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孟尝君依靠门客“鸡鸣”、“狗盗”的仿生学天才逃出了秦昭王的魔掌之后,名气大振,七国的闲人们都知道齐国有个叫孟尝君的老板特别慷慨,只要胆子有够大,脸皮有够厚,就能在他那里混到饭吃。
管饭堂
一天,中午,孟尝君府,管饭堂。
九九八十一根深红色的柱子高高地撑起了灰色的椭圆形房顶,远远望去就象一口巨大的蒸笼。
大门上方是齐王亲题的金匾“管饭堂”,这个名字是有出处的,孟尝君这样解释“管饭于斯,堂而皇之”。齐王的书法很特别,以至于很多门客至今只能认出那个饭字,不过,这就足够了。
大门两边是闻名天下的齐国第一绝对,上联“笑愚公太愚,何用挥汗移山,看我三千门客吃倒王屋、太行”,下联“叹精卫不精,不必衔石填海,待俺八百壮士喝干北冥、南洋”,横批“革命就是请客吃饭”。这幅对联的作者,一位出身没落贵族家庭的年轻学者田丹,此刻正眯着近视的目中无人的眼睛盯着通往后堂的门,每天这个时候孟尝君总是从这个门走出来和大家一起吃饭。
其实一开始田丹对孟尝君这种打开大门管饭的举动很不以为然,也不屑于和这些门客混在一起吃饭,因为这些人实在是鱼龙混杂,据田丹分析其中大半都是靠吹牛混饭吃的懒汉、闲人。但是孟尝君这样开导田丹,“先生不要以为俺家里粮食吃不完,无事生非。不错,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闲人、懒汉,可是咱们齐国民风淳朴,又是孔孟之乡,老乡们都信奉劳动光荣,即便饿死也不愿白吃别人的粮食。俺府上90%的门客都不是本地人。先生想,一个人不远千里跑到齐国难道就为了不用劳动就能混到饭吃?即便如此,这个人也不简单。你想,这些人好吃懒做,就必须胆子大、脸皮厚,外加肯动脑子,否则他们还没到齐国就已经饿死了。所以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笨蛋,记住,能在这个世界上不用流汗就混到饭吃的人一定是有用的人”说到这,孟尝君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这只是其一,先生是聪明人,其他的奥妙先生自己琢磨吧”。
不久,田丹就发现了另外的秘密,他发现孟尝君府上,尤其是这个管饭堂简直就是七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娱乐等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平台。在这里田丹知道了赵王喜欢斗鸡,以至于赵国王宫里从来不吃鸡肉;秦王不喜欢洗澡,所以秦王的妃子们专门收集各种香水、香料;楚王喜欢瘦小、特别是细腰的女子,导致楚国的美女大多发育不良,胸脯平坦;魏王的相国拿了赵国大款吕不违的巨额回扣,把首都旧房改造工程承包给了赵国的吕氏春秋建筑公司;燕国的太子有同性恋倾向,在宫里四处挂满了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和信陵君的写真(这四人连年被评为七国四大天王、四大杰出青年、抗秦卫士、最性感男人和最受女性欢迎的性幻想对象)。据说当年孟尝君就是因为事先掌握了秦昭王最宠爱的小秘的详细资料,知道这个女人爱好高档裘皮,投其所好才侥幸脱身的。这件事被孟尝君总结为“不怕领导没爱好,就怕领导没小秘”。还有一次,孟尝君在管饭堂上从一个秦国门客那里得知秦国正在向赵国边境调集军队,于是马上派人从楚国购进了大量箭杆,利用与平原君的关系运到了赵国,同时调集巨额资金购买了楚国郢都期货交易所1个月后50%的箭杆。后来战端一开,孟尝君一边慷慨地向赵国无偿捐献了10万支箭杆,被赵王授予了“邯郸荣誉市民”、“为赵国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称号,巩固了与赵国上层的关系;另一边则利用郢都期货交易所的箭杆飞涨大赚了一笔。事后孟尝君又和春申君联合成立了一家春申箭杆集团公司,垄断了楚国的箭杆市场,他们不仅定期收购竹子,还向楚国山区的农民提供贷款鼓励种植竹子,以至于后来在楚国山区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要想富,就种竹”,再后来即使一向清高的楚国知识分子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件事让田丹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孟尝君同志的领导下我们早就进入了信息时代了。”
现在田丹不仅积极参加“管饭堂”的各种与吃有关或者无关的活动,还自告奋勇地组织了一个“管饭堂信息中心”,自任CIO(首席信息官)。每当开饭的时候,田丹的手下就遍布在“管饭堂”的各个角落,收集各种新闻、轶事、野史、绯闻、黄段子,然后编辑、整理、分析、总结后刻成竹简。时事分析供孟尝君等齐国上层领导参考,至于其他的娱乐性强的内容则公开出版发行。在投奔孟尝君以后的三年里,田丹已经编写出版了《我认识的孟尝君》、《孟尝君是怎样失去童贞的?》、《七国成人笑话大全》、《七国美女之三围比较》、《论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对齐国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战争经济》、《弱者的反抗—暗杀秦王是恐怖主义吗?》、《齐国可以说不》、《还没吃饱你就喊》、《吃得太饱你也喊》、《孟尝君府民间秘技大全》(分为巫术卷、相术卷、房中术卷、风水卷等)、《七国太子党揭密》(考虑到政治影响,目前只有秦国卷)、《七国方言学》等等学术性的、非学术性的著作数百万字。现在田丹已经由一个没落的贵族知识分子成长为著述等身、赫赫有名的学者了。
