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要离刺庆忌:断臂破家行非常之举

2013/6/9 10:53:11 点击数: 【字体:


    公子光在伍子胥的帮助下,阴养死士专诸,刺杀了自己的堂弟吴王僚,篡位自立,史称吴王阖闾。但是在吴国发生政变,一片混乱的时候,吴国的另一位有万夫之勇的公子庆忌却逃亡国外。他招纳死士,训练士卒,准备伐吴为前吴王僚报仇雪恨。为此吴王阖闾寝食难安,必欲除庆忌而后快。此时伍子胥再次帮助了阖闾,他物色了一名勇士,名叫要离。伍子胥与阖闾精心设计了一场苦肉计,最终使要离成功刺杀了勇猛无比的公子庆忌。

    吴王阖闾有点烦

    杀了吴王僚,公子光登上了吴国的王位,并改名叫阖闾,然而,这位靠阴谋当上大王的原公子光、现吴王阖闾位置坐得很不稳。因为在春秋时代谋杀国君是件为人所不齿的事,虽然他反复向人们宣讲王位本应该是他的,但公子光毕竟曾经向吴王僚称过臣,既然当初如此,何必还要以阴谋夺位呢,而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话,也不是他一个做国王的人能够说得出口的。好在,那时吴国人一心只想自己过好日子,对谁当王并不在意,所以这件事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国内稳定了,但不等于一切平安、万事大吉了。在国外还有一些“反动分子”密谋以同样的办法对待吴王阖闾,重新夺回失去的乐园。这才是吴王阖闾最放心不下的大事。

    而所有这些“反动分子”中最让吴王阖闾害怕的莫过于前国王僚的儿子、他的不共戴天的大侄子庆忌了。不知道是公子光的幸运还是庆忌的幸运,当专诸刺吴王僚的时候,庆忌正好不在吴国。当时公子庆忌正联合郑、卫两国军队,准备攻打楚国,中途闻知吴王僚被杀,便逃到艾城,招纳死士,结联邻国,等待时机,伐吴为吴王僚报仇。公子光,即已当上吴王的阖闾闻知庆忌有谋吴之心,顿时寝食难安。庆忌成了他的挡路石,他必然要消除掉这块挡路牌、这块绊脚石。

    吴王阖闾已经记不起想过多少种方法谋杀庆忌了,然而让他悲愤的是,谋杀庆忌的方法虽然有很多种,但没有一种是可行的。庆忌这个人有万夫莫当之勇,在吴国号称第一勇士。一想到庆忌的本事有多大,吴王阖闾手下的人就不寒而栗:

    一次,曾有六匹马拉的战车追杀他,但他是长跑冠军,战车追不上他。

    不仅跑得快,而且还是一位“空手道”的九段高手。有一次,有一位刺客用箭向他射击,结果这位庆忌居然躲都不躲,迎着刺客射来的箭,只见他双手翻飞,快如疾风,势如闪电,刺客的箭射完了,虽然刺客的箭法那是相当的棒,一枝也没有射偏,但令刺客吐血的是箭居然全在庆忌手里,一手一把,而庆忌则站在那里安静地看着刺客,嘴里含着嘲笑,那意思就仿佛在说,看你丫的还有多少本事。这次刺杀没让庆忌损失一根毫毛,但却让执行任务的刺客吐血而亡。

    庆忌如此厉害,难怪吴王阖闾整天是坐卧不宁、寝食难安。每天他吃饭的时候会想到,那个给他上菜的厨子是不是庆忌化装的,晚上睡觉也会一次次地从梦中惊醒。偷过东西的人最怕的就是别人偷他的东西,杀过人的同样也可能是个胆小鬼,而历史上那些用阴谋手段夺取王位的人,虽然有“成王败寇”这块挡箭牌保护着,但尤其害怕别人也给他来这么一下。“唉,没当上大王的时候一直以为僚坐在那里有多威风,现在自己终于坐在那里了,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总感觉有一柄利剑在头上晃悠着。早知道这样,当初就应该安安分分地当自己的臣子好了!”现在吴王阖闾总算明白他的四叔季札为什么死活不想当国王了,可惜他明白得已经太晚了,现在是上了贼船,想下是不可能了。

