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鲁枢元教授散记

2013/6/27 17:43:01 点击数: 【字体:

    近年来,生态问题成为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一个全球化课题,从国家政府到大众传媒、直到普通百姓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无不表示严重的关切。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旅游、生态汽车、生态食品……,鱼龙混杂,“生态”一时间成了这个时代的热门话题。于是,文学领域也越来越多的涉及到了生态问题,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鲁枢元教授已经着手审视文学艺术中的生态问题,是国内公认的较早关注生态学的文艺理论家之一。那时的生态学远非现在这样热门,鲁老师的生态文艺学的跨学科研究受到更多的是质疑的声音和非难的目光,当然这些批评的声音也是对于生态文艺学的另一种关注方式,它促使鲁老师更加深入地思考、求索和论证,并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往深远处挖掘。
  
    在他看来地球上的自然生态、人类的精神状态与文学艺术的起落兴衰,其实是存在于一个整体的系统之中的,三者休戚相关,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地球已经进入“人类纪”的时代,生态学已经不再是一门单一的“自然科学”,而应该跨越其学科界线,成为一套完整的观念系统,即包容生命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社会与地球、精神与物质的新的世界观。文学批评的视阈不应仅仅局限在狭窄的“人学”范畴,而应扩大到更为宏阔的“天地境界”,应当说这也是文学突破自身视野限制的一次努力,是文学批评的一次自我提升。著名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徐岱先生对鲁枢元的跨学科研究深为赞赏,他说:“‘自然’原本就是‘人文’的重要内涵,人文学者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不仅不是不务主业的越界行为,恰恰相反是其专业意识与时俱进的体现。如果我们承认自然生命的勃勃生机正是我们审美意识之源,那么也就得承认,从生态观出发考量当代审美实践,这正是当代批评家最具紧迫感的任务。或许我们还应该说,这样一种生态意识已经成为21世纪人文研究的地平线。”在这样一种学科跨界的生态批评的空间里,鲁枢元的研究实际上已经将天地自然、人类精神、文学艺术打了一个“通关”,既在“天心”、“人心”、“文心”之间展开了他纵横驰骋的学术研究,从河南的郑州大学,到海口的海南大学,再到江苏的苏州大学,一天也没有间断,“文艺心理学研究”、“文学语言学研究”、“生态文艺学研究”,成了新时期30年来贯穿他的学术生命的三条红线。他早年的一位学生在他60岁生日的时候送他一幅简短的对联:“河南,海南,江南;天心,人心,文心”,寥寥数字,尽得精髓,是鲁老师生活辗转历程和学术精神追求的深刻概括。鲁枢元教授始终在文学的漫漫征途上殚精竭虑,独步跋涉,其中有古都开封千年积蕴下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有边城海南清新海风原始荒野的洗礼体验,更有对郁秀江南现代都会的默查与沉思。
  
    纵观鲁枢元的学术研究,天心是其根本,人心是其支撑,文心是其理想,而生命的本色贯穿始终。同济大学的王鸿生先生曾这样评价鲁老师:
  
    鲁枢元一向钟情“绿色”,这既是生命的颜色、地球在太空中的颜色,也是一种离现代生活世界越来越遥远的颜色。由文艺心理学发端,中经文学言语学,再达精神生态研究和生态批评,他的思想和学术之旅其实始终环绕或贯穿着一条由隐而显的绿色逻辑,虽几经跋涉、峰回路转,却从未离开过心灵的自然和自然的心灵。就像个徜徉于都市的怀乡者,他一直在寻找地方用文字栽树,一直在以自己的“心跳”、“同情”、“爱”憧憬着大地的回黄转绿,憧憬着人文与自然的统一。
  
    鲁枢元老师常说自己不过是一个“读书人”,继而能够教书,能够写一点书,就更是意外的幸运了。作为鲁老师的学生,对此我们深有体会。走进鲁老师家就会明白读书人、教书人和写书人的含义了。他的家堪称一个小型图书馆。客厅是书房,鲁老师亲手设计的书架占了整面墙,直抵天花板,上面分门别类、井然有序地摆满了各种图书,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语言、哲学、宗教等等无所不包。楼上还是书房,五个大书架挤满了所有空间,新近的一些书籍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被堆放在书桌上、藤椅上、地面上。那贴满了标签的书一位着新的研究正在开工运行;桌子一沓沓的卡片、札记、手稿,手稿上时而还可以看到他即兴涂写的图案、自创的图标等等,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可以见得鲁老师在读书时是深入其中并自得其乐的,用他自己的话说:读书、写作、思考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已过花甲之年的鲁老师至今依旧是笔耕不辍。他新近又在思考“文学与社会进步”的问题。《文艺争鸣》第五期头条发表了他的一篇一万八千字的长篇论文:《关于文学与社会进步的反思——兼及“退步论”文学评估》的文章。文章探寻了“进步观念”的谱系,从它的出身、发生和成型过程中寻找来路。从勃兰兑斯关于浪漫主义的话题“接着说”下去,从卢梭的“原始主义倾向”、本雅明的“本源就是目标,复归也是救赎”、马尔库塞的强烈的质疑“进步”质疑再到后现代的罗蒂、格里芬一路排开,他发现对于“进步”并不是一路鲜花、一路掌声,文学界成就卓著的“促退派”大有人在。在当今高歌猛进的现代化潮流中,他号召以“文学艺术恢宏的弱效应”“制衡”日益膨胀的生态危机与日益膨胀的现代都市、现代人的物质欲望,给“退步论”文学留下一席之地。
  