所以田丹,这个原本近视的、清高的知识分子,现在对孟尝君从内心里充满了敬佩。
神仙丹
这时,管饭堂外传来了大家熟悉的脚步声。
孟尝君终于出场了。
大多数人第一次见到孟尝君的时候,都不相信眼前这个小个子男人就是名振天下的孟尝君,特别是无法把他和什么最性感男人联系上。因为孟尝君不仅个子矮小,长相也谈不上英俊。他脸上的小眼睛、大鼻子和微微向一边倾斜的大嘴让人觉得有点怪异。然而田丹不愧为饱学之士,第一次见到孟尝君,就从他的并不英俊的面相上看出了此人的不凡:精光深敛的小眼睛显示此人精力过人,心机很深而又有让人畏惧的狠毒;大鼻子和大嘴说明此人财禄广厚,欲望强烈而意志坚定;那微微倾斜的嘴唇则说明此人能言擅辩。
孟尝君快步走到大堂上首,在那个为他专设的高大的座位上坐下,这样看孟尝君并不显的矮小,所以孟尝君总是喜欢坐着说话。
孟尝君刚一坐下,就指着对面楚国的门客陈术骂道“陈术,你他妈的要了那么多金子说要给老子炼什么一夜能御十女的神仙丹,怎么到现在还没炼出来?是不是让你这个老家伙偷吃了?要不然你都快七十的人了,居然越活越年轻了?害得老子连几个老婆都应付不了,每天早上都爬不起来?”“哈哈哈哈”大家跟着孟尝君一起哄堂大笑,而笑的最响亮的就是孟尝君自己了,他的笑声总是无拘无束,有些天真又有些荒淫,极富感染力。这是管饭堂的惯例,每天只要孟尝君一出现总要拿面前的两个门客开涮,逗得大家大笑。但孟尝君每天开涮的门客在一年之内绝不重复,最让人称奇的是孟尝君不仅每次都能毫不犹豫地叫出门客的名字,而且开的玩笑都很有针对性。门客们无不佩服孟尝君的记忆力和亲切自然的风格。当然田丹知道这其实都是故意安排好的,每天坐到孟尝君面前的门客都要轮流换,同时,当天被开涮的门客的详细资料都在开饭前一个时辰由田丹派人送到了孟尝君手里。即便如此,田丹还是很佩服孟尝君,资料虽然准备好了,但台词却要孟尝君自己编,又要贴切、简洁,又要生动、有趣,既让被开涮的门客感到被重视,又不能伤了人家的面子,更重要的是还要搞笑。田丹觉得这种工作的难度不亚于当场作诗,当年田丹曾经被父亲逼迫每天作一首诗,直到现在他仍然反感这种完成任务式的创作。但是孟尝君就这样三年如一日地创作着,虽然门客越来越多,孟尝君还是没有厌倦这种游戏的意思。因为用这种方法孟尝君在一年之内就可以和六百多门客进行直接地感情交流,这个数字大约占到门客总数的20%,正好符合孟尝君提出的有关精英人才的“二八理论”,即“在一大群人当中,最有用的人才不会超过20%”。此刻被孟尝君骂过的陈术激动得血液涌上了面孔,他感觉到了管饭堂上三千多双眼睛此刻正热辣辣地盯着自己,陈术知道从现在起自己已经进入管饭堂精英的行列,因为孟尝君已经公开地骂了自己,自己的理想马上就要实现了!这时候应该说点什么继续烘托这种气氛才对,可是陈术是药物专家,不是纵横家,尤其在这种场合他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只好激动着、拱着手,不知所措。坐在他旁边的侄子兼徒弟陈勋救了场“相国龙马精神,不用仙药已经是齐国第一猛男了,只怕仙药炼成了相国要天下无敌了!”陈勋的马屁拍的虽然有些肉麻,不过孟尝君倒也非常受用,因为他的精力过人和他的挥金如土一样有名。大家其实也是心照不宣,所谓的仙药是给齐王和各国贵族用的。
半年前,当陈氏叔侄从楚国来投奔孟尝君的时候,孟尝君只是把他们当作一般的江湖术士,并没有重视。陈术曾经一度心灰意冷,这位年近古稀的药物专家一生研制了无数秘方,可是仍然穷困潦倒,四处漂泊。他的侄子陈勋很快找到了引起孟尝君重视的捷径:要想接近孟尝君就必须先接近田丹。根据从叔叔那里学到的医术,陈勋认定田丹必然肾虚,因为每次看到田丹都发现他总是眼圈发青,而且年纪轻轻却很怕冷。联系到田丹为了不辜负孟尝君的重用,没日没夜地操劳的现实,结合田丹因为原配夫人没有生育最近又纳了小妾的八卦消息,陈勋采取了果断的行动,给田丹送去了按陈术研制的秘方配制的“百草神仙丹”。从此田丹精神大振,不仅白天神采奕奕,晚上也是生龙活虎。关于百草神仙丹,田丹的小老婆说“用了百草神仙丹,他好我也好”,说完这句话就掀起了红色的门帘走了进去,然后就是一片模糊;田丹的大老婆则说“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就收神仙丹”,说完了就扭动着肥胖的腰身走进了卧室,身后的丫鬟们跟着扭成一片。趁热打铁,陈勋请孟尝君府上的高手按照他的思路编写了《关于研制、开发陈氏百草神仙丹的商业计划书》送给了田丹,本来田丹觉得这种春药的玩意有辱斯文。可是毕竟吃了人家的嘴软,而且自己确实也神仙了一回,所以还是看了,没想到看完了这份报告,田丹的感受只有两个字:震惊!原来男人,特别是有权有势又有钱的男人,最怕失去的就是权力和性能力;原来统治七国的国君和当权人物大多已经进入所谓的性衰退年龄;原来各国虽然都有术士炼制各种相关的药物,但是还没有一个批量生产,有品牌效应的产品,而且大多数都有负作用;原来这种产品不应该叫春药,而应该叫保健品。田丹一口气看完后就一口气把这份商业计划书献给了孟尝君,大力推荐。正好孟尝君这段时间经常听齐王抱怨自己“老了”;后宫也传出齐王难以应付后妃们的花边新闻。于是孟尝君就向陈氏叔侄要了两副“神仙丹”,连同这份商业计划书一起献给了齐王。后来齐王对药物的疗效没有评价,只是在计划书上批示“这个产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是我们齐国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抓紧搞,孟尝君同志牵头负责落实”。