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美食 >> 浏览相关信息

观庙铺臭豆腐卷的传说

2012/8/6 12:09:47 点击数: 【字体:

观庙铺臭豆腐卷的传说

    观庙臭豆腐卷相传,在明代,商城县西部的观庙街北头,有一户易姓人家,以磨豆腐、卖豆腐为生。这户人家勤劳、朴实、聪明、厚道。磨的豆腐做工精细、极讲卫生,而且品种齐全,有厚豆腐、头薄、二薄、豆油等,做买卖足斤足两,老不欺、少不哄,所以生意极好。有一次,因这家翻房子,把豆腐摆在院子中凉着,时值春末夏初,天突然下起雨来,便用干净稻草把豆腐盖上。雨停后收起来。几天后,主人在收稻草时,发现湿稻草里有一卷头薄豆腐长出了白绒绒的毛。稍有臭味。这家人勤俭持家,舍不得丢掉,掰开看看,豆腐还较新鲜,便试着做了自己吃。谁知一吃,鲜美可口,还含有种类似腐乳的特殊香味。他灵机一动,能不能生产出这种豆腐呢。于是,他开始了研制。开始,用少量头薄卷成筒状用湿稻草捂闷,后来,又用纸盒子捂闷,再后来,又用木盒子捂闷;……到了清朝初期,经过几代人潜心探索,豆腐中的新产品——观庙“臭豆腐卷”终于面世。《商城县志》介绍:“始于清初,为商城传统地方风味。此品制作,先用黄豆细磨精制成头薄豆腐,再卷成筒状置于木匣中捂闷,表面显白色茸毛后即成。成品有腐乳香,味鲜美,入菜可炒、炸、烩焖,可鸡汤、鲜菇、蛋花等烹调成汤,滋味特佳,为他处仿制所不及。”由于“臭豆腐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吃法多种,且有别于腐乳,又价格低廉,所以上市便成了抢手货。
     
    于是,商、光、潢边界磨豆腐的便来观庙易家学做“臭豆腐”,他便毫不保留地教给了同行。同行便也做“臭豆腐”卖,但真的吃起来,却总比观庙的“臭豆腐”差那么一点。“豆腐行业”的师傅们经过琢磨,结论可能是水质的原因。观庙街的臭豆腐是万象河水泡制而成。万象河水清纯、微甜,含有对人有益的多种微量矿物质。于是,豆腐行业公认观庙臭豆腐卷为正宗臭豆腐卷。
     
    开始,观庙“臭豆腐”销往商、潢、光三县,随之越销越远。据《商城县志》记载:“清代,观庙铺臭豆腐卷即远销京、沪、鄂、皖、川等地,咸丰年间列入宫廷御膳。至今,观庙乡仍有多家生产臭豆腐,以其美味价廉而盛销不衰。”这里有一段真实的事事:关于观庙臭豆腐卷,商城民间还广为流传着一则传说。说是1843 年(清道光二十三年),商城进士周祖培升为内阁大学士,参与宫廷决策机要。当时,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随时打开中门大门,随时打到北京。曾有几次,老佛爷慈禧太后对周祖培说,“你的家乡在大别山,那里山高林茂,什么样的花都有,风景跟画一样好,万一有人要整死我,万一洋毛子打到了北京,我就到你商城去,到大别山去贻养天年,免得在京城跟他们淘闲气 。”周祖培信以为真,就把御膳房的高级厨师带回家来,再在商城本家找极可靠的厨师,学做“汉满全席”。以备老佛爷随时御驾商城。厨师们在自己做菜吃时,御膳房厨师做满人菜吃,本地厨师做本地菜吃。有时,商城厨师做地方菜,臭豆腐、筒鲜鱼、腊肉汤、煮德字粉,请京城御师们吃,御膳房厨师吃商城菜时,认为商城特产数臭豆腐、筒鲜鱼特别好,是上等佳品,因为闻起来有一股“臭”味,根本不能吃;但做好以后,又有一股极其别致的香味,可口而回味无穷。于是把臭豆腐和筒鲜鱼加进了“汉满全席”大菜。从那以后,商城官家和富家大喜事,做的是商城的“满汉全席”,“商城吃家”由此而得名。御膳房厨师回京后,慈禧太后问及商城有什么特色菜,厨师就介绍了臭豆腐和筒鲜鱼。慈禧太后跟周祖培说,安排人去弄点来尝尝。因商城离京城遥远,筒鲜鱼变味快,难于带到京城,于是就将臭豆腐带至京城,老佛爷吃后大加赞赏。从此,观庙臭豆腐就不断进京,成了“贡品”,成了宫廷御膳。周祖培在逢年过节宴请同僚时,也常做家乡特产臭豆腐供同僚品偿。从此,“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很香”的观庙臭豆腐卷便名扬大江南北。当然,我们没必要去考证这则传说的真伪,但却可从中看出观庙臭豆腐卷在商城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影响。经过多年代的历史洗礼,观庙臭豆腐卷已在商城饮食文化中扎下根,成为一道商城名菜。(孙志祥)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商城县政协《锦绣商城》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