    在文学的“回归”之路上,鲁老师是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2006年岁末,鲁老师组织了来自全国各地近六十位学者、作家、诗人及部分绿色志愿者,在海南举行了“生态时代与文学艺术”田野考察暨学术交流会,探寻在精神上回归自然的心灵之路。这次活动是重启“人与自然的对话”的一次尝试,是精神的一次返璞归真,也是文学视阈的一次生态转向。会后,各位学者兴致盎然地撰写了不拘一格的文章,或学理分析丝丝入扣,或率性自然抒情感怀,或象征隐喻借题发挥,无不是真性情的流露。目前这些文章已经由鲁枢元教授编纂为《走进大林莽——四十位人文学者的生态话语》一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教学中,鲁老师总能在无形中把他的生态文学思想传递给学生。每个学期开始,他在上生态文艺学的第一节课时就告诉大家,他的这门课是鼓励大家减少对物质的欲望,改变狂飙突进的直线进步观念,是与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现实唱反调的,选修这门课有可能会误了一些人的“钱途”,他希望选课的同学要慎重考虑。尽管如此,选修这门课的人还是很多。
  
    教学中,鲁教授不仅注意知识的传授,他更看重在文学观念,生活理念发挥引导作用。几十年来他的目光总能延伸到学术的最前沿,关注到社会的敏感点、文艺学的生长点,从而为拯救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危机提供一份可供商议的参考意见。丰厚学养的积淀和精神诉求,在他的言行举止间无不体现出一位人文学者、生态倡导者的风范,感染着和他接触的每个人。
  
    在文学教育上,鲁老师更强调学生的自学。他认为诸如文学这样的人文学科,更多的是依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揣摩、领悟和思考。他称自己的教学授课不过是“插插路标”,给学生的治学提供一个参照。而在我们看来,他的这些路标更像是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立下的一盏盏明灯,切实帮助我们开拓新的境界。
  
    鲁老师在学术上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性格上却又温和敦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待人接物真诚洒脱。学位论文的开题,他并不强行要求学生去做固定的题目,而是根据学生自己的意向、根据研究领域当下存在的问题,在和导师交流的基础上最后确定。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学生增多,研究生一年到头跟老师见不到几面是很正常的事情。鲁教授不以此为然,他在写作、上课、参加各种会议的同时,仍对硕士、博士的管理和教育投入大量时间。他一贯认为,人文学科的师生关系应当更多些人文精神、多些人性、人情,多些生活中的诗意。因此,他尽管忙,还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把各个年级的硕士、博士生聚集起来,或者是爬山野炊回归自然,或者是徒步旅游感受生活,或者是到一家叫做“老石头”的简易饭店一堂欢聚,花费无几,给大家一个交流沟通的机会。同门之间的兄弟姐妹相处融洽和谐,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很多人看来,鲁枢元教授是“专家权威”,是国内文学理论界的“名人”,但是在他身上却丝毫没有名人的意识和架子。他倒总是说自己没做什么,即使别人说他做了些什么他自己仍要解释说并没有做好。然后还常说自己是如何的先天不足、后天也不足,只不过靠勤补拙而已。
  
    鲁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以身作则,重视言传的同时更重身教,在厉行生态保护方面更是如此。他生活简朴,上课时的“提包”往往是一个废弃的、粘补着胶带的包装袋,一辆被他戏称“宝马”的破自行车是他主要的交通工具,一件28块钱的蓝褂子被洗得变薄变白还是一直在穿,冬天里做一盆菜可以吃上很多天,他尤其喜欢吃五谷杂粮,山芋、南瓜、玉米、绿豆是鲁老师家的常备食品,鲁老师物质上的节俭和精神上的富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鲁老师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唯一酷爱石头,他收集的那些石头也绝非什么名贵之物,多数是出游时偶然捡到的普通石头,或朋友们投其所好赠送的各地捡来的石头,黄山的、泰山的、太行山的、长白山的、嵖岈山的、五指山的、天山的、昆仑山的,甚至还有南极洲冰川下的,但是一经被摆放在书架上,客厅里,便显得古朴、典雅,那些石头也充满了灵性。面对着事、景、人、情,他总有对现实的真实体察,又有超拔于现实的眼界,他相信石之精灵和人之慧心会发生感应。人静日月长,他以旷达的心态面对喧嚣的世事,凝神默视间与这些天南海北的石头进行着心灵的对话。这时,用"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意境来形容他,再也恰当不过。
  
    有阳光的日子,从阳台上婉转而来的一缕晚霞在长青藤苍翠的枝蔓间慢步、轻移,抚过那个从东南亚迁居而来的木雕小野人,掠过那些来自山南海北的心爱的石头们,穿过那古色古香的书架,径直铺洒在书案上摊开的书页里,留下荧荧惑惑的金色,其间不知不觉一股乾清之气在书斋中升腾而起,那应该是时光的记忆、生命的斑驳、自然的踪影,大概只有它们才清楚鲁枢元教授的那块文学心田的温润,知道他无数个夜以继日的工作辛劳,知道他为学生付出的片片苦心。
  
    记得鲁枢元教授曾在他的一篇散文中说过,青少年时曾被一种冥冥中的灵光招引踏上文学之路,虽然道路坎坷,仍然自以为幸运。半个世纪过去,如今他两袖清风,坐拥书城,神游江河湖海之间,问道天地神人之际,该仍然是幸福的吧?作者:曹然霞【原标题: 鲁枢元教授散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2008年第10期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