可是当孟尝君向田丹和陈氏叔侄传达了齐王的重要批示精神后,田丹却说“这事不能急,产量不能太大,现在关键要做好市场开发工作,要产生家喻户晓而又凤毛麟角的效果。”孟尝君马上明白了田丹的意思,“对,就是要出精品,上档次,咱们这药就是一个字:贵!,你想想这年头老婆多得应付不过来的男人谁会在乎几个钱?但是物以稀为贵,所以不能太多,否则就做滥了”。陈勋一个劲地点头,称赞孟尝君英明。陈术虽然不太明白但还是严格执行了孟尝君的指示,一方面封了药库,没有孟尝君的批条绝不卖药;另一方面则由陈勋写报告向孟尝君(按程序当然要先报给孟尝君,孟尝君就在报告上写道:同意陈术陈勋同志的意见,报齐王批示。这样才能报给齐王。)和齐王汇报,在报告中陈勋强调这种神仙丹选材十分名贵,加工工艺非常复杂,所以产量非常有限,目前只能供齐国王室专用。如果要突破产量的瓶颈就必须追加科研经费15000两黄金。看完报告,齐王批示:“同意拨10000两黄金作为项目开发费用,速办!孟尝君同志负责监督落实,必须保证专款专用,争取在1年内批量生产,尽快产生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随时汇报项目进展情况。”拿到了齐王的最高指示,孟尝君直截了当地问陈氏叔侄“你们说老实话,按照每年生产1000副神仙丹的规模,一共要多少钱?”“这个老朽没有细算过”,陈术一向严谨的科学态度容不得他说没有把握的话。“估计个大概数字就行”,孟尝君不是药物学家,但他喜欢早点心里有数。“这个…….”,陈术不知如何回答。“回相国,大概两千两黄金就足够了”,陈勋早就知道了底细,也知道孟尝君的财大气粗,当然他也明白凡是领导都恨手下人骗他,但是看到机会就在眼前总不能错过,所以在心里打了几转以后报了一个他认为大家都不吃亏的数字。陈术望了侄子一眼,没有说话,他知道年轻人是要赚钱的,而且他也需要这个头脑灵活的侄子帮他完成自己的理想。“好!我就给你们叔侄三千两黄金,一年后给我交1000副神仙丹!”,这就是孟尝君,跟着他卖命的人总能得到让人满意的好处。“回相国,1000副神仙丹最多两个月就可以完成了!另外,我们会仔细记帐,请相国放心!”,陈勋不敢大意。“那好,不过1年之内我只要1000副神仙丹,明白吗?关键是质量,这可是给大王吃的药,关系重大,你们可要小心!”孟尝君关心的是能否达到家喻户晓而又凤毛麟角的效果。“相国放心,老朽就算肝脑涂地也绝不会毁了陈氏百草神仙丹的名声!”陈术表态了。“好!快去办!有事就跟田丹说!”,孟尝君的风格就是喜欢办事利索。
有了齐王的最高指示和孟尝君的支持,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资金到位后,虽然陈氏叔侄激动的夜不能寐,却还是知趣地给田丹送去了1000两黄金,当然这是陈勋的主意,陈术只管技术,虽然他不擅此道,但在这种问题上他还是非常尊重侄子的意见。正因为这样,陈术在晚年终于抓住了人生的最后一个机会。
陈勋亲自带着1000两黄金去楚国采购了生产1000副神仙丹的药材,又在家乡招募了50名伙计,当然大多数都是陈氏叔侄同村的老乡。为此,陈氏叔侄在家乡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大家都说他们是乡亲们致富的带头人,惹得其他村子的后生们都嚷嚷着要去齐国打工。回到齐国后陈氏叔侄一边按照秘方监督伙计们配制神仙丹,一边按照田丹的主意开始研制第二代产品“大王神仙丹”。与第一代产品相比,大王神仙丹有了三项改进:一、包装采用泰山名贵松木盒,里面垫着楚国进口的真丝;二、包装上刻着“大王神仙丹”下面是一行小字“齐国王室指定御用产品”;三、经请示,在包装上刻上了齐王的头像作为商标。至于药,按照陈术的话说,“老朽琢磨了一辈子,如果再改恐怕要画蛇添足了”。
这时陈氏叔侄的药坊早已经开始向齐王宫里定期供药。第二代产品“大王神仙丹”也已经生产了两千多盒放在药库里,孟尝君请示了齐王,要等到向周天子贺寿的机会隆重推出,齐国的这种神秘保健品也早在七国传开了。但是孟尝君仍然在开这样的玩笑,还取得了这样搞笑的效果。田丹心想,如果孟尝君生在普通百姓家,很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戏子。
关于吃的思考
“好,药可以慢慢炼,饭可要天天吃。”孟尝君觉得气氛调节的到位了,举起了酒杯,“来,来,来,大家吃好,喝好!”就象听到了发令枪的运动员,大家纷纷举起了酒杯和筷子,一拥而上。
若干世纪后,田丹第六十三次投胎成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在一次MBA培训课程上听老师这样定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一个组织里相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风格”。田丹当时正在用手机给小秘发短信息,听到这句话,猛然想通了困扰他两千多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当年那么多门客,包括自己和孟尝君这些有地位、有品位的社会名流和精英分子也会热衷于和三千多懒汉、闲人们挤在一间大屋子里吃饭,还吃得那么津津有味,意气风发而又妙趣横生?就是因为当人们挤在一起满足食欲,这种比性欲还原始的欲望的时候,最容易产生认同感、凝聚力和一致的价值取向。好比猴王可以和猴群里的所有异性发生关系,其他公猴也要忍气吞声,但猴王必须公平合理地分配食物,否则他的统治就会动摇。后来投胎了六十三次的田丹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前往西部某贫困地区考察商机,当他看到在这个还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县的县城里不仅到处都是高档的吃饭场所,甚至还有声色场所,他一点也没有感到奇怪,这更进一步地映证了他先前关于吃的思考。
