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中的上戈苹果
2013/9/5 8:58:20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洛宁县上戈镇是全国13个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之一,虽然种植时间从1986年才开始,但1995年上戈苹果便夺得了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苹果项目的唯一金奖,迄今先后获得35个省部级以上的奖项,是我省目前唯一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苹果,令同行称羡不已。然而遗憾的是,上戈苹果虽然拥有如此耀眼的“光环”,其价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2002年,上戈苹果的最高售价为每公斤4元,今年却又降至每公斤2元多,这与山东等地的苹果价格相差很大,这便是“荣誉高,价钱赖”的由来。
“吃上瘾,买不来”,说的是虽然上戈苹果价位不高,但内在质量几乎无可挑剔,不少国内外专家吃了上戈苹果,都会大吃一惊:还有如此好口感的苹果!即便是普通消费者,吃了戈苹果也会“上瘾”。然而,由于上戈苹果每年产量仅3000万公斤左右,且大多并不在市场上流通,而是作为礼品在特定的“圈子”内流动,一般人想吃一次上戈苹果往往很难得。许多人因此购买“洛宁苹果”,一吃,味道已经不是上戈的味了。
对任何一种苹果来说,“十年八年放不坏”的说法显然是有些夸张了,但是上戈苹果的耐贮运特性在业内是有口皆碑的。
上戈镇,位于洛宁县西部深山区,下辖18个行政村,1.5万人,耕地5.6万亩,其中苹果种植面积达4.6万亩。
据上戈镇党委书记余铁民介绍,在1986年以前,上戈人几乎还没见过苹果树是啥样儿的。是一位林果专家在去灵宝的途中,发现了这块种植苹果的“黄金地带”。这里地处崤山的阳坡,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弱酸性的土壤非常适宜苹果栽培。从1986年开始,在省里派来的专家指导下,上戈的苹果种植业一发而不可收,当地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1986年的98元增加到目前的近2000元,其中有1500元来自苹果。
在洛阳和郑州,有许多洛宁人拉着架子车卖苹果,但其中没有一个是上戈人,因为上戈的苹果从来都是坐在家里卖出去的。在上戈镇党委、镇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当地农家户户都有种植苹果的“明白人”,全镇拥有果树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300多人,其中100多人是高级技师。然而,上戈人却一直为自己的苹果卖不上更好的价钱而困惑不已。
去年,上戈苹果虽然最高卖过每公斤4元,但有些地方产的苹果尽管内在品质不如上戈苹果,却能在沿海城市卖到每公斤20元,而某些苹果在港澳台地区的售价每公斤竟折合人民币80元左右。如此巨大的价差,让上戈人闹不明白,他们想搭上通往高价市场的“列车”,但却一直找不到“车站”和“车门”。
1000多万公斤的套袋优质苹果(如SOD苹果等)已全都被外地客商以每公斤3元多的价格订走,但略小一点的苹果,收购价格却降到了每公斤0.4元。去年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突然又不见了,果农们一时间迷茫起来,不知如何是好。果农吉银山告诉记者,他今年种的SOD苹果还挂在树上就全部卖出去了,虽然价钱没有去年高,但也算不错了。
这些天来,镇党委书记余铁民一直在为这些苹果能卖上好价钱而奔波。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上戈苹果的内在品质好且耐贮耐运,全部销售出去并不会有太大困难,但要想卖一个理想价钱也不太容易。果农不知道跟着市场走,总是希望出现奇迹,价格大涨时舍不得出手,也是今年苹果没有去年同期销量大的原因。此外由于今年雨水过大,日照不足,苹果质量较去年有所下降,这对苹果价格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余铁民说,由于几乎没有在市场上流通,上戈苹果如今面临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他们希望能走“上层路线”,将上戈苹果尽快打入国际市场,以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原标题:“深闺”中的上戈苹果)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0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