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包拯:脸谱后的真人生

2013/5/15 10:58:33 点击数: 【字体: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包拯不同,人们对他的想象,几乎都是脸黑如炭、八面威风、执法如山、能断阴阳……如果你说人人敬仰的包青天其实个子不高,还是白面书生,恐怕大家会吃惊得瞪大眼睛。

  包拯究竟什么样儿?国庆节当天,我到巩义市芝田镇后泉沟村拜谒了包公墓,就是想在这个历史上长期隶属洛阳的地方,尽可能地还原这位千古名臣的真实人生。

  至孝之人 弃官侍亲

  芝田镇历史悠久,相传是仙人种植仙草的地方,最初得名应源自三国时曹植《洛神赋》。

  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皇陵选在今巩义市西南接近洛阳的地方。包拯64岁病逝,陪葬真宗永定陵,当地至今留有墓冢。不过,这位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青天大人,其实并不像戏曲中那么风光。

  据宋史等资料记载,包拯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是春秋时楚国忠臣申包胥的第三十五代孙。他的祖父包士通是读书耕田的平民,父亲包令仪进士出身,官至刑部侍郎,后来告老还乡。包拯本来有两个哥哥,但都去世得很早,父母便将所有的关爱倾注到包拯身上,悉心培育这棵独苗,包拯也对父母十分孝顺和依恋。

  公元1027年,29岁的包拯参加科举考试,与文彦博等人成了同榜进士。不过,他的官运似乎还没有到来。朝廷先任他为大理评事,不久又任他为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这本是不错的历练机会,可是父母年事已高,不愿随他到江西赴任,他只好放弃这一机会,留在家里侍奉双亲。公元1033年,朝廷又委派他到离家不远的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他赴任几个月后,委实放心不下家中年迈的父母,再次弃官。

  在今人看来,包拯老大不小了,不说早日出仕建功立业,固守“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似乎有点死心眼儿。然而,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百善孝为先”,孝是立身之本,不孝之人没有资格立于天地之间。因此,包拯在仕途与亲情之间选择了后者,也很自然。

  二老相继离世后,包拯又按礼制守孝三年,仍徘徊在父母墓园不忍远离。直到公元1037年,“里中数老皆来劝勉”,年届不惑的包拯才“赴调,知天长县”,正式踏入官场。

  关于包拯断案的故事,后人演绎的成分较多,宋史记载的只有这么一件事:包拯任天长知县时,有人盗割牛舌,牛主人来衙门告状。包拯告诉他,回去后把牛杀了卖掉吧!当时私杀耕牛是违法行为,果然,牛主人杀牛后,很快有人前来揭发。包拯当即喝问对方“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那人见自己的伎俩已被识破,不由得十分惊服。

  包拯“善断狱讼”的名声就从这里流传开了,以至于如今的包公戏基本离不开他如何善断奇案、昭雪沉冤等。事实上,除了“牛舌案”,史书再无包拯断案的其他记载,他的政绩也并不在断案上。

  峭直之人 公正廉洁

  由于在天长县任上的出色表现,公元1040年,42岁的包拯升任大理寺丞,成了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

  当时,端州出产一种名砚,叫端砚。端砚和湖笔、徽墨、宣纸一道,并称“文房四宝”中的绝品,是朝廷钦定的贡品。以往的端州知州征砚时,除了进贡朝廷外,还要增加几倍以贿赂京中权贵,从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包拯上任后,一改多年陋习,下令严格按照进贡数目征收端砚,谁也不能多拿一块。离任时,他连平时公堂上用的端砚也造册上交,“不持一砚归”。当地百姓感念不已,悄悄地将一块名贵端砚用黄布包好,藏到船上,包拯发现后,将其掷入江心。如今,当地还有砚洲岛、黄布沙的地名,相传是包公掷端砚留下的遗迹。

  在端州时,包拯还留下了一首诗,也是他一生中唯一流传下来的诗——《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这首题在端州郡守府第墙壁上的诗,可以说是包拯为官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他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公元1042年,因政绩斐然,45岁的包拯被朝廷任命为监察御史,当了京官。虽说这只是没多少实权的“言事官”,就是每天“大事则奏劾,小事则举正”,负责监督百官,可对于秉性峭直、不通世故又不爱拉帮结派的包拯来说,这个职位再合适不过了。

