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郭丁香》三百年传唱不绝

2013/7/23 11:30:21 点击数: 【字体:

《郭丁香》三百年传唱不绝

《郭丁香》三百年传唱不绝

    在300年的流转过程中,《郭丁香》从民歌到曲艺形式的灶书再到戏剧雏形的灶戏,直至“具有史诗规模”的长篇叙事诗,形式不断转换,但它从未进入过主流社会,始终只唱彻农村这片皇天后土里。这里就是《郭丁香》上演的地方,题图为“第一位灶书女艺人”潘景娥。

  中国民歌,是民间歌舞、曲艺、戏曲、民族器乐的基础。信阳民歌,是信阳多种曲艺和戏曲音乐的根,不管是灶戏《郭丁香》还是灶书《郭丁香》,它们的曲调,细品起来,总有点信阳民歌的味儿。

  在300年的流转过程中,《郭丁香》从民歌到曲艺形式的灶书再到戏剧雏形的灶戏,直至4326句的“具有史诗规模”的长篇叙事诗,形式不断转换。关于《郭丁香》的艺术形式,曾有不同的说法,至今还存在着《郭丁香》是文学还是戏剧、曲艺,甚至是不是“诗”的争论。

  争论的结果,有人提出折中的意见:《郭丁香》在传唱中,的确以上述各种形式生存并发展过。单就文字而言,其无疑属于文学范畴的长篇叙事诗;就其作为灶书而言,肯定属于曲艺里的说唱艺术;如果利用舞台,由演员以第一人称演出不同的角色,由这些角色来推进戏剧冲突,那就该算作戏剧;否则,如果仅仅是两个人或三个人像东北二人转似的用说唱等各种艺术简单地演绎故事,就只能还是曲艺。

  记者对《郭丁香》的认知,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最初认为它是信阳民歌,自信阳至固始再至开封河大,记者向相关专家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郭丁香》能否归到信阳民歌的范畴内?

  答案是否定的。河大张振犁教授拿出《中国民间文学史》,严格界定了它是:长篇叙事诗。

  河大民俗学硕士位秀萍女士曾在信阳搞过田野调查,记者想方设法查到了她的原始记录:有些演唱《郭丁香》的艺人认为自己唱的是灶戏,有些艺人认为是灶书。

  河南民协评定的“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郭丁香》的演唱者潘景娥名字前面的定义是:灶书传承人。当中国民协慎重地将《郭丁香》定为“国家第一批五个重点抢救工程”项目之一时,包括新华社在内的诸多媒体,一拥而上,将其定义为“汉民族生活史诗”。

  民歌像件穿小了的衣裳,洋洋洒洒4000多行的《郭丁香》已穿不上了。像蝉蜕,无法回头。

  记者有意识地对《郭丁香》深入解读,却无意中暗合了《郭丁香》300年的发展历程,那就是从民歌到诗。

  诗歌诗歌,诗在前歌在后。但事实上,是歌在前诗在后。以同属楚地的《楚辞》为例,公元前3世纪,楚地的屈原将长江中游的民歌整理为《楚辞》,最初的歌变成现在的诗,我们不会唱了,只会读。

  只有300年流转时光的《郭丁香》,比起“老大级”《楚辞》,还很年轻。正因其年轻,我们尚可清晰地触摸到它流变的一些阶段,它刚刚由歌变成诗。再一个300年时光流转,我们也许会理所当然地认定它是诗,到时候是不是也不会唱只会读了呢?

  《楚辞》从民歌到诗歌,一步到位。年轻的《郭丁香》“余生也晚”,环境的诱惑也大,造型多变,先变了曲艺再变了戏曲再到了诗歌。

  《楚辞》的流传,屈原居功至伟。《郭丁香》300年的流转,固始的木匠们是“真心英雄”。

  木匠杨二能成为“唱灶第一人”

  第一个唱《郭丁香》的是谁?灶书《郭丁香》的传承人潘景娥回忆说,师傅每次教唱灶书《郭丁香》前,都会交代四句话:盘古开天至如今,一人唱书万人听。听罢好书莫谢俺,谢俺祖师杨玉彬。“师傅说自古以来,唱灶的都是这规矩。”

  这个杨玉彬是谁呢?固始的老木匠相传,杨玉彬原名杨二能,固始县东乡清河一带人。他出身乡绅不贪富贵,腹有字墨不恋仕途,酷爱民艺俗乐,喜欢木匠活,因此常遭家人责难,最后被逐出家门,以木匠为生,游走四方。