这个道理孟尝君在投胎六十二次的时候就想明白了,当时他头上带着一顶全国流行的绿帽子,手里拿着一个快要漏的搪瓷盆子,排在人民公社的社员队伍里打饭。他还是那么矮小,但与两千年前相比,显得非常瘦弱,好象弱不禁风。如果当年那些门客们能和他一起投胎,看到这一幕一定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在人民公社的大食堂只能天天喝菜汤,还不如当年孟尝君的佃户每天到他府上收集的那些用来喂猪的泔水。每次当投胎了六十二次的孟尝君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菜汤,他都会不自觉地用筷子搅动很久,希望能从里面发现那些熟悉的煎饼和大葱,那些曾被三千多门客们吃掉的和浪费了的食物。如果那样关于眼前菜汤的一切就应该是一场噩梦,自己一觉醒来还是那个挥金如土的孟尝君,即便不幸做了吃闲饭的门客或者收泔水的佃户,再或者被佃户用泔水喂养的猪也很幸福——至少可以吃到一点粮食。可惜,每次的搅动只能看见可怜的、熬的变形的、难以分辨的菜和菜色的液体,这样的汤喝下去只能是对胃的欺骗和虐待,这位当年挥金如土的人物经常饿的眼前一阵阵发黑。
为了能支撑到喝上那口菜汤而不是马上晕倒,他用手擦了一把前额上的虚汗,用力抬了抬头,透过食堂菜汤冒出的蒸汽,他看到了公社食堂泥坯墙上的大副领袖像,由于整天烟熏火燎领袖的气色也不太好,此刻领袖正忧郁地注视着投胎了六十二次的孟尝君,目光里仿佛有一点悲悯和无奈。为了转移肠胃对饥饿的关注,投胎了六十二次的孟尝君开始在心灵深处向领袖汇报:“您老人家也不容易呀,当年我给三千多人管饭,所以只好天天吃煎饼卷大葱;您如今给全国人民管饭,能天天喝菜汤没把我们都给饿死真是难为您老人家了!”“对,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反正俺们都闲着呢!”,投胎了六十二次的孟尝君终于排到了,一个箭步冲到了巨大的汤锅前。
其实在两千多年的轮回里,孟尝君从来就没有感觉到自己真正忙过,所以当年吃了那么多煎饼卷大葱真是浪费。
中午的主食
还是回到两千多年前的那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孟尝君正在专心致志地用一张性感的煎饼卷起了一根阳刚的大葱,下面的程序当然就是蘸大酱了。
在管饭堂开张一年后,这种食物取代了原来的各种食物,基本上成了管饭堂的唯一主食,以至于后来大家在管饭堂吃饭都不喊“小姐,上主食!”,而是直接喊“小姐,上煎饼卷大葱!”。再后来那煎饼和大葱都不用上了,每当三千名门客和孟尝君出现在管饭堂的时候,都会发现面前的桌上早就摆好了性感的煎饼和阳刚的大葱,好象这对奸夫淫妇倒成了管饭堂的主人。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种食物作为管饭堂的主食,孟尝君有他的理论:第一,便宜。给三千多人管饭,费用可不是小数目,这种主食饭菜兼顾,物美价廉。第二,方便。给三千多人管饭可不轻松,这种东西即使齐国的乡野村妇做起来也是轻车熟路。第三,杜绝浪费。吃多少卷多少,有点自助餐的意思,孟尝君最讨厌那些卷好煎饼啃一口就扔的门客,当然最后这些东西还是喂了孟尝君的猪。第四,筛选人才。如果仅仅为了混饭,那么天天吃煎饼卷大葱也会吓跑那些意志不坚定的投机分子;如果想做成一番事业,却无法忍受每天的煎饼卷大葱那这个人没有毅力,难成大事,正好用煎饼卷大葱淘汰。要是天天吃海鲜,别说经济承受不了,可能真把那些为了吃而吃的混蛋都招来了。第五,保持低调。虽然天下人都知道孟尝君有个管饭堂来者不拒,但是齐国人也都知道管饭堂的主食就是自己天天吃的煎饼卷大葱,而且孟尝君天天以身作则带头吃,搞的孟尝君最宠爱的楚国小秘每次和他亲热的时候都皱着眉头,事后还要用盐水狂漱口。所以大家在羡慕孟尝君大方的同时也都说他是个廉政的好干部,就连齐王也不相信关于这个整天满嘴大葱味的相国富可敌国的传言。第六,教育意义。孟尝君自己是小老婆生的,出生的时候有人说他八字不好,冲克父母,所以虽然生在相国府第却从小受尽了屈辱和苦难。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现在的孟尝君。所以孟尝君看到自己的儿子们常常借着自己的名号自以为是,很是担心。自己吃煎饼卷大葱,儿子们也只好跟着吃苦,好让他们了解普通人生活的真相。满嘴的葱味时刻提醒他们:你是生猛的孟尝君的生猛的儿子。第七,文化。孟尝君是齐国的相国,而煎饼卷大葱是齐鲁大地上最流行的食物。所以带领来自七国的三千多门客吃煎饼卷大葱具有文化上的象征意义,孟尝君常说“不吃煎饼卷大葱的干部不是好干部”,每次在管饭堂上看到那些来自楚国的门客们皱着眉头吃煎饼卷大葱,孟尝君都会在心里偷着乐。第八,绿色食物最壮阳。煎饼之所以性感是因为其选材来自齐国用黄河水浇灌的小麦,而大葱之所以阳刚则因为齐国农民辛勤地用大粪滋润。当孟尝君每天虔诚地用性感的煎饼卷起阳刚的大葱,都会有一种生殖崇拜的原始冲动。
孟尝君私下里常取笑田丹“什么狗屁神仙丹,其实吃煎饼卷大葱最壮阳,你看老子没吃什么狗屁神仙丹不一样生了一大堆儿子?”。每次田丹都是笑笑,不加评论,他心里明白“你他妈不吃神仙丹,吃人胎盘,要不也跟我一样脸色葱心绿!”
