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吧,平时天王说的都是道貌岸然的话,让人感觉道德的光辉,背地里呢?阳光之下,没有新鲜之事。现在,有多少贪官在落马前不是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又有多少污吏在落网时不是口呼道德文章?
所以,说得好听,不代表做的事正。真要言顺服人,恐怕还得从“行”上考虑。战国中期,曾经盛极一时的郑国被韩国所灭,国土被并入韩国。当时,郑国有位治国奇才,名叫申不害的。韩国虽然灭了郑国,但本身也已经开始堕落,韩昭侯即位之后,颇有雄心,一心要励精图治,于是便任命所谓“郑之贱臣”的申不害为相。申不害以法家思想治国,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在他的强力改革下,韩国终于略摆颓势,国治兵强。
自觉有功的申不害,也觉得应该为家里做些事情了,于是便向韩昭侯请命,让自己哥哥当官。昭侯不答应,小心眼的申不害便有了怨恨之心。韩昭侯为了能让申不害心服口服,便说:“申不害,你是法家的,平日强调以法术治国。法术之下,律正令名,如若是今日答应了你这个私人请求,岂不是你自废了自家规范?你让我以后怎么号令韩国?你以前让我分工行赏,而今却是私求受福,我听不听呢?”申不害大惭,“辟舍请罪”,就是说避开正房,寝于他处,表示我竟然向君王提了这么无理的请求,怎么敢安心居住国家安排的房子。
就是嘛。申不害你平时说要按军功行赏,为什么到你这就可以徇私情呢?假如韩昭侯答应了你,有谁会真心服从你的哥哥呢?从来都是祸起萧墙,如果不加以制止,申不害此举不就是祸起的一个小由头吗?所以,昭侯就要从这种微末之端的小由头上进行制止。一旦口子放开,制度失去效力,恐怕就难以补救了。昭侯平日也是这么做的。他收藏了一件破旧的裤子,身边的人都觉得他小气,这么条裤子都舍不得赏人。昭侯解释说,赏罚有令,不是我不赏赐,而是要等待有功之臣。【原标题:行正才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