  清咸丰六年,盛夏时节,百日无雨,沿淮大旱,田野龟裂,稻禾枯焦,因无水车提灌,只能眼看泉水白白流去。有个地主柳员外愁得饭吃不下、觉睡不好。这一天,年轻木匠杨二能登门,自称手艺高巧,一天能扎一张龙骨水车。柳员外半信半疑,把小木匠留了下来。杨二能出言不虚,不仅一天能扎一张水车,而且精巧结实,惹得柳员外满心欢喜。

  更让柳员外一家喜欢的是,每当夜晚,杨二能手中木槌在脆脆的木棒上一敲,敲打出无限韵味。他清清嗓子,用固始特有的方言唱道:

  “杏眼灵灵三秋水,蛾眉弯弯柳叶长。粉脸桃腮映朱唇,糯米银牙玉生香”——郭丁香既美丽又能干——“那天丁香绣花树,蜜蜂飞来闹嚷嚷;那天丁香浇菜园,葫芦成对瓜成双……”是个完美的偶像级人物。

  被媒婆欺骗,郭丁香嫁给浪子张万良。但她深爱丈夫,为让张万良体体面面地给姑母拜寿,她通宵不眠绣罗衫:“一更绣完衣前襟,牡丹花开在胸膛;二更绣完衣四角,彩云朵朵飘荡荡……五更绣尽丁香情,比翼双飞两鸳鸯。”

  丈夫移情别恋,休了她。当她投河自尽被范三郎搭救后,两个人很快陷入热恋。成亲后两人勤劳3年,“寒窑变成范家庄。一条深沟绕宅院,宅院一片好瓦房”。

  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被杨二能边唱边讲,演绎得回肠荡气。柳员外和老伴听得如痴如醉,员外千金玉叶听得一会儿涕泪交加,一会儿笑靥如花。天长日久,不光玉叶小姐一心要选杨二能为夫,连柳员外老两口也一心要招杨二能为婿了。至今民间还有“不怕门台高,只要会唱灶”的谚语。不过这个“唱灶”已演绎成“有一手特殊技艺”的意思,杨二能成了固始“唱灶”的第一人。

  杨玉彬不断提高说故事的技巧,由平铺直叙发展为半说半唱。继而把说得滚瓜烂熟的故事全编成了唱词。这就是灶书的雏形。

  “灶书没有本子,这个木匠班子和那个木匠班子唱的都不一样,这就给灶书《郭丁香》蒙上了一层迷雾。也给我们收集整理增加了难度。”固始县文化馆原馆长曹家振说。

  灶书又叫灶连子(固始方言,指能说会道;贬义指胡扯八道、饶舌),连到哪儿是哪儿。艺人可以随机增加唱词,嘴巧多唱几句,嘴笨少唱几句。唱灶鼎盛时,据说《郭丁香》有上万句,可连唱几天几夜。木匠艺人吴江河说:“唱灶有多长,八千句八万句不止。”

  这就使《郭丁香》里存在大量异文,出现相声里说的“关公战秦琼”之类的情节。“唱灶这一民间艺术,作为娱乐消遣的东西有时不讲逻辑,不能用条理化的东西来解释。”固始县文联主席赵家义说。

  一边说唱一边编造,许多木匠艺人,白天在木料堆里推拉锯刨,晚上在东家的厅堂里说唱得有滋有味。每个匠人,既是演员又是作者,他们都在传承着杨二能做的事情。

  因缘际会潘景娥成“第一个灶书女艺人”

  在《郭丁香》中,郭丁香是绝对主角,戏份最重。长诗传诵300年来,咏唱者几乎全是男性。直到2005年,在第二次整理过程中,潘景娥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她被固始文联主席赵家义称为“300年来第一位灶书女艺人”,也是河南省新近评出的“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2006年11月底,记者在固始见到了潘景娥。43岁的她,身体瘦弱,眉目清秀,从化妆到服饰,都有乡村女艺人的特点,带点土气的讲究。记者联系采访时,她正跟着乡村剧团在安徽演出,我们自信阳赶往固始,她由安徽往固始赶。一见面,潘景娥便皱眉捂胸,抱怨晕车晕得厉害,举止也带点舞台化痕迹。