后来孟尝君府上的厨子投其所好,又开发了大葱蘸大酱等系列吃法。再后来孟尝君及其门客的后代把这种传统从山东带到了东北,逐渐形成了如今风靡全国的东北菜。
很象职业纵横家的冯欢
再次回到两千多年前的那个阳光明媚的中午,这时的孟尝君刚和卷好的大葱和大饼完成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嘴巴和牙齿正在享受着大葱冲鼻的快感和大饼温柔的弹性。一个仆人走上管饭堂,在孟尝君面前跪下禀告“相国,门外有位魏国来的冯先生求见!”“好,有请!”,孟尝君一边发话,一边加快了咀嚼。
不一会,一个瘦高个男人走了上来,他头发蓬乱,胡子拉碴,满面风尘;显然是经过长途跋涉,衣衫已经有些破烂,而脚上的鞋也已经露出了脚趾,;唯一的行李就是背上的一个大包袱,包袱上露出了长长的剑柄,上面缠着的麻绳也已经沾满了油汗。这样的人要是出现在两千多年后的北京街头,新新人类一定以为他是前卫的行为艺术家;当然,如果被警察叔叔看到,肯定要被拦住检查身份证和暂住证。但是他出现在两千多年以后的孟尝君府上的管饭堂,这样的扮相就太大众化了,按照田丹的经验这样的造型是来混饭的门客当中最普通的一种,主要是以雄伟华丽的管饭堂为背景制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突出门客历尽江湖的沧桑和艰辛,表现其投奔孟尝君的诚意和决心。所以这个人的出现并没有引起田丹的注意,他此刻正在津津有味地听傍边的赵国门客讲述邯郸娱乐圈最新的绯闻。
孟尝君站了起来,咽下了嘴里的大葱和大饼,向来人作揖,问道:“先生来见田文不知道有何见教?”瘦高个男人也还了一揖,顺手把大包袱往地上一扔,“当啷”一声,剑柄与地板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更夸张的是随着包袱的落下,跟随他长途跋涉的灰尘呈烟雾状从包袱上升起,顿时把瘦高个男人笼罩在来自千里之外的烟雾当中,在这种神秘而滑稽的气氛中,来人开口了:“冯欢见过相国!冯欢村野之人,见识低微,不敢在相国面前买弄。那个啥,俺老家遭灾咧,俺逃荒到了临淄,听人说孟尝君府上管饭,俺就来咧!”“哈哈,爽快,来人,添双筷子!”混饭、蹭饭的人孟尝君见过无数,但混饭混得这样理直气壮而又从容不迫的人在管饭堂还是第一人,孟尝君就喜欢这种少见的人,特别是干什么都理直气壮的人。
记得在参加六国抗秦峰会的时候,一位著名的纵横家这样说“作为一个职业纵横家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还是心理素质!”在孟尝君看来所谓纵横家就是靠说话混饭吃的人,这和他府上的门客没有任何区别,但是要成为职业纵横家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却是这些门客所不具备的,包括田丹在第一次见孟尝君的时候都表现出了些须的紧张和不自然。他们总是急于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给孟尝君留下深刻的积极印象,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所以总是出口成章,滔滔不绝。仿佛个个都是胸怀大志,才高八斗的人物。而这个冯欢,似乎什么都不懂,只是为了来吃饭,但是孟尝君相信:一个长途跋涉的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吃饱、喝足和睡好。
冯欢毫不客气,一屁股坐下,顷刻之间就干掉了10张大饼和10根大葱,刷新了半年前燕国门客创造的记录。
中午饭终于结束了,按照惯例,孟尝君的大儿子,负责管理门客日常生活的田任来请示父亲怎么安置新来的门客冯欢。“先把他安排在丙组”,孟尝君吩咐道。孟尝君府上的门客分为甲乙丙三个组,虽然中午大家在管饭堂一起吃饭,但是门客其他的两顿饭和住宿条件却按这三个组分为三个等级,甲组当然最好,而丙组自然是最差的。分到哪个组完全要看这个门客表现出来的水平和孟尝君对他的赏识程度。既然冯欢自己说就为了吃饭,那也只能把他编入勉强维持温饱的丙组了。不过孟尝君还是嘱咐他的儿子,“这个冯欢不一般,你要注意观察他,有什么情况及时跟我说。我觉得他有点象那个什么职业纵横家。”田任虽然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有这种直觉,在他看来这个冯欢更象一个纯粹为混饭而混饭的盲流,但他还是按照父亲的吩咐把冯欢编入丙组,并对他小心观察。
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了孟尝君过人的眼光。
敲着长剑要待遇
在冯欢投奔孟尝君大约十天后的一个晚上,田任找到了孟尝君,按照父亲的吩咐开始了第一次关于冯欢的汇报:“这个冯先生自从住进丙组门客宿舍以后,整天除了吃饭睡觉什么也不做,也不爱和其他门客来往。昨天晚上吃完饭,他在院子里敲着他那把长剑唱歌。”“是吗?那这个冯欢是演艺人才了?他唱什么?”“他唱:你快回来,这里吃饭没有荤菜”“哦,他是嫌丙组的伙食不好。”“我心想:你什么也不会就会吃饭,还想吃什么好的?所以就没理他。没想到今天吃完晚饭他又在院子里唱上了,老这样也不是事,影响其他门客的情绪。”“没关系,不怕门客不干活,就怕门客没要求,他要吃好的,就满足他,明天把他安排的乙组。”孟尝君对这个冯欢更感兴趣了。
