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怯。”这是刘庆邦日前在周口市青年作家研讨会上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出生于沈丘农村的刘庆邦,出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前,做过农民、矿工、记者。正是有了这些经历,刘庆邦的地位、职位再变,不变的是他对底层小人物的关注。刘庆邦表示,中国作家面临着想像力缺乏的问题,厚重的精品越来越难见到。
重视想像力
刘庆邦说,河南作家很好地汲取了戏剧的营养,但在创作上,绝不能拘泥于戏剧化。小说是舶来品,是叙事的艺术、细节的艺术和现代的艺术,讲究耐心和心灵化,好的小说一定要超越戏剧文化。但小说在本质上是虚构的,是需要想像力的。在这方面,不仅河南作家,中国作家都面临这个问题。“老子有句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说出了生活与艺术的辨证关系。虚构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作品品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当代人的想像力还不如古人,四大名著有如此高的地位,就在于创作者本着真实的原则,进行了经典的虚构。因此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作家要坚持诚实写作
刘庆邦表示,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坚持诚实的文学创作。“要忠于自己的心灵。我写作不用电脑就是觉得手写更贴近我的心。我自己追求纯文学的写作,就是诗意化的写作,主要是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生活。好的小说应当让人舍不得一下子读完,要慢慢享受。我觉得这是小说写作的最高境界,我正在追求这种写作境界。”
刘庆邦还认为,现在文坛比较浮躁,文学创作者不能推卸社会责任。“变革的时代是容易产生经典作品的,这就要看作家本人的定力是否过硬。抵抗力强,就能沉下心去关注时代变革;否则就沦为金钱的代言人。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创作,坚持文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坚持对文学价值尺度的一些看法和实践,是我所提倡的。”
创作没有局限性
由于刘庆邦的作品大多是写矿工的,不可避免地会让人感觉他只会写矿工文学。刘庆邦笑笑说:“有人评价我的作品像矿工手里的煤钻,扎在煤层深处。我觉得很形象。农村题材和矿工生活只是我挥洒文字的舞台,不会限制我的创作。我以后还会写煤矿上的人和事。我不担心重复,这跟打煤井一样,要在一个地方打,打得越深才可以打出煤来,东打一个地方,西打一个地方,那是勘探。矿上有一个术语叫‘独头掘进’,我的写作也像‘独头掘进’,而不是‘多头掘进’,我会这样一直的‘掘’下去。”□本报记者刘洋【原标题:刘庆邦:作家要有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