    “既然事已经到了这一步,杀一个人是杀,杀两个人也是杀,那就想想办法再杀一个吧!”被父兄之仇蒙住了眼睛变得冷酷无情的伍子胥不断地鼓励着这位可怜的吴王阖闾。

    “哼,说得容易,庆忌可不是吴王僚那个笨蛋,想杀死他?要不你去试试?”吴王阖闾有点恼怒于伍子胥了,“本来嘛,我活得好好的,偏你给我出的这个馊主意,看看现在骑老虎背上了吧!”凡是做帝王的都有一项无师自通的本领,就是想方设法将坏事推给其他人,本来刺杀吴王僚是当初的公子光现在的吴王阖闾的主意,但现在他毫不犹豫地让伍子胥背了这个黑锅。还别说,没过多久伍子胥真又给吴王阖闾找回来了一个刺客,不过刚看那个所谓刺客第一眼,吴王阖闾就以为自己眼花了呢,什么也没看见,等第二眼、第三眼、第四眼,反复搜索了遍,终于看到了那个大名鼎鼎的刺客,愁了几个月的吴王阖闾居然开心地笑了,而且是哈哈大笑……

    心比天高、先天不足的小人物要离

    能让不开心的吴王阖闾开心大笑的事一定不是一件一般让人开心的事,这事的确很令人开心,但对阖闾来说,他这笑,更是对伍子胥的嘲笑,因为伍子胥这回找出的那个人实在太令人觉得可笑了--伍子胥给他推荐的刺客居然是一个只有不到五尺(古代的五尺只有现在的一米二三)高,面容丑陋的矮子,难怪阖闾要大笑,他是觉得又可气又可笑。

    虽然阖闾的态度很令人尴尬,但站在他面前的那个矮子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人生就像一阵阵的东西南北风,有的人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吹得无影无踪了,但也有的就像那泰山的迎客松,吹了几十年,不仅没倒下来,反而脸皮吹得越来越厚。显然,阖闾面前的这个矮子早就习惯了别人对他的这种态度。所以,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令本还在发笑的阖闾也不由得停止了嘲笑。

    要离是个小人物,不仅因为个头长得矮,更主要的是因为社会地位一向就不高。然而,出身低、先天条件不好,并不能限制要离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与专诸一样,要离也是有勇有谋的勇士,他虽然身材瘦小,但足智多谋,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击剑高手。然而,要离与专诸一样,不幸的是生活在春秋时代。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虽然往往并称,但大不相同,如果说战国时代是一个平民阶层崛起的时代,那么春秋时代基本上还是一个贵族掌权的时代,那时每个国家权力掌握在大贵族的手里,比如吴国,当国王的先后是吴王僚和阖闾,而他们手下的那帮大臣们要么是他们两个的叔伯兄弟,要么就是从泰伯时代起就跟着他们一家混的元老的后代。这些人世世代代做着高官,吃着国家的俸禄,不仅如此,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地位,他们还严格限制外人尤其是平民来跟他们抢夺位置。当年,从楚国跑来的伍子胥第一次见吴王僚的时候曾劝吴王僚伐楚,作为大官僚的公子光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虽然有害怕吴王僚权势更大的顾忌,但更主要的是怕伍子胥这个外人挤占他们的位置。好在伍子胥善于见风使舵,很快发现了公子光的秘密,设了一圈套,让公子光死心塌地地和自己站在了同一条船上。

    既然伍子胥可以在吴国当大官,似乎本国平民要离也不应该被排除在外。其实道理并非如此,在春秋时代,所谓整个天下都是大周天子的土地,各国的贵族跑到其他国家做官并不罕见,更何况与吴国比,楚国当时无论从经济、文化还是军事上都是一个发达国家,身为楚国贵族后代的伍子胥跑到吴国做官,颇有点现在剑桥、哈佛大学知名教授跑到北京大学来当某个管理学院院长的味道,那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当初公子光反对吴王僚用伍子胥,就有点要将其收到自己帐下而劝别人别用的意思。

    要离与专诸一样,也是一个不甘心平凡一辈子的小人物,可惜那个所谓的&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凤凰网历史 2010年12月05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