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烧饼“烤”出大奖项
2013/9/25 15:28:3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2008年11月27日至30日,中国第九届美食节暨第七届世界美食博览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开幕。一盘盘的珍馐美味纷纷“登台亮相”,一时间香气扑鼻,引人垂涎三尺。在成百上千的美味佳肴当中,来自咱们安阳的王顺国水冶酥烧饼可谓独树一帜,虽然展台并不大,却吸引了不少美食家。在这次各色美食会聚一堂的盛会上,王顺国水冶酥烧饼大出风头,以89.9分(最高分90分)的高分名列前茅,一举获得我国餐饮业的最高奖“金鼎奖”,并获得了“中国名点”的称号。
凭借着普普通通的酥烧饼,就能力压群雄夺得全国大奖,其中定有奥妙。为了一探根由,记者来到了地处我市老城区的“王顺国酥烧饼”店。
上午10时左右,五六名顾客站在小小的店面前购买烧饼,一位大姐说:“要3元钱的咸烧饼和2元钱的甜烧饼。”话音刚落,旁边的一位大娘凑过来问:“这会儿还有多少烧饼啊?”
售货员反问她:“你想买多少呢?”
“要20元钱的。”
售货员看了看烤箱说:“不够了,你先等一会儿吧!”
这一幕不禁令记者感到好奇,小小的烧饼为什么会吸引大家驻足等候?买20元钱的烧饼,一次能吃得完吗,吃不完不就浪费了吗?
带着疑问我们走进操作间,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老板王顺国指着刚刚出炉的烧饼说:“我烤出来的烧饼外脆里嫩,油而不腻,容易消化,老少皆宜。”看来王顺国对做烧饼很有研究,他总结的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16个字,却让这小小的酥烧饼有了独特的内涵。
一边品尝着色泽金黄、香酥可口的“中国名点”,一边听王师傅向我们讲述“水冶酥烧饼”的历史。明末清初,水冶镇店铺林立,水冶人也因善于经商而名声在外,繁荣的商业推动了当地餐饮业的发展,酥烧饼、擀面条、豆腐干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开始驰名中原,尤其是水冶酥烧饼几乎成为水冶镇家喻户晓、每餐必食之物。几百年来,酥烧饼已经成为水冶镇的一种饮食文化,在水冶镇的街头巷尾,经常可以见到酥烧饼的招牌。
今年50岁的王顺国就是在水冶镇练出了烤制酥烧饼的技艺。王顺国出身贫寒,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为分担家庭重担,小学毕业后他便放弃了学业,跟随父亲学习制作酥烧饼的手艺。刻苦勤奋的王顺国很快便掌握了制作酥烧饼的要领,但是他并不满足,不断摸索研究,取众家之长,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酥烧饼系列产品。“别家铺子卖的烧饼,上面的芝麻总是掉,即使用糖稀粘也不管用,有时候上午做的烧饼下午就变硬了。我做的烧饼不用糖稀粘,芝麻也不会掉,而且放上几天都不会影响口感。”看着刚刚出炉的酥烧饼,王顺国得意地夸奖自己的手艺。
此时,陪同记者采访的市厨师业公共服务商会秘书长高殿明说:“王师傅平时特别注重烧饼的质量,在用料上尤为下工夫,他使用的一些材料在市场上很难找。正是因为如此,他烤出来的烧饼口感才好,我是越吃越想吃。”一席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谈到王顺国为何能在此次大会上获得成功时,高殿明指出了其中的奥妙:“王顺国的成功与他个人的努力创新分不开,创新是餐饮小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创新才有发展的可能。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就是因为没有得到有效推广而在市场上逐渐消失。而王顺国没有原地踏步,他一直在不断发展。正因为如此,他的酥烧饼才能荣获我国餐饮业的最高奖,在世界美食博览会上使得外国友人啧啧称赞。如果咱们安阳能多有几个王顺国,安阳的饮食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
如今,王顺国的酥烧饼每天向各大宾馆、餐厅、市民出售四五千个。“人手少忙不过来,制作烧饼的地方也小。”王顺国高兴地说,“我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政府部门对我的帮助和群众对我的支持,下一步就是要扩大规模,完善操作间,使酥烧饼能够产业化经营。我希望更多的人通过小小的酥烧饼认识安阳,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产业可以帮助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和我一样过上好日子。”通过参加全国性的美食节,王顺国认识到,只有发挥品牌效应,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现在,王顺国已经将自己的酥烧饼进行注册,酥烧饼的包装礼品盒也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外出到其他城市时,也会看到“王顺国酥烧饼”的招牌。(文章作者:刘云鹏 杨杰)(原标题:小烧饼“烤”出大奖项)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安阳网(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