  当时,由于推行范仲淹“庆历新政”,朝廷正陷于守旧派与革新派的党争中。包拯冷眼旁观了一段时间,突然上了一个奏折,抨击新政中的一项人事制度改革。保守派大喜过望,以为他成了自己阵营里的生力军。可是,新政被废后,包拯又上奏折,建议皇帝保留其中一部分内容。人们弄不明白:这个包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到底是哪一派的人?

  其实,包拯没有故弄玄虚,他是本性如此。宋史说他“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失去父母之后,他也没有几个走得近的亲人、朋友,只是一个人独行,向着既定目标永不回头。

  任监察御史期间,包拯对北宋的内政外交提出过许多意见,比如要严厉打击贩卖私盐行为,不能对西夏纳贡求和等。他还曾出使契丹(辽国),辩得对方无言以对,维护了大宋的尊严,回来后则建议朝廷练兵选将、加强边备,以保不丢失一寸土地。

  铁面无私 弹劾权贵

  包拯虽然将近40岁才正式踏入仕途,担任过的职务却不少。公元1046年,他被调任为三司户部判官,掌管全国户口、税收等;然后担任京东、陕西转运使,负责当地的财政、监察等行政事务。他重视体察民情,每到一地都以减轻百姓负担为己任,并提出了“宽民利国”的思想。两年之后,他又被召回京,升任户部副使,其间亲往河北解决军粮问题,奏请朝廷将养马的田地还给农民;又到运城(今属山西)改革盐税法令,以利于商贩营业。

  公元1050年,包拯被擢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天章阁那个职务没什么,只是让他多了个“包待制”的称呼;关键是兼任谏官,使他可以向皇帝进谏所有涉及朝政的弊端,这个权力就大多了!

  包拯自身清正,内心敦厚,却是个疾恶如仇的人,最看不惯权贵欺压百姓,曾直斥贪赃者为“民贼”。如今,他向那些贪官、酷吏、宠臣发起猛攻的方式,就是连续不断地进行弹劾,直到对方被降职、免官、法办才罢。有人粗略统计,被他“拿下”的位高权重者不下30人,其中有不少人犯了震动全国的大案。

  比如,包拯曾七次上书弹劾酷吏王逵,称他贪赃枉法,心如蛇蝎,残害百姓,最终将他拉下了马。王逵是宋仁宗的宠臣,这个人先向皇帝告状,说陈州(今属河南)地方官任中师苛剥农民,多收钱粮。时人皆知任中师清廉,王逵贪婪,明摆着这是恶人先告状,却没人敢去调查。只有包拯不畏强权,毅然来到陈州,弄清真相后返回京城,要求朝廷将王逵撤职法办,并将多收的钱粮还给百姓。早期的包公戏《陈州放粮》,就是根据此事创作的。

  仁宗专宠张贵妃,为得美人欢心,破格提拔她的伯父张尧佐,使其在一年内晋升四次,身兼多个部门要职,令群臣目瞪口呆。包拯不顾忌皇帝的面子,首先站出来弹劾,其他谏官也争相抨击。可是,这次仁宗也生了气,将“国丈”的职位不降反升。包拯一见,继续弹劾,甚至骂“国丈”是“魔鬼”、“垃圾”。仁宗不吭声,仍然一意孤行,包拯再次弹劾,最后干脆闹成了“廷辩”,就是和皇帝当面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包拯言辞激烈,唾沫星子都溅到了皇帝脸上,仁宗气得拂袖而去。

  最后,张尧佐不得已主动辞去部分职务,才算平息了众怒。仁宗也批评了包拯等人的过激行为,规定以后若要这样弹劾,必须事先申请。遇到包拯这样的谏官,连皇帝也畏惧三分。

  据说,包拯因弹劾诸人过失太出名,甚至带动了“包弹”这个词在当时官场的流行:为官清正、无可指责的叫“没包弹”,有污点的则叫“有包弹”。不过,这个词并非新发明,早在唐代李商隐的《杂纂》中,已有“筵上包弹品味”的用法,这里的“包弹”意为批评、指责。
 
