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包拯35代后人守候包氏宗祠近20年 甘当义务讲解员

2013/5/15 10:54:31 点击数: 【字体:

包拯35代后人守候包氏宗祠近20年 甘当义务讲解员

    包拯的出生地肥东县包公镇大包村,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他们义务守候包拯的家祠包氏宗祠近20年。身为包拯35代后人的包先良还多年来坚持为前来游览的游人义务讲解包拯的事迹。

    守候包氏宗祠20年

    昨天下午,当记者来到在去年修葺一新的包氏宗祠门前,发现大门紧闭,但大门外贴着一张A4纸,上面用圆珠笔写着包氏宗祠看护人:包先良、黄其莲,并留下了电话号码。记者按照上面的号码拨打过去,五分钟后,62岁的包先良骑着自行车带着60岁的妻子黄其莲来到了祠堂的大门口。

    打开祠堂门,看着修葺一新雕梁画栋的包氏宗祠,作为包拯35代孙的包先良说,他和妻子守候这座祠堂已经快20年了,这一切还得从20年前说起。1993年,这座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包拯家祠历经风雨,已经破败不堪,当时这座祠堂只剩下了几堵墙,祠堂顶部都已经塌掉了,一些村民在里面养牛。就在这一年,包先良因为生活开始到外地打工,一天他打电话听妻子说看着村里的包拯家祠破败不堪,作为包家的媳妇,心里很不是滋味,萌生了一个重修包氏宗祠的想法。听了妻子的这番话,包先良辞去了外地的工作,和妻子一起加入到了重修包氏祠堂的行列。

    1994年,在这对夫妻的号召下,包公祠得到了一笔包氏后人的捐款开始重修,很快摆脱了破败不堪的状况,从那以后,这对老夫妻就成了这个祠堂的守候者。他们每天守候在祠堂附近的家中,只要有游客前来参观祠堂,他们总是随叫随到。

    甘当义务讲解员

    去年,包氏宗祠作为县文保单位,得到了一次彻底的再次重修,在这次重修中宗祠内供奉的包公像和王朝马汉的塑像也一新。包先良和黄其莲这对夫妇还是十几年如一日,每天都要来到新修的包公祠里,打开祠堂的门窗让太阳照进来,扫去祠堂中的浮灰,为祠堂里的花木浇水……

    如今,随着专门来到包拯家祠拜谒包拯的游客增多,包先良和老伴又多了一份活计:为前来包氏宗祠参观的游人做义务讲解员。在包氏宗祠外,包先良指着祠堂的大门解释说,一般的家族祠堂的大门都会朝向南,唯独包氏宗祠的大门朝向北,那是因为相传包拯刚正不阿,得罪了不少朝中权贵,这些人就想向皇帝诬告包拯图谋不轨。后来包拯为表白忠心,故将位于肥东县的家族祠堂大门朝北,表示“子子孙孙,永不面南”。

    要将这份工作干下去

    由于守候着包氏宗祠,从1994年开始,包先良和妻子再也没有外出打过工,为了保证随叫随到,他们只能在村里的一家乡镇企业担任清洁工,拿着很少的收入。

    “我是包拯的35代孙,我为有这样的一位祖先而骄傲,所以才和老伴坚持了20年。”站在包氏宗祠内,包先良望着祠堂正中的包拯塑像告诉记者,他作为这个历史上大清官的后人,有义务为祖先守候祠堂,更有义务将包拯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的精神向现代人宣扬下去。【原标题:包拯35代后人守候包氏宗祠近20年 甘当义务讲解员】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2012-12-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