一个月以后,田任再次向父亲反映冯欢的问题,“这个冯先生进了乙组天天见肉就没命,现在已经吃出点啤酒肚了,我想这下安生了吧?结果今天晚饭后他又弹着长剑唱上了。”“哦,他唱什么?”“他唱:你快回来,这里出门还要用脚踩”“他是想配车了?”“那就要进甲组,可是甲组门客都是象田丹、陈术这些立过大功或者在七国鼎鼎有名的人物,让他进甲组其他人会怎么想?”“不怕,我就想看看进了甲组他自己怎么想?明天把他安排在甲组。”
在冯欢进入甲组门客享受出门专车接送的待遇后,他又在一个夜晚弹着长剑唱了起来“你快回来,这里没有我最想要的真爱”。歌声高亢而凄凉,把大家从睡梦中惊醒了。孟尝君府上3000多门客大多是光棍,或者两地分居的性压抑者,听到这煽情的歌声,远方的爱人、家乡的亲人、自己的身世、童年以及初恋和心上人等等画面以电影的表现手法在脑海里一一闪过,有些人不禁潸然泪下。对于冯欢的迅速提拔,田丹等人本来就气不过,所以马上向田任反映了冯欢晚上不睡觉在宿舍唱歌影响其他门客的问题,而田任也忍无可忍,于是连夜去向父亲汇报。“他妈的,这不是得寸进尺吗?向我要真爱?谁不知道我小时侯缺钙,长大了缺爱?我还没有真爱呢?去,把冯欢给我叫来!”孟尝君小时侯的确缺钙,所以身材矮小,又是小老婆生的,也不招父亲的喜欢,虽然后来发达以后拥有美女无数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今天听田任一说,他明白了,缺的就是冯欢跟他要的真爱。把冯欢叫来以后,孟尝君就把儿子田任和傍边伺候的下人都打发走了。
过了大约1个时辰,冯欢悄悄地回到了甲组宿舍,从那以后冯先生只是吃肉、坐车,再也不唱歌了。
主动去讨债
秋天到了,这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地主收租子的季节。毫无疑问,按照阶级成分,孟尝君肯定属于地主,因为在齐国的薛城一带孟尝君拥有大片的土地,那是齐王封给孟尝君的封地。收租子自不必说,由于孟尝君的财大气粗的名声,很多薛城当地的农户在困难的时候,比如每年的春耕,都向孟尝君借过钱,而孟尝君也借此机会收取利息,以填补日益增长的支出,这是孟尝君用来供养这些门客的经济来源之一。平常这些农户没钱,考虑到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孟尝君也没法派人去催帐。现在收了庄稼,正是讨债的好时候。但是讨债可不是轻松的工作,那个时代的风气就是孔夫子说的“礼崩乐坏”,那时侯中国的诚信就已经很成问题了,孟尝君每年派人去讨债总遇到各种麻烦,从来没有顺利地把所有的本钱和利息收到,甚至去年还发生过欠债人围攻孟尝君派出去的讨债工作小组的恶性事件。讨债这种事要比讨租子难度大很多,欠租不交,明年就可以把地收回来,要种孟尝君家的地就要叫孟尝君家的租子;欠债不还,可真是没什么好办法。
孟尝君今年早早地就向门客们发出动员,希望有讨债特长的门客们挺身而出,但是大家都知道了去年发生的惊险故事,所以大家都装聋作哑,气的孟尝君直骂娘。后来,冯欢终于开口了“相国,俺没什么本事,就是一样:该是俺的东西俺肯定能要回来!”,一如冯先生一贯的理直气壮。“好,那就麻烦冯先生去一趟!”孟尝君觉得自己总算没白让这个瘦高个男人天天吃肉坐车。“相国,去之前您要给俺交个底,这个事要办成啥程度?是就为了收钱收利息还是为了别的?”“那当然为了收钱收利息,不过冯先生要小心,俺们那里民风剽悍,很多人欠债就是不还。”“那要是这样就容易,相国放心。”“要是有人欠债不还,先生准备如何对付?”孟尝君还是不太放心。“按俺们魏国讨债的法子,不还债俺就把他家房子扒了、牛杀了,庄稼毁掉完!”说着冯欢握住了肮脏的剑柄,更加理直气壮。“那可不行,先生还是不要去了。谁不知道孟尝君仗义疏财?要是这样岂不是让天下人骂田文是只认钱不顾群众死活的小人?在群众中会造成多坏的影响?要是激起民变让齐王知道了更是了不得。”孟尝君怀疑冯欢是不是当过村长,居然是个狠角色,难怪敢理直气壮地问自己要这要那,好象自己欠了他的似的。“那相国的意思是仁义第一,讨债第二了?”“对,是这个意思,其实也不是,最好能让他们乖乖地还了钱还说我好。”“那就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了?”当然这是冯欢的内心活动,孟尝君没有听到。
孟尝君安排儿子田任跟着冯欢一起去,一是让田任增长才干,二来他也想知道更多有关冯欢办事的细节。当然,冯欢又老套且理直气壮地向孟尝君要求田任必须在办事的过程中听从自己的安排。孟尝君也只好老套而理直气壮地答应了。
仁义的利息
半个月后,由冯欢和田任带队的讨债工作小组回来了,田任首先进入内宅向孟尝君汇报。“这次顺利吗?没发生什么暴力事件吧?”自从冯欢他们走了以后,孟尝君老是想起冯欢跟他讲过的有关魏国讨债的样子,结合去年发生过的恶性事件,孟尝君经常会担心自己的儿子能否安全回来。看到田任完好无缺地站在自己面前,总算松了一口气。“哼,暴力事件倒是没发生,而且那些欠债的人都高兴的很呢!”田任好象憋了一肚子气。“什么意思?”“儿子和冯先生到了薛城,冯先生就让人通知所有欠债的人来还钱和利息,后来有大概三成的人还了钱和利息,还有三成的人只还了钱,其他人都说没钱还。冯先生就让人花钱买了一头肥牛杀了,又买了三十坛酒,把所有欠债的人都叫来”“哈,我这招他也学会了,也是,只要能收回债来,请客吃饭也应该。”孟尝君笑了。“后来呢?”“冯先生就等大家吃饱喝足以后跟大家说:我们相国当年借钱给大家是看大家生产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春耕的时候种子肥料都要钱买,为了保证大家不误农时所以借钱给大家抓春耕保生产。”“这个冯欢可能真的当过村长,农村基层工作的经验很丰富嘛!”