    京剧《铡美案》中,一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让多少人听得荡气回肠。事实上,包拯的公堂上没有三口铜铡,他任开封府尹的时间也只有一年多。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大案要案”,只是“包公戏”中的演绎和戏说。

  公元1062年五月,64岁的包拯病逝,陪葬宋真宗永定陵。如今,人们慕名前往巩义市芝田镇后泉沟村拜谒包公墓,却发现这位千古名臣的身后之事有些凄凉。

  坐镇开封 威名远播

  公元1052年,54岁的包拯当了几年谏官,也许是感觉累了,“七求外任,出京四年”。宋仁宗给他加了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包龙图”这一称呼即由此而来),让他当了几年地方官。公元1057年三月,59岁的包拯又被委以重任:回京担任开封府尹。这段经历虽然只有一年多,却成就了他的千古美名。

  北宋100多年间,出任开封府尹的共有180多人,平均每人只能干上半年多,可见京官有多么难当。这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务,非皇储、亲王或重臣不能担任。包拯既然坐镇开封府,就要干出名堂,他可不会顾及天子脚下那些皇亲国戚的面子。

  上任伊始,他就改革诉讼制度,撤掉了门牌司。以前,老百姓告状“不得径造庭下”,要先经过门牌司,被小吏讹诈是常有的事。包拯看到了其中的弊端,下令打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同时,他的清正廉明、铁面无私也震慑了权贵,没人敢再胡作非为,以身试法,一向号称难治的开封府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

  开封城里有一条惠民河,一次涨水淹了南半城,使许多百姓无家可归。包拯一调查,发现是因为一些达官贵人在河上筑堤坝,建“水上花园”与两岸的豪宅相连,才导致河水泛滥成灾。他立即下令毁掉亲这些亭台水榭,皇帝来讲情也不行,很快水患得以解除。

  权贵们对包拯十分忌惮,老百姓却很爱戴他,尽管他总是那么不苟言笑,过于严肃。据宋史记载,当时“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意思是想看到包拯笑,比黄河水变清还难。京师还流传一句话叫“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说包拯和阎罗一样不讲情面,可见人们对他何等敬畏。

  公元1058年6月,包拯当了一年多开封府尹后,升任三司使,负责全国经济工作。他在经济改革方面颇有天赋,并进行了一些尝试,如改“科率”为“和市”,即朝廷按公平价格购买农民要上缴的物资;免除部分地区“折变”,即废除农民将粮食变成现钱纳税的规定等。公元1061年,他又被提拔为枢密副使,相当于主管军事的副宰相。尽管已成为中央执政长官,但包拯仍衣着俭朴、饮食简单。

  不过,他的名字在当开封府尹时已是妇孺皆知。根据《甲申杂记》记载,西羌的于龙呵归顺宋朝后,说自己平生最仰慕包公,请求宋神宗赐他包姓。神宗很高兴,赐他一个名字叫“包顺”。

  小说戏曲 书写传奇

  今天,通过各种小说、戏曲的传播,包拯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人们都知道那个为民做主的“包青天”。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人们称他为包公。

  人们所看到的包公,总是一副面黑如炭、威风凛凛的样子,前额上还有一弯月牙,俗称“月形脑门”,他甚至还有个别名,叫“包黑子”。实际上,这只是文艺作品塑造铁面无私的人物形象时的需要,是一个脸谱。真实的情况是:这位进士出身的书生一点儿也不黑,他的肤色和常人一样,甚至可以称其为白面书生。至于他的身高,有人考证说只是中等身材甚至稍矮,看上去并不威风。

  通过小说和戏曲了解包公的人,也都熟悉他的尚方宝剑、三口铜铡和身边的“四大名捕”——张龙、赵虎、王朝、马汉。老百姓有了冤屈,可以趁包公坐轿出巡时拦路喊冤,也可以到开封府公堂上击鼓鸣冤。他敢杀负心驸马、砍国舅脑袋、铡侄子包勉、打皇后銮驾……其权力甚至延伸到了阴阳两界,能“日间断人,夜间断鬼”,无论什么样的案子,他都能审个水落石出。这哪里还是凡人啊,分明是神灵!

