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汉函谷关 古丝绸之路的雄关要塞

2013/8/13 15:30:30 点击数: 【字体:

汉函谷关 古丝绸之路的雄关要塞

  从郑州出发沿连霍高速向西400余公里,在新安县城边,闻名古今的汉函谷关就矗立在这里。这座坐落于两山之间的涧河谷底古通道上的汉函谷关,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函谷关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春秋时期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得崤函之地,据险设关,以抵御东方诸侯的进攻。在由秦岭、黄河、衡山岭构成的天然屏障中,惟有函谷贯通东西,故此关被称为函谷关,后由西汉楼船将军杨仆迁关于新安。

  据史书记载,汉室兴起之后,关中作为帝都,函谷关以东称为关外。人们都以自己是关中人为荣。西汉开帝时期有一位楼兰将军叫杨仆,原籍函谷关以东的新安县,因“屡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幸得“武帝意亦好广阔”,杨遂尽捐家资,在今新安县城东500米处筑起一座雄伟的城池,高大的关坛上建有两层楼阁,坛下为4米宽、7米高的拱式通道——这更是古代洛阳西去长安的通衢要道了,人们称它为汉函谷关。

  汉函谷关筑有“鸡鸣”、“望气”二台,上有康有为题写的关额“汉函谷关”。东西南北四面关门上分别镶嵌有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的对联,其中东门联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南门联为:“紫气犹存贤令尹,青牛重度古函关”,均与历史典故“紫气东来”有关。关门上的遗址历代帝王多有登临,此遗址对于研究道教文化和考证古代军事地形战略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据说,这座汉关初建之时,关楼13丈高,共有3层,而现在就剩下一层关楼,其余的已经踪迹全无了。关楼东面门洞两侧的对联,只剩下了北面的半副,内容勉强可见“功始将梁今附骥。”另外半副据在关门内纳凉的张光锁说,已被移到高处铺路了。

  关楼西面门洞两侧的对联还在,上联是“胜迹漫询周柱史”,下联是“雄关重睹汉楼船”,同时提到了秦、汉两个函谷关的典故,也算是用典恰当的佳作了。关门南侧一座高高的土丘,应当就是人们所说的鸡鸣台了。关门北侧离得比较近的土丘,应当就是那座望气台了。走近一看,城头上还有康有为的字迹,写明这里是汉函谷关。

  大凡关口,多与战争有联系。汉函谷关也不例外,自古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为古代洛阳西面最坚固的军事防线。住在古关旁边的老农,讲起昔日的雄关来群情激昂,如数家珍。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此关城北接黄河南岸,南连宜阳城,长百余里,越山跨水、蜿蜒逶迤,犹如长城。关隘主体建筑为砖石结构,高14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20米。关门为拱券式,高7米、宽4米。关上有三层阁楼,高大崔嵬、巍巍壮观。关门两侧筑有凹字形吞口,两墙相距50米,墙与关门等高。两墙东端后筑一方台,层层夯土,高约15米,沿秦关旧制,北曰鸡鸣台,南曰望气台。东西向门两侧分别为康有为题写的对联:“功始将梁今附骥,我为尹喜谁骑牛”、“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寥寥数语,概括了函谷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后,函谷关就成了洛阳西部的重要军事要塞。两千年来,函谷关历经沧桑,时坏时修,这才留下历历在目的城墙夯土,留下随处可见的秦砖汉瓦。据当地的老人介绍:“上世纪70年代前,这里是东来西往的必经通道。”后来,国家在关的南面修建了310国道,这里由熙熙攘攘变得人少车稀。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历经战乱烽火和风剥雨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新安县东关几个居民区的中间道路了。

  经历了千年历史的风霜,昔日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置千军于雄关”的金戈铁马,早已随着历史的硝烟成了无尽的追思。如今,雄关仍在,那见证沧桑巨变的关墙,那渗透着中国历史的关门,依然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悠悠岁月。刘功银【原标题:汉函谷关 古丝绸之路的雄关要塞】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08年2月27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