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陈叔宝之所以没被杀掉,全部经验就两字:装傻!当然,陈叔宝原来也精明不到哪里里去,要不然他也当不上亡国之君。在任时他就无心国事,热衷于声色犬马,重用一帮优伶宦官,朝政搞得乱七八糟,写点诗吧,还是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之类。隋文帝大军一到,势如破竹,没几天工夫就灭了陈朝,陈叔宝也当了俘虏。
照例,对这些亡国之君是要斩草除根的,免得他们东山再起。可隋文帝自己雄才大略,根本看不起窝窝囊囊的陈叔宝,谅他也翻不起大浪,就暂时没杀他,想看看他的表现再说。
没想到,陈叔宝亡国后全然没有亡国之痛,依然每天吃喝玩乐,三天两头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说实话,隋文帝对陈后主真不错,不仅赦其罪,给赐甚厚。每次大的宴席,还请他出席,恐怕他伤心,不演奏他家乡的音乐。没想到,后来陈叔宝竟对文帝要求:「我还没有一个称谓,每回朝集,无法与人交谈,愿得一官号。」文帝不禁叹息说:「陈叔宝全无心肝。」监视者又汇报说叔宝每日喝醉,罕有醒时。隋文帝叹道:「随他罢,否则叫他如何过日?」反正,隋文帝听到这个报告后,就更瞧不起他了,一个醉鬼,醉生梦死,还能有什么作为?
其实,陈叔宝城府很深,心机颇重。他熟知历史上那些亡国之君的悲惨命运,知道自己的身份非常危险,最易被人猜忌,一举一动都被人严密监视。虽然自己被公认软弱无能,百无一用,但毕竟曾为一国之尊,多少还是有些影响力的,言行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脑袋,还祸及全家。而世界上只有傻子对任何人都没威胁,最让人放心,所以,他就把真傻和装傻结合起来,成了亡国君王里的「第一傻」,也骗过了猜忌多疑的隋文帝,保全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陈叔宝的「大智若愚」,其实还可以从与李後主的命运比较中看出来。同是亡国之君,赵匡胤一开始给李後主的待遇并不比陈叔宝差多少,可李煜吃亏就在于不懂得韬晦,不会装傻。本来,当了俘虏,寄人篱下,你就老实点吧,还一个劲地写诗填词,写就写吧,你写点风花雪月,闹点文字游戏也行,可他不是「问君能有几多愁」,就是「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这些怀念故国、悲悲切切的文字,每个字都没有逃脱监视者的眼睛。
喜欢附庸风雅的赵匡胤尚能忍耐一二,到了残忍野蛮的赵光义这儿,就不由起了杀机,不久,一杯毒酒便送这位诗人皇帝上了黄泉之路。
若论诗文造诣,李後主远在陈后主之上,一个词坛巨匠,一个小有成就;若论生存「智能」,陈后主则比李後主高明得多,两人绝对不是一个层次的。鲁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