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丹青献洛城——访牡丹画家王绣
2014/7/14 17:18:0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本台记者 张健)
在洛阳文艺界,她是“新牡丹画派创始人”,是“河洛画派的领军人物”,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在生活中,她是一位返璞归真的长者,让人感觉温婉、可亲,如同她笔下的白牡丹,纯净剔透,温润如玉……她就是洛阳博物馆名誉院长、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绣。本期《今日关注》节目,我们向大家介绍牡丹画家王绣。
1968年,王绣从哈尔滨师院大学艺术系毕业来到洛阳。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了真实的牡丹花。王绣说:当时我在公园第一次看到牡丹,非常兴奋,非常激动,那个硕大的花,那种艳丽和那种富贵吉祥的感觉,我觉得比艺术上(的牡丹)更感人,更激动人心,所以我不顾一切地赶紧找本子来画。
看到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王绣心中埋藏已久的热情和渴望仿佛在那一刻被唤醒,凭借自己良好的油画和工笔画基础,她迫不及待地开始牡丹画的创作。
王绣每天坚持到公园写生,从牡丹花含苞待放到遍地凋零,在那花开花落的20天里,她完全与牡丹为伴。后来,为了创作方便,王绣干脆把家搬到王城公园,与牡丹为邻,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牡丹在阳光雨露、花开花谢时的种种状态。
在创作中,王绣不断反思、总结,从用墨到构图,从色彩到造型,不断加入自己创作理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王绣说:我到公园去写生、去体验,逐渐走上自己的路,加进自己写意的东西,在国画里,我加进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色彩,吸收了一些西洋的东西,就是西画和我们中国传统画的一种结合吧。
王绣把中国传统笔墨画的形式与西洋画的艺术手法相结合,再加上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使牡丹画作构图饱满,色彩富丽,线条流畅,气韵生动,具有勃勃的生命力。
1985年4月15号,在第三届牡丹花会开幕的同时,王绣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当时日本游客看到王绣的牡丹画后,高兴地说:“没想到这里的牡丹花比公园里的牡丹花开的还漂亮。”
这次画展,王绣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广大游客的高度认可。许多游客看到王绣的牡丹画,爱不释手,当即表示要购买。但为了展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洛阳的牡丹画作,王绣一张也没有卖。
此后,画牡丹成为当时洛阳这座古城的潮流,许多人登门拜访王绣,学画牡丹。王绣在工作之余,开始辅导学生,为美术学习班上课、到大学做讲座,带领学生写生、参与各种创作交流活动,孜孜不倦地为牡丹画创作培育新的人才。王绣的学生王霞说:经过这么多年,在她身边的几位学生,在王老师的教育鼓励下,每个学生都在全国各大美术展中,获得较大份量的奖项,并且基本上都加入中国美术协会,成为美协会员。
通过不断的师徒相传,洛阳牡丹画的影响力不断上升,许多外地人慕名前来学画。王绣认为,通过这种直接教授的方式,影响和培育出的人才太少,远远无法满足求学者的渴望和市场对牡丹画的需要。于是,她总结自己创作牡丹画的经验和技法,整理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牡丹画技法大全》。此后的十几年里,王绣又先后整理出版了《牡丹雅韵--王绣牡丹绘画精品》、《牡丹画教程》等多本画册,其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牡丹画技法大全》,被多所大学和美术学校作为学生教材使用,再版次数多达13次。
画册的整理和出版,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牡丹绘画艺术的传承和创作中,从而将洛阳牡丹和牡丹文化传播得更远。在王绣的影响下,我市随处可见王绣的牡丹画法,甚至在北京、西安、郑州等地的名胜风景区都能看到临摹王绣作品的牡丹画。王绣的作品也曾被国家文化部选送给泰国国王行宫收藏,作为国礼赠送给印度总理拉奥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作为新牡丹画创作的领军人物和洛阳文物专家,王绣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不断扩大洛阳牡丹文化与精品文物的影响力,提升洛阳的知名度。1998年,王绣主持洛阳博物馆和韩国扶余博物馆结为友好博物馆,不断加强双方的文化和学术交流。
王绣认为,作画先做人,只有一个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才能够有所成就,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大师。几十年来,王绣积极参与洛阳的各项公益事业。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王绣就组织画家帮助洛阳贫困山区建设希望小学,帮助宜阳饮水困难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说起王绣做的公益事业,她的学生王霞说:王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非常热衷于公益事业,她设立公益基金,救助贫困大学生,为农村中小学生捐资修建了教学楼,认养了农村贫困学生,为残疾人捐助善款,他对需要帮助的人,也是非常热爱和呵护的。
王绣成名后,前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王绣都尽量满足他们。有一次,洛阳博物馆一个临时工找到王绣,说家人病重,没有钱医治,医院想要一幅她的画作,可以免费医治。王绣啥话也没说,立即铺开宣纸,给这位职工画了一幅牡丹。王绣说:自己的作品是有价的,但是情义是无价的,一方面有自己的亲人朋友,另一方面,包括需要有帮助的人,这些人是不收费的,不能按照自己的画价来收费,还有就是做社会公益事业,不会注重这个金钱。
为了宣传洛阳牡丹文化,王绣免费给洛阳火车站、洛阳飞机场、首都机场等公共场所绘画牡丹。目前,王绣又带领市花鸟画界给龙门高铁画了一幅近3米高、6米长的牡丹画,宣传洛阳的文化。 可以说王绣现在是功成名就,但她对牡丹的热爱却丝毫未减,反而更加醉心于牡丹画的创作和牡丹文化的推广。为了让平乐农民牡丹画有更大的发展,王绣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平乐镇给农民牡丹画家辅导或者接受农民牡丹画家的咨询。
随着市场上含有牡丹元素的书画作品、工艺品、食品的增多,我市已经形成了响亮的洛阳牡丹品牌。但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和人们对商业利益的过分追求,市场上以牡丹为题材的工艺品在质量和工艺上缺乏精品,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王绣说:我觉得还需要管理,销售的市场上,要形成几个主要的市场,规范一点。比如字画,属于一条书画街或者文房四宝,相当于北京的荣宝斋,那就是一个大的书画市场,古玩呢,还有专门的古玩市场,虽然有小的差别,但以这个为主,就是更专业一些,更规范一些。政府能够给予引导、投资,形成几个主要的、大的文化市场,形成一个文化产业链。
如今已经从洛阳博物馆馆长位置退下来的王绣,仍然担任着很多社会职务,为洛阳的文化繁荣奔忙。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洛阳广播网( 201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