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决定开始用刚到的红衣大炮攻城。他探听到西门防守最严,又是史可法亲自防守,就下令炮手专向西北角轰击。炮弹一颗颗在西门口落下来,城墙渐渐塌下,终于,城墙被轰开了缺口,大批清军蜂拥入城。随着清兵越上越多,守城者便开始恐慌起来。城墙防御工事沿线的守兵们争着跳上木制炮台,以便爬上最近的房顶后逃跑。史可法看大势已去,命令史德威将他杀死。史德威痛哭流涕,怎么也下不去手。在小东门外,史可法被擒。
多铎见到被清兵捆绑着的史可法后恭敬地说:“本王多次拜请先生,全都被拒。现在,先生已尽了忠全之义。假如先生能为我收拾江南,我一定委以重任。”史可法严加拒绝:“我为朝廷大臣,岂肯偷生为万世罪人!吾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史可法又对多铎说:“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 另据《实录》记载,多铎又命令宜尔顿将军“劝说”史可法屈服,但是3天过去了,史可法仍然拒绝投降,于是下令杀害他。在《实录》的简短记载中,说道:“获其阁部史可法,斩于军前。其据城逆命者,并诛之。”
史可法时年45岁。
随后,扬州这座美丽的城市遭受浩劫。清军纵兵屠戮,“十日不封刀”,“城内是掳劫奸淫,无恶不作,尸积如山,婴儿遍地,百口交啼,哀鸣动地。此地百万之生灵,一朝横死,虽天地鬼神,亦不能不为之愁惨”。有人估计,80万人死于这场屠杀。
大屠杀之后,史德威没有找到史可法的遗体,只好把史可法生前穿过的袍子和用过的笏板,埋葬在扬州城外的梅花岭上。
纯忠大节人景仰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是清代诗人张尔荩撰的联。言简意赅的内容,雄壮雅健的笔墨,使人赫然领略到史可法“吾誓与城为殉”的凛然正气、飒飒风采。
提到这句诗,是因为在史可法去世后有不少流言和争论。
其中,一种说法是由于未得遗骸,传说史可法未死。这些人的依据是,当时投降清朝的洪承畴就曾发问:“果死耶?抑未死耶?”
有人说,史可法于城破时出城逃生。具体出逃过程又有不同的说法。一说为缒城出走。计六奇在《明季南略》中记道:清兵诈称明总兵黄蜚的援兵到,史可法令开西门放行,清兵进城,即攻击明军。史可法于城上见此状况,知无可挽回,即拔剑自刎,左右相救,遂与总兵刘肇基缒城潜去。一说是跨骡出城。乾隆时期的《江都志》记载了扬州当时一些老人的说法,说扬州城被破时,史可法“跨白骡出南门”。有人还就此赋诗:“相公誓死犹饮泣,百二十骑城头立。瞬息城摧铁骑奔,青骡一去无踪迹。”
还有传说史可法是沉江而死的。史可法出城后,骑马渡河,因马蹶落水溺死。或说他出东门遇清兵堵截,自觉无望,即赴水自尽。康熙年间孔尚任《桃花扇》里就是这样描述的。 还有人说清兵破扬州时,史可法便销声匿迹,不知所终。《明季南略》的作者计六奇公元1649年外出途中,坐船时遇一自称是当年扬州抗清失败后逃出来的嘉兴人,他说城破时史可法下落不明。
现在来看,当时的说法,很可能是为了迎合当时一些反清复明人士的心理。在那个年代,是很需要史可法这样的人物来作为精神支柱的。
还有人说,是史可法领导的激烈抵抗造成的清兵屠城,害了城中数十万百姓。这样的说法就接近于无稽之谈了。难道在外敌的入侵之下,高举白旗投降就是识时务?不管怎样的受欺压与蹂躏?我不知道,有些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奇谈怪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价值取向?假如连黑白都混淆了,这个社会又何谈正义与真理呢?
对于史可法的评价,笔者倒是很赞同孟森先生的说法:“史公之可传,以纯忠大节,千载景仰。然其治军之才甚短,虑事之智亦不特殊。若用其德量诚信,辅君当道,进贤退不肖,以端政本,岂不为拨乱反正之大助?而乃使之治兵,正用其所最短。” 就是说如果史可法自知其短而可以知难而退,也就没有后来的悲剧结局了,可惜时局根本不容他这样从容进退。“天使公不得不用其短。而公之纯忠大节,丝毫不能掩蔽于其间,则道其短正所以存其真。”扬州被屠城是时代的悲剧,不应以此苛求于史公个人。史可法的高风亮节,是可为天下人所效法的。
“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据说,史可法墓边有草,终年常绿,经冬不凋,人称“忠臣草”。 这是不是在昭示他的一种精神呢?
唯有正义与真理长青。【原标题:史可法:梅花岭畔遗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