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咸归殷,百姓以宁。”这个历史上唯一的“以臣放君”的故事,在《孟子》、《左传》等书中的记载与此基本相同,可见在古代流传很广。孟子是“天下为公”,是“大仁”、“大义”,伊尹因此成为后世儒家推崇的人物,被尊称为“元圣”。
在伊尹的努力下,商代前期国家机器、政治制度臻于完善,社会也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而标志这一文明的是甲骨文字的成熟和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
伊尹死于第五位商王沃丁时,沃丁以天子礼葬之。在商代,伊尹受到诸王隆重的祭祀,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祭祀伊尹的卜辞,可见他的地位之高。
恢宏斑斓的青铜文化
河南各地的博物馆,几乎都展示有青铜器。面对青铜器,我常常感觉到一种震撼:硕大的形体,显示了青铜文化的恢宏;铜绿斑驳的外表,昭示着青铜文化历史的久远。
商代青铜器的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近一个世纪来,各地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不断增多,精美绝伦的铜工艺品、种类繁多的铜日用品、逐渐成为礼器祀具的青铜彝器、抽象变形令人眼花缭乱的铜器纹饰、庞大建筑群的铜构件和铜饰物、金声玉振的音乐演奏及持干戈而舞的铜像,都显示出那个时代文明的灿烂辉煌。
商的统治范围比夏王朝更大,文明程度更高。商代前期,疆域不断扩展,影响范围达到长江流域。经过商代中期的长期混乱,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再度“中兴”,随后又有“武丁盛世”。武丁即位以后,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大力选拔人才,任用傅说、甘盘、祖已等贤能志士。他四处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甲骨文显示,这些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朝征服了周围的各方国,大大地扩充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这个时期,中国青铜时代进入繁荣时期。青铜器生产数量大增,还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联这样的重器。
商王朝的疆域划分为王畿和四土。王畿是商王直接管辖的地区,甲骨文称为中商、大邑商或天邑商(后来称中国、中土、天朝,大概是从此而来)。四土,即商朝的诸侯,是商人向四方移民和扩张的区域。四土以外是多方(众多的古国),是众多古部落分布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四处征战,商王朝的疆域不断扩展,中原青铜文化也同时向四周传播扩散。众多的古国逐渐汇聚成一体化的国家系统,华夏民族逐渐形成。
各地出土的色彩斑斓的青铜器,生动地勾勒了商王朝的疆域,也展示了商文化在神州大地上的传播和扩展。
商代早期(即二里岗时期)的青铜器,以郑州出土量最丰富。从1955年后,郑州市白家庄、铭功路、东里路、北二七路、人民公园、南关熊耳河、二里岗等地的商代墓葬和窖藏坑内出土了数百件青铜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以安阳出土量最丰富。有人统计,上个世纪河南出土青铜礼器1000多件,戈、斧、锛等兵器、工具和用器数量更多。
山东泰山以西、陕西西安以东、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湖北北部,这些地域是商王朝的王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与河南的同类器形制相同;而四川、湖南、内蒙、甘肃、江西等地出土的商代青铜器虽有不同程度的地方特色,但也都有明显的“中原风格”,这些地域是商的“四土”或“多方”,明显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青铜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由于青铜工具远比石器锐利,并可以制作不同用途的工具和农具,因此它的出现有力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在青铜时代,拥有众多人口的都邑出现了,巨大的宫殿建造起来,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和安阳殷墟几个都邑遗址面积都很大,均在上百万平方米以上,有的甚至在三四百万平方米以上。考古学家已在这几个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墓葬及作坊等重要的遗存,如二里头遗址中部发现的一号宫殿,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在偃师和郑州发现了规模很大的城垣。安阳殷墟还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王陵区祭祀场。据估计,当时殷墟人口在10万以上,而商朝势力所达的地域,人口达到600万以上。灿烂的青铜时代,把中国古文明带上一个新的高度,为周乃至秦汉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林密水丰的商代中原
数千年过去了,伊尹所处时代的人们所爱所恨所思所想,早已随风而逝。他们的生活图景,到如今我们也难以描绘,即使想象,也不一定能符合那个时代的真实场景。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他们上演爱恨情仇的中原,与今天中原的自然环境迥然不同,那时的中原,森林草原密布,河流湖泽众多,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灿烂的华夏古文明。
“逐鹿中原”是我们今天常用的成语。所谓“逐鹿中原”,最初的含义是中原森林湖沼多,野兽成群,是个逐鹿打猎的好地方。后来这个成语与“问鼎中原”一样,成了争夺天下的委婉表达,听起来气魄很大,也显示了在古人眼中,早期文明发源地——中原那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夏商两代的都城多次迁移,但基本上是在中原一带。大禹最初的都城在阳城(登封境内),后来迁到阳翟(今禹县),而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般认为是夏代最后几个王(包括夏桀)的都城。
灭夏之前,商汤的城邑在亳(今商丘一带),灭夏后,为了加强对夏人中心区域的统治,商汤迁都西亳(今偃师商城遗址),商代中前期迁都于郑州商城,后经多次迁移,定都于今安阳殷墟。夏商两代的政治中心多次迁移,为何总不离中原?分析个中原因,除了文明传承的因素外,也与当时中原自然条件优越,适合生存,适合农牧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根据考古发现和全球气候变化,学术界认为,公元前2000年,全球气候较暖,在国外通常成为“气候最适宜时期”,夏商两代基本上处于这一时期。当时,中原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属于亚热带气候范围,与今天长江流域差不多。
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建魁介绍,当时的中原大地地势平旷,河流湖泊众多,今天的大小河流,只是古时河流留存下来的一小部分,而且水量比古时已经大减。那时的中原不但河流多,湖沼也多,有学者根据古籍,统计出先秦时河南的湖沼不少于24个,如郑州附近有莆田泽,开封东南有逢泽,商丘东北有蒙泽等。到西汉时,今天内黄县的黄泽还有方圆数十里大小。
那个时期,中原地区森林密布,乔木、灌木树种分布广泛,种类多,有松、栎、桦椿、核桃、柳等,这已经得到了考古学家的证明。在甲骨文里,也可以看出造字的人不是生活在我们今天的环境中,他们的四周布满了原始森林。朝和暮也就是日出和日落,生活在平原的人看到的不是太阳落山、落海的景象,而是太阳从林中升起,又在林中落下,所以“朝”、“暮”两个字,在甲骨文中从草或从木。“朝”的形状是太阳从草木中出来、月亮在草木中落下;而&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