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忠诚范蠡

2014/12/8 17:47:08 点击数: 【字体:

忠诚范蠡
 
    太史公在写越王勾践世家时,对越王世家,只寥寥几笔,还将其写成一个过河拆桥的小人,却将重墨留给了臣子范蠡,可见太史公对范蠡的赞赏,远甚于君王。
 
    历史上对范蠡的评价,并不太高,主要因其对君王并不那么死心塌地,比如伍子胥为君葬身鱼腹,比如屈原投江报国,再比如管仲、诸葛亮鞠躬尽瘁,不管是愚忠,还是效忠,范蠡都没有。他对君王的态度,总有些放荡不羁。
 
    范蠡是楚国人,出身贫寒,但才华出众,因看不惯楚国仕途非贵族而不能入的潜规则,愤而投身越国,侍奉越王勾践,教授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大败吴国,从而完成华丽转身。勾践打败吴国后,要与范蠡平分天下,范蠡在越国任职的这些年中,深知越国官场和楚国没什么差别,人心叵测,争斗成风,于是上书要辞官归乡。越王警告说,要么继续为相,要么诛你满门。范蠡根本没把越王的话当回事,打点行当,携家人悄然远走齐国。
 
    隐居齐国后,范蠡改名“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垦荒耕读,辛勤劳作,没几年,就积累千万家产,并且经常救济乡里,贤名远扬。齐王听闻,要请他做齐国丞相。而看透官场的范蠡,婉然拒绝,散尽家产,再次远走他乡。
 
    这次,范蠡以商人的身份隐居陶地,改名“陶朱公”。范蠡做生意,讲究薄利多销,十之取一,同时从事耕种畜牧,很快便将范氏家族企业做成集工、商、农为一体的大型商贸集团,成为天下首富。
 
    范蠡认为,如果农产品太便宜,农民利益受损;太贵,则损害工商业的利益。要使社会平稳发展,就要找准平衡点。并提出,在丰收之年,国家要收购储备粮食,以便在灾荒之年,控制粮价,稳定民心。范蠡的这些理论经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无可置疑的治国之道。
 
    范蠡自楚国,到越国,再到齐国,两次从平民做到宰相,又两次悄然隐去,这在以忠君为荣的儒家思想占绝对地位的社会里,大大影响了后人对他的评价。但他对君王的不忠,在于他对当时官场的痛恨,而他提出的治国理论,以及他终生救助穷困的行为,又恰恰表现出他心系天下的情怀。如此看来,忠于君王,无非只是一个忠实的奴才,而忠于平民的范蠡,才是真正的大忠大诚。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兰州晨报(2014-09-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