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像
[官渡之战示意图]
董卓死后,全国局势依然十分混乱,州郡牧守各树一帜,招兵买马,彼此间或尔虞我诈,或合纵连横,弄得黄河流域战云密布,兵戎不断。
其中势力最大的是中原地区的袁绍和曹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袁绍间发生了一场决定性大战——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
曹操、袁绍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决战势在必然。袁绍有军队数十万,后方巩固,兵精粮足。而曹操能用以抵抗袁绍的军队仅一二万人,且所占之地战乱连绵,物资供应远不丰富。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袁绍遣谋士郭图、大将颜良进军白马,围攻曹操的东郡太守刘延,自己亲率大军进至黎阳,准备渡河直捣许都。曹操颇有军事才能,在这场战斗中,他先是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斩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
然后诱敌深入,又干延津之战中大败袁军,斩袁名将文丑。初战胜利后,曹操主动撤兵,退守官渡,深沟高垒,坚壁不出,等寻战机,如此阻扼袁绍10万大军达半年之久。
袁绍帐下群士不和,相互攻击。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讲了袁绍新近在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屯积万余车粮草辎重的情况,并建议曹操出奇兵偷袭乌巢。曹操纳其言,击败鸟巢守将淳于琼,烧其粮草辎重万余车。火烧乌巢,决定了官渡之战的胜负,至此袁绍败局已定。曹操乘势出击,大败袁军,歼灭袁军七八万人,缴获大批珍宝、图书、辎重等物,袁绍与其子袁谭只带800余名亲兵逃过黄河。
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一举消灭袁绍的主力,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原标题:官渡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