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刘庆邦:“走红”对作家来说是个贬义词

2013/7/24 17:06:23 点击数: 【字体:

    刘庆邦,出生于1951年,河南沈丘县人,1978年发表作品,现供职于《中国煤炭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断层》、《高高的河堤》、《落英》,短篇小说集《走窑汉》、《心疼初恋》等。

  记者:能不能告诉我们,你最近在忙些什么?

  刘庆邦:我今年给自己定的计划是写12篇短篇小说,这个计划已经在国庆期间完成了。现在已经有九篇发表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收获》、《上海文学》等刊物上。

  记者:我们大家都知道您是以写短篇小说见长的。近年来,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关于短篇小说创作不景气的说法,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它对您的创作会有影响吗?

  刘庆邦:我倒是听到很多人说爱看短篇小说,他们拿到一些大型的文学刊物后,都会先看短篇。

  我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业余时间可以用来写作,时间比较零碎,比较适合写短篇。再有就是我对短篇小说这种文体有偏爱。这种文体比较纯粹,掺不得假。我觉得我和这种文体已经达到了某种默契,似乎有很多的小说已经存在着等待我去写。我现在也有写长篇小说的想法,以前也写过,但还是感到时间不够。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不一样。长篇小说关键是要找对方向,一旦方向找对了,走下去就行了。而短篇小说每一篇都不同,需要反复地挑选材料,丝毫马虎不得。短篇小说每一篇都是对写作者的挑战。这对写作者的耐力、创造力、表现能力都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诱惑。

  记者:你最近签约成为了北京作协的合同制作家,您认为这种方式对您会有什么样的帮助?

  刘庆邦:成为合同制作家后,最大的好处就是参加活动方便了,可以和其他的作家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会置身于一种氛围,或者说是一个场中。这样对创作会有很大的好处。有好多的外地作家都很羡慕这样的交流。以我自己来说,到北京后创作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得益于与其他作家更多的交流,也在于能够拉开距离,更清醒地反观以往的生活经历。

  记者:作协对每个签约的合同制作家都会有一定的创作任务的要求,您认为这样的要求对您会不会有压力而影响到您的创作呢?

  刘庆邦:即使别人不要求,自己对自己也应该有要求。人都有惰性,都要约束自己。就我自己来说,我会大大地超额完成创作任务。今年我已经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还有两个集子就要出了。一个由花山出版社出的中短篇小说集子,收的都是比较新的作品,我自己选的。另一个是由北岳出版社出的集子,收了三个中篇。

  记者:现在有很多的小说是通过电视剧或电影而走红的,这样的现象对您的创作会有影响吗?

  刘庆邦:我认为走红对一个作家来说是一个贬义词。我在以前写的文章中也谈到过,作家走着就行了,就像爬山一样,过程很重要。创作应该是没有顶峰的,一旦有了顶峰也就该走下坡路了。创作的乐趣就在于过程之中。

  至于影视的创作,我认为和小说的写作不是一个路子,我对这些也没有太强烈的欲望。有人来找我也可以尝试一下,别人不找我,我也不会主动地去找别人。电视剧我也不大看,就最近看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陈戎【原标题:刘庆邦:“走红”对作家来说是个贬义词】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2000年10月18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