“冯先生还说:我们相国要大家付利息是因为相国为齐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大家知道管饭堂吧?大家想,给三千多人管饭每天要花多少钱?可是我们相国为齐国培养人才,却没有动用国库一文钱,花的都是自己的钱,可是相国的俸禄有限呀,大家知道相国是有名的廉政干部,他天天自己吃大饼卷大葱。所以让大家付利息也是为了齐国培养人才,大家想要是因为没钱让这些人才都走光了,以后齐国有事谁来为国家出力?到时候国家完蛋了,大家就没地种,没饭吃,没有好日子过。”“不错,不错,说的好。”“然后呢?”“冯先生就说:今年大家收成不好,大家的难处相国都知道了。有些人还了债还付了利息,这很好,我代表相国感谢你们!你们为齐国的人才培养工程做出了贡献!有些人还了债但没有付利息,还有些人连本钱都还不上,但是我们相国相信你们都是好群众,你们确实是遇到了困难,没有能力还。怎么办?相国不会不管你们,我现在就代表相国把你们欠的利息免了,你们以后有钱就把本钱还上,没有钱我们相国绝不为难大家。说着冯先生就把登记利息的帐本给烧了!”“什么?烧了?那是我的钱,他凭什么装大方不要了?你怎么不拦着他?”孟尝君急了,从小的窘迫生活造就了孟尝君的节俭和对金钱的关注。“父亲不是让孩儿一切听冯先生的吩咐吗?再说那个场合,他都把话说出去了,我还怎么拦呢?”“他妈的,把他叫来。”这时,一个下人走进来,“相国,冯先生求见!”“正好,让他进来!任儿,你先回避。”尽管在气头上,孟尝君还是不愿意给冯欢留下他听儿子打小报告的印象。
冯欢走进来,气色很好,依然理直气壮。孟尝君耐着性子听冯欢汇报了讨债的经过,与田任的描述大同小异。“冯先生,你也知道我府上的门客越来越多,花销越来越大,就指望收点利息填补亏空呢,你一把火把利息帐本烧了,我拿什么给你们管饭呢?”“俺临走的时候问过相国,俺们这趟差事是不是只为了收钱?相国说要仁义也要钱。现在冯欢把钱和仁义都带回来了,而且这仁义还有利息以后等着相国需要的时候用呢。”“什么意思?”孟尝君觉得冯欢说话的口气很象那些有名的职业纵横家。“相国你想,往年你派去讨债的人都没有能力吗?为什么每次都那么失败?还和欠债的农民闹出很多事端?这些人如果有钱还而又老实自然就还了,如果没钱或者有钱但不老实,那就只能用狠招逼他们还。可是这样就影响了相国的形象,而且搞不好会激化矛盾,让那些嫉恨相国的人抓住把柄。现在俺把大家召集起来,免了那些没有能力还或者不想还的人的利息,那些真正没钱的人会感激相国记住相国的好处,那些存心不还钱的人大家都清楚,村长、乡亲们自然会骂他们,孤立他们。相国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如果在村子里被大家孤立会活的很痛苦。这样以后就很少会有人存心赖利息了。如果不免他们的利息,而又没有有效的手段讨要,那就只好攒到明年,利上加利这些人就更还不清,到最后不是背井离乡去逃债就是干脆硬赖,甚至暴力对抗,那个时候就更不好办了。现在整个薛城的百姓都夸相国仁义,这仁义就象借出去的债,利息就是人心,人情落在明处,让大家觉得欠了相国的,作为一个政治领袖这样的利息才是无价的。而能讨回来的钱都已经带回来了,这不是相国当初要的结果吗?”“哈,哈,我没看错,你真是他妈的职业纵横家!”孟尝君拍着冯欢的肩膀,大笑了起来。
失宠
所谓月满则亏,一年后孟尝君渐渐地失去了齐王的信任,地位急转直下。先是齐王遇到重要的大事不再找孟尝君商量,接着是不利于孟尝君的传言四起,临淄街头流传着关于孟尝君富可敌国,生活腐化的八卦新闻。就连当年被齐王肯定的“大王神仙丹”项目也下马了,说是这种药里的性激素超标。
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孟尝君主动辞去了齐国的相国,要求回封地薛城务农。其中的内情孟尝君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而齐王甚至也没有挽留,很自然地同意了孟尝君的要求。管饭堂一时间门可罗雀,三千多门客作鸟兽散,连田丹也不见了。
幸好当年冯欢免了薛城农民的利息,所以当孟尝君回到薛城的时候受到了群众热烈的欢迎,大家主动归还了欠债和并及时交纳了租子。这就是仁义的利息吧,孟尝君想。
职业纵横家的能力
这时候,职业纵横家冯欢主动跟着孟尝君回到薛城,然后信心十足地帮孟尝君策划了未来。“不知道侯爷以后有什么打算?”孟尝君已经不是相国了,但还是有爵位的。“唉,能有什么打算?守着这几亩地也够吃了。”孟尝君心灰意冷,失去了往日的锐气。“够吃就不死了吗?”冯欢的话锋利的象刀子,毫无顾忌。“先生何出此言?”孟尝君吃了一惊。“侯爷当年威风八面,得罪的人不少吧,当年您是相国人家嫉恨您也无可奈何,如今失了势,要想过安稳日子恐怕也难。”“那怎么办?”孟尝君无可奈何。“侯爷只有当相国才可以保全自己”“可是齐王不想让我当呀,我要是不辞可能连这个爵位都保不住了!”“只要侯爷想当,冯欢就有本事让侯爷再成为齐国的相国,而且比以前还要权高位重!”冯欢还是理直气壮。“什么?冯先生有什么高见?”孟尝君的眼睛不由得一亮。“侯爷以前不是说俺是什么职业纵横家吗?只要侯爷还想当相国,这件事就交给俺来办,保管侯爷三个月后还是齐国的相国!”冯欢微微一笑,充满自信。“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田文绝不忘先生的大功!”孟尝君被冯欢一番撩拨,恢复了一点过去的风采。
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
半个月后,秦国首都咸阳,秦王高大雄伟的议事殿。
冯欢衣着光鲜,站在秦王面前侃侃而谈。