  真实的包拯,没有这么大的权力,也没有宝剑、铜铡及“四大名捕”等,这些都是后人的善意演绎。

  关于包公的小说及话本等,宋代就已经有了。以包公为主角的长篇公案和侠义小说,最著名的当属《三侠五义》(原名《侠义忠烈传》),作者为清代说书艺人石玉昆。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主要讲述包公在展昭等义士的帮助下,破冤案、除贪官的故事,这些故事后来又成为戏曲《打銮驾》、《打龙袍》等的题材来源。包公戏久演不衰,几乎涉及所有的戏曲种类,甚至被拍成多部电视连续剧,也寄托了人们对“包青天”这一理想人物及公平正义的向往。

  包公戏又称黑头戏,其唱腔浑厚豪迈、刚正粗犷,被称为“黑头腔”,十分受人欢迎。曲剧“黑头腔”的开创者,当属我市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孟津人谢禄。他1920年出生于铁谢村,1988年去世,从艺40多年,在《铡美案》、《打銮驾》、《包公告状》等几十个剧目中塑造了活生生的包公形象,被誉为“活包公”,对曲剧“黑头腔”的形成贡献巨大。我市曲剧名家蓝文祥也常演包公,他的《包公辞朝》堪称经典。

    千古名臣 身后寂寞
  
    公元1062年五月,64岁的枢密副使包拯病逝于开封,百姓莫不伤感,宋仁宗赵祯也十分哀痛,为此停朝一天,并亲自上门吊唁。他感念包拯一生忠直,追封其为礼部尚书,谥孝肃,让其陪葬真宗永定陵。

  包拯秉性直率,在朝中朋友不多,却赢得了不少人的尊重。比如奉旨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比包拯小20来岁,他评价说:“仁宋时,包拯最名正直。”

  这位“最名正直”的名臣只有一首诗和《孝肃包公奏议》(即《包拯集》)传世。此外,他还留有简短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意思是说,后世子孙当官,如果谁有犯赃受贿等行为,死后不得葬入祖坟,不算他是包家人。由此可见,包拯是真的铁面无私,即便对自己的子孙,也不肯有丝毫的通融。

  包拯两兄早死,他是单传,到他儿子这一代,人丁也不旺盛。因此,他的后世子孙南迁后,并无特别显赫的人物出现,只是淳朴的家风一直流传下来。

  明嘉靖年间修《巩县志》,记载包公墓在“巩县西宋陵”中,位于永定陵西北,北与寇准墓遥遥相望,这个地方就在今天的巩义市芝田镇后泉沟村岭上。近日,我先来到永定陵打听后泉沟村怎么走,这里的工作人员苌先生说,包公墓在永定陵西北一公里处,往后泉沟村方向走,路上能看到标志。

  根据苌先生的指点和沿途的指示牌,我花了约20分钟,终于在村里找到了“包拯陵园”的牌子,也就是包公墓。门口有个小卖部兼售票点,进园参观者每人需交费10元,却没有票,如果有人砍价,5元也可以,收费的中年妇女自称姓刘。

  我交钱进去,发现包拯的陵园不大,也很安静,神道两侧有两三尊石羊、石虎和望柱,长约百米的神道尽头,就是高四五米的包公墓。墓前有一通清康熙年间所立的石碑,上有“宋丞相孝肃包公墓”几个大字。可以看出,平时这里少有人来,与包公的名气相比,他的身后之事有些凄凉。几名外地游客慕名从400公里之外而来,却在进园后不到5分钟就匆匆离去了。他们见到了包公墓,却因那10元不开票的收费而模糊了心目中的包公形象,不免有些失落和不平。

  目睹这一幕,我突然担心:这样下去,千古名臣包拯的身后之事恐怕要更为冷清和寂寞了。难道,这就是他脸谱后的真实人生?【原标题:包拯:脸谱后的真人生]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洛阳晚报 作者:张广英 2012-10-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