局三年压库烟叶2000万担的要求,求得地方领导支持;二是站在贯彻《烟草专卖法》的高度,严格按国家下达的计划组织收购,对超计划种植者实行“三不”,即不签合同、不供种子、不收购;三是以销定产、奖优罚劣,把分公司与烟厂签订的等级结构,再分小等级与烟农签订。对烟叶俏销的县市重点倾斜,把省公司增加的2万担收购计划全部调给他们,对个别有库存的县,则扣减新烟收购计划。

    记者:烟叶生产中,科技含量也很大。三门峡烟区是如何传播科技,推进烟叶质量提高的?

    罗广善:三门峡烟区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主要得益于引进科技,运用科技和科学方法。就烟叶生产来说,强力推行旱作栽培技术,比如秋耕冬起垄,春季抢墒盖膜,挖大坑深栽烟,适当推迟移栽期以及漂浮育苗、化学抑芽等。今年,几个种烟大县又分别聘请了专家学者作顾问,卢氏县聘请了河南农大刘国顺教授,灵宝市聘请了许昌烟草所李淑君研究员,陕县聘请了许昌烟草所杨树申研究员,渑池县聘请了郑州烟草院周国柱高工。这些专家学者平时当参谋,主要生产环节现场指导,办烟农培训班。今年夏季,杨树申研究员在陕县讲课,1000多个座位的小剧院居然拥入2000多人,连走道里、门厅里都挤满了烟农。在三门峡已形成这样一种风气,只要是烟草部门开会,一定会爆满。
科技的普及运用,大大推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全市烟叶种植面积超万亩的乡达13个,超千亩的村达80多个,5亩以上的户达1.7万个,规模种植面积占95%以上。

    记者:我们在灵宝采访时了解到,他们在烟叶无公害生产方面的试验研究已进行了3年,目前已进入示范开发阶段,您可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罗广善:近几年,随着世界反吸烟运动的不断高涨,吸烟与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对卷烟安全性的要求愈加严格。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开发生产无公害烟叶,降低焦油含量,降低农药残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人体的危害。灵宝地处深山区,自然环境独特,所产烟叶不仅质量高信誉好,而且农药残留少,各种病源积累少,具有生产无公害烟叶的必要条件。“九五”期间,灵宝承担了国家局下达的“无公害优质烟叶生产模式研究”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今年开始,他们又与有关科研部门合作,实施“无公害低焦油安全型优质烟叶开发”,进行大面积示范。

    记者:和卷烟一样,烟叶也有自己的品牌,如福建的“金三明”,山东的“沂蒙山”等,三门峡烟叶打算以什么样的品牌参与未来的市场竞争,目前的情况如何?

    罗广善:今年一开始,我们就按照河南省局“创‘四山五区’优质烟叶”的统一部署,扎扎实实地开始了创牌活动,以进一步提升三门峡烟叶的内在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省局蒋基芳局长提出:“烟叶创牌首先要制定标准,走有特色的‘拟人化’道路,以推精品,出俏品,创名品。”我们三门峡烟叶的创牌工作也要走有特色之路,有了品质特色,才会有市场竞争力,才会更精、更俏、更名。但我们知道,创牌不在于你赋予烟叶什么牌号,最终结果要看产品的内在品质如何,有无质量信誉,有无市场竞争力。

    罗广善局长到烟站检查烟叶收购准备工作

    围绕烟叶创牌,我们今年已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进行“四个调整”:一是调整品种,云烟85已成为全区的当家品种;二是调整布局,烟叶生产转向有技术、社会环境好的大村、大乡;三是调整施肥结构,增施农家肥,增施饼肥,增施硝态氮;四是调整烟叶等级结构,在田间打掉6-8片下部叶,留下顶部2-3片叶不采,满足市场需求。

    记者:据我们了解,三门峡烟叶近几年为了满足省内高档卷烟生产的需要,未能走向省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三门峡烟叶在拓展省外市场方面,有什么样的思路和做法?

    罗广善:如何拓展省外市场?办法不外乎两点:一是苦练内功,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以质量拓市场;二是扩大宣传,提高三门峡烟叶在省外的知名度,让烟厂了解三门峡烟叶,并逐步使用三门峡烟叶。过去三门峡烟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在市场变化了,是不是不愁嫁要由市场说了算。因此,要想把三门峡烟叶打出去,就必须放下架子,虚心听取厂家意见,及时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目标是要让三门峡烟叶进入大厂、大牌、名牌!

    记者:让三门峡烟叶进入大厂、大牌、名牌,这个提法很响亮。您对此有什么样的构想?