“大王知道秦国最大的威胁是什么吗?”“寡人不知。先生有何高见?”秦王一向傲慢,但是当他听说来求见的人是孟尝君的门客,还是见了冯欢。
“以秦国现在的实力,其他六国都不是对手,但是如果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则秦国就是以一国之力与天下抗衡,这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冯欢的话说到了关键问题,这些年那些个纵横家撺掇着六国联合抗秦,的确让秦国感到了很大的威胁。“鸟无头不飞,如今六国联盟当中齐国最强,而齐国的相国孟尝君田文则是联络六国的核心人物。其人礼贤下士,仗义疏财,与其他各国权贵结好,在六国当中可以一呼百应。”“寡人知道孟尝君是个人物,可是他总是与秦国作对。”提起孟尝君,秦王不由得想起当年他从自己手里逃脱的往事。“如今齐王听信谗言,罢免了孟尝君的相国之位,在下以为对于秦国来说,这是天赐良机。孟尝君世代为齐国效力,德高望重,如今却落到这个下场,必然心生怨恨,如果秦王能趁此良机派使者带厚礼前往齐国聘请孟尝君来秦国做相国,在此落魄之时,孟尝君一定感激秦王的大恩为秦国效力,到那时六国联盟自然不攻自破,而齐国因为失去了孟尝君则会国力衰落,秦国就可以对六国各个击破了!”“先生所言极是!”“孟尝君威名遍布天下,大王如果以为在下的说法有理,就请快做决断,否则齐王万一反悔把孟尝君复了相国之位,或者让别国抢了先,大王悔之晚矣!”“好,寡人这就派使者去请孟尝君!”秦王的确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立即派大臣带着十辆马车和千两黄金前往薛城请孟尝君来秦国作相国。
冯欢以先去劝说孟尝君为由,快马离开了秦国直奔齐国首都临淄。来到临淄,冯欢以孟尝君门客的身份来到齐国王宫要求见齐王。齐王正想知道孟尝君的近况,所以马上见了冯欢。冯欢把给秦王讲过的道理又向齐王摆了一次,还说秦国已经派使者前往薛城要拜孟尝君为秦国的相国。齐王吃了一惊,孟尝君为齐国相国多年,如果让他去秦国做相国那无疑会给齐国带来致命的打击。“如今大王只有两条路:一是杀了孟尝君,但在下认为孟尝君名声播于海内,与各国权贵结好,无罪而诛,不免失去人心;二就是让孟尝君官复原职,孟尝君世代为齐国栋梁,他一定会感念大王恩德,为大王尽忠!”冯欢看出了齐王的矛盾,他清楚自己玩的这个把戏的高度风险,弄不好孟尝君就没命了。鉴于孟尝君的实力和威望,齐王也实在不敢下手杀他,而把孟尝君这样一个人物长期放在远离都城的薛城,齐王也很不放心。“只是孟尝君当初自己辞去相位,寡人如何能勉强他?”“当初流言四起,孟尝君觉得继续做相国对国家不利,所以辞去相位。只要大王诚心请他做相国,并严惩造谣的小人,则孟尝君一定会感恩图报!”冯欢赶紧给齐王找好了台阶,也为以后孟尝君除掉政敌铺路。很快有关秦国使者正在赶往薛城的消息被确认了,齐王终于下了决心,抢在秦王使者到薛城之前再次拜孟尝君为相国。
虽然后来孟尝君恢复相位后大度地表示不再追究当时的那些传言,但是后来那些与孟尝君作对的权贵还是一个个倒了下去,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传言出现了。
市场理论
孟尝君再次复出拜相的消息立即传遍了七国,孟尝君又回到了离开了不到两个月的临淄相国府,奇怪的是他并没有什么兴奋的感觉,只是觉得一切都象是一场荒诞的梦或者一个疯狂的游戏。
“相国,田丹和另外几个门客求见!”冯欢打断了孟尝君的遐想。“什么?这些狗日的无耻奴才还有脸来见我?当初我倒霉了,他们一哄而散,好象怕受我牵连似的。幸亏你冯先生有良心,帮着我又东山再起,如今他们看我又当相国了,就又厚着脸皮来了,看我不啐他一脸!”孟尝君想起了以前这些人对自己殷勤的笑脸和两个月前的不辞而别,不禁破口大骂。“相国要是这样想就不是孟尝君了!”冯欢还是毫不顾忌。“你他妈什么意思?”孟尝君知道冯欢又有高见了。“孟尝君是什么意思?就是别人永远求着您、欠着您,您永远不求别人、不欠别人。”“我觉得我欠你的”孟尝君脱口而出。“不敢,其实当今天下只有孟尝君有那个胆量和气魄敢用冯欢的办法!冯欢一辈子总算干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否则老在你这里蹭吃蹭喝岂不是窝囊一辈子?所以相国不欠冯欢的,是相国成全了冯欢。”“好,好,好,我没看错你。”孟尝君不禁感慨。“可是我就不明白,同样是门客,吃我喝我,关键时刻只有你挺身而出,其他的人平时话说的都比你漂亮,可是一看风头不对连个招呼不打就走了。如今又厚着脸皮回来,难道还指望我象以前那样给他们管饭?”“相国,其实您这里就象一个市场,开市的时候熙熙攘攘,大家都为了能赚钱能得到好处;收市以后,大家一哄而散是因为没有钱赚了,没有好处得了。这不是说大家在开市的时候喜欢市场,而收市以后不喜欢,大家到这里来都是各取所需。您不也需要这些三教九流的人为您效力吗?所以相国可不能想不开,拒人于门外。那就等于把市场关了,大家都得不到好处。那样您就不是孟尝君了。”“还是职业纵横家看的透呀。算了,老子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了!”
不久,管饭堂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后记
孟尝君就这样风光了一辈子,大方了一辈子。
后来田丹写完了《我认识的孟尝君》,把它刻成了竹简。
再后来人们习惯地把风光的、大方的、有影响力的民间领袖都比喻成孟尝君。作者:秦盟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