  潘景娥是固始县城郊乡十里井村人,这是“灶书”起源最早的地方。该乡六里棚、十里井、东庙、陈庙村一带俗称“唱灶窝”。据当地老年人讲,在清末,十里井村就有“灶书班、花鼓灯班”,除木工匠人唱灶外,农人也学唱传唱灶书。大多在田间耕作时,边劳动边说唱,一人独唱或众人帮腔,充满了浓厚的民间文化气息。

  潘景娥出生在一个民间艺人家庭,父母都是当地的民间艺人。家庭的影响,使得她从小对音乐、戏曲都很感兴趣。

  潘景娥16岁初中毕业,参加了母亲办的民间剧团,有时一天要走几十里路,从这场赶那场。不到两年时间,潘景娥能演嗨子戏、推剧、庐剧、黄梅戏等地方小戏近二十个剧目,她既能唱旦角,又能唱生角,还能演丑角,别人不会的她会,别人不能演的她能演,很快成为剧团的“台柱子”、“戏补丁”。

  潘景娥说:“我会唱灶书,前期受父母影响,跟他们学唱,有了一定基础,后来拜固始县蒋集镇嗨子戏剧团叶兆群为老师,才算学成了。”

  1988年,潘景娥应邀参加固始县蒋集镇嗨子戏剧团。团里有位叫叶兆群的老演员,能唱近百出民间小戏。一次叶兆群在散戏后哼了几句灶书《郭丁香》,潘景娥好奇地问:“叶老师,你也会唱灶?”

  “我唱灶已有30多年了。我先学的唱灶书,后学的嗨子戏,13岁时拜观堂乡陈国清(木匠)为师,既学木工又学唱灶,没几年灶

  书班子就散伙了,以后唱灶的人越来越少,后来也就没人唱了。”

  “叶老师,我对唱灶有兴趣,想跟你学唱灶,行吗?”潘景娥问。

  “你要是愿意学,我可以把肚子里的东西都教给你。”叶兆群很高兴。

  以后的日子里,一有空潘景娥就跟叶老师学,虽然嗨子戏班以唱嗨子、推剧为主,潘景娥有时也把学会的灶书《郭丁香》作为开场节目,引起观众阵阵唱彩。

  因为兴趣,潘景娥学会了灶书《郭丁香》的大量东西。她对自己惊人的记忆力很得意,她说别人学完就忘,她学了就不会忘。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处理很多唱段,希望唱时能“叹动人心”。

  2003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晚,在信阳市文化局、信阳市广播电视局等单位举办的迎春晚会上,潘景娥作为近三百年来第一个唱灶书的女艺人,把灶书《郭丁香》搬上了市文艺晚会,精彩的表演受到了观看演出的市领导和观众的好评。

  2004年10月31日,潘景娥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民间传统优秀节目汇演”,表演了灶书《郭丁香比家当》和《打货》两个选段,把灶书传唱形式推向更高的舞台,她表演的节目荣获“特殊贡献奖”,她个人获“金鼎奖表演金奖”。这是河南省民间文艺最高奖。

  2005年6月30日,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组专程到固始拍摄录制潘景娥表演的灶书。《郭丁香》选段,在央视音乐频道播出。

  必须指出的是,从2005年开始对《郭丁香》的第二次收集整理,经潘景娥之手,整理出了很多东西。

  “当时能唱灶的木匠艺人已寥寥无几,城郊乡的刘玉武85岁了,还是唱灶的人里最年轻的。潘景娥的出现,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参与了第二次收集整理工作的曹家振说。

  2006年11月25日,河南郑州,一次主旨为“传承民粹,命名授牌”全国性会议上,潘景娥代表河南省命名的76位“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讲了话。

  她一走下主席台,马上被新闻媒体团团包围,潘景娥给大家边说边唱,场面很轰动。“带去的《郭丁香》文字稿,被大家争抢着看。《光明日报》的一个记者想拿走,我们婉言给要了回来。许多人对我讲,出了书一定要给一本。”信阳市文联主席廖永亮讲起当时场景,还很兴奋。

  “我们鼎力帮助潘景娥申请民间文化传承人,就是希望能将《郭丁香》传承下来,发扬光大。”固始县宣传部副部长柴载坤说。

  300年流转的时光中,灶书灶戏的听众绝大多数都是在灶台边活动的农村妇女,她们只能听,不能站出来唱。300年过去,终于有女人站出来,唱了。

  潘景娥的一小步,《郭丁香》的一大步。 (全文完)(记者盛夏首席记者何正权文图)【原标题:《郭丁香》三百年传唱不绝】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报 2006年12月21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数百年传唱不绝《郭丁香》又获新生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