    罗广善:你们刚才已经谈到,三门峡烟叶过去基本上都在省内销售,省外很少。你们了解的情况很对,比如去年全区收购50万担烟叶,省外定货只有6万担。今年通过努力,我们与省外烟厂签订了12万担的供货合同,从量上讲扩大了一倍,但由于起点太低,实际数量仍然不大,只占全区产量的1/4。目前省内烟厂拖欠三门峡的烟叶货款已高达3亿多元,一个新兴的烟区已被拖累得气喘吁吁。前车之鉴,教训深刻。三门峡烟区要发展,就必须把产品卖给那些有大牌、有名牌的省内外大厂,尽快进入大牌、名牌配方,让三门峡烟叶尽快在省内外大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记者:几年前,三门峡烟区被国家确定为长江以北唯一的一个二价区,说明三门峡烟叶的内在品质优良,同时是否也给你们工作带来了压力?

    罗广善:国家把三门峡烟区确定为二价区,是对三门峡烟叶内在品质的认可,也是对市局上届班子狠抓烟叶生产工作的肯定。三门峡地处河南、陕西、山西结合部,周边地区均为三价区或四价区,担烟收购均价相差30元以上,这对三门峡的烟农、地方财政比较有利,而对烟草部门来说,无疑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虽然三门峡由于特殊的地理自然因素,烟叶质量有一定优势,但这只能算是一种天然条件,要使自然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产品优势成为商品优势,人的作用、技术的作用、管理的作用至关重要,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才体会出了巨大的压力。商品竞争既是质量的竞争,价格的竞争,也是质价比的竞争。我们坚信“物有所值”这一信条,要把二价区价格方面的压力变为“上质量,创名牌”的动力。

    记者:这次到几个县采访,看到基层烟站刚开始收购,农民交售踊跃,秩序井然,市局(分公司)对今年的收购工作有什么要求和措施?

    罗广善:省局蒋基芳局长指出:“质量是河南烟叶的生命,必须从种植、收购、复烤加工的各个环节入手,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河南烟叶的竞争力。”为此,我们在开始收购前,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要求各县(市)把收购政策和市场形势向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好,宣传到村组,宣传到农户。在收购中,要求严格做到三点:一是必须狠抓质量,树立三门峡烟叶的品牌形象,坚持国标收购,落实村站二级预验制度;二是必须严格执行收购计划和产购合同,不得随意调整,不允许收购无合同、超合同烟叶;三是必须坚持以销定购原则,优化等级结构,多收上等烟,多收中部烟,不收滞销烟,少收上部烟。对收购质量差、等级差、无销路的单位,不仅要追究领导责任,还要核减明年的收购计划。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三门峡烟叶遭到了50年不遇的干旱天气,秋作物严重减产,烟叶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市局(分公司)仍然提出今年要打一场保卫三门峡烟叶信誉的保卫战,实属难能可贵。

    罗广善:今年我们在前期生产上做了很多工作,烟叶前期生产良好,一直到8月初还是一派丰收景象。但天有不测风云,后来出现了持续干旱,使三门峡烟叶大面积减产。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提出减产不减质,等级标准不能降,打好三门峡烟叶信誉的保卫战。市局(分公司)就制订了今年烟叶收购工作的纪律规定和考评办法。收购工作开始后,我们又派出了两个检查组:一个是质检组,分两批人马,配了两部车,在全区范围内巡回检查,重点检查收购质量。一个是执纪组,也叫督查组,也配了车,主要是在全区范围内逐烟站巡回检查,重点是随机抽查,检查收购政策的落实情况,切实解决过去存在的收购政策棚架问题。我们授权这两个组,有权对违纪人员现场处理,先斩后奏。前几天,国家局烟叶收购检查组来三门峡检查工作时,对我们的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记者:入世以后,据我们了解,国内烟草市场受冲击,首当其冲的是烟叶,到2008年关税将降至17%,尔后可能还会更低,国内烟厂逐步加大进口外国烟叶的趋势在所难免,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罗广善: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赶不上国外,如美国、巴西、津巴布韦等。入世以后,关税大幅下调,我们的价格优势将不会很大。中外烟叶质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科技力量落后。就品种来说,国外一般是3年一次,国内是10年一贯制,更新换代不及时;二是生产方式落后,国外是规模种植,国内是千家万户,国外是机械化生产,国内是人工劳作,特别是目前烟农的整体素质还较低,先进的技术难以变成生产力。我们必须在这两方面加快改革步伐。

    记者:据了解,黄淮烟区的烟叶在混合型卷烟的配伍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入世以后,混合型卷烟的市场份额将会增大,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来发挥三门峡烟区的优势?

    封闭式收购

    罗广善:河南烟叶从总体上讲,具有浓香型的特点,也就是香气量比较足。而三门峡地处豫西山区,烟田大多分布在海拔在600-1000m的山地,昼夜温差大,除具备浓香型特点外,又具有香气质好、吃味醇和的特点。因此,三门峡烟叶更是生产优质高档卷烟的优质原料。入世以后,随着国内混合型卷烟产量的增加和国外混合型卷烟的流入,浓香型烟叶的优势会进一步显现,市场形势会发生较大变化。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要在上一届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烟叶品质,尽快把三门峡烟区做实做精做强。(作者: 吴 益 胡敬之 特约记者 朱硕民 )(原标题:让三门峡烟叶进入大厂大牌名牌)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中国烟草》(2001-10-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