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些年来,有不少息姓人在网络或媒体上不断发出信息寻问他们姓氏的发源地,甚至有人不远千里寻根谒祖。息姓不同于因避讳由籍姓而改的“席”姓,也不同于《百家姓》中“慕连茹习”一句中的“习” 姓。息姓在中国姓氏中是一个比较稀少的姓氏,但发源早,根源深。它源出于姬姓,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后裔的姓氏之一。经考证,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便是息姓的发源地。
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大别山北麓、黄淮海平原南缘。巍峨濮公山钟灵毓秀,蜿蜒淮河水源远流长,息县历史久远,地灵人杰。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分封姬姓侯爵,文王37子羽达为息侯,始建息国,都城在今息县城西南5公里青龙寺一带。公元前682年,楚灭息国置县,掳走息侯和息妫。亡国后的息侯子孙缅怀故国,以国名为姓氏,这就是息姓的由来。
自息国建立开始,就形成了“以国为氏”的息姓,这在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中有权威的记载。《姓苑》: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国中有息国,为侯爵,史称息侯,后亡于楚。息侯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以原国名命姓,乃成息姓。《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认定息氏为姬姓,不知其何所本。”《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和《中国姓氏起源》关于息姓发源的记载基本相同:“出自姬姓。息侯乃西周分封之诸侯,其地蔡州新息县是也。《春秋》: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2年),楚文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古今姓氏出辩证》也明确记述:“出自姬姓。息侯之国,其地蔡州新息县是也。”综观历史文献和姓氏文化典籍,可知:息姓始祖是周文王第37子羽达;发源时间是西周初年,姬姓侯爵受封于息建立息国;形成原因是息人“以国为氏”;发源地点就在古息国,即今天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境内。
说起息姓,就不能不说息夫人的故事。息夫人并不姓息,本姓妫,她是春秋时期陈国(今河南淮阳)国君的女儿,嫁给了息国国君,所以称息夫人,也叫息妫。因面如桃花,又称“桃花夫人”。有关息夫人的故事在西汉刘向所编撰的《烈女传》以及《左传》、《吕氏春秋》、《史记》、《东周列国志》等典籍中均有反映。历代文人雅士都曾咏诗填词表达对息夫人的怜惜之情。其中,以唐朝诗人宋之问的诗作《息夫人》最为著名:“可怜楚灭息,肠断息夫人。乃为泉下骨,不作楚王嫔。楚王宠莫盛,息君情更深。情深怨生别,一朝俱杀身。”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曾引用清朝诗人邓汉仪《题息夫人庙》中的诗句:“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今天,息县人民在县城东北修建了大型汉白玉息夫人塑像以纪念这位传奇女性。
息县虽是息姓的发源地,但遗憾的是如今这里已经没有息姓的人氏了。息氏子孙分散很广,河北阜城、景县、辛集、山东龙口、吉林磐石、山西太原、甘肃盘曲等地均有分布,台湾桃园县也有息姓。千百年来,息姓人的先祖凭借濮山淮水赋予的灵气和点化,培养出了一大批治国安邦、造福民众的优秀后人。息姓人的后代们尽管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他们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出了力量。提及息姓的优秀后人,人们常常会提起春秋时期楚国的息桓,汉朝的息夫躬,宋朝的息道龙,明朝的息治宝、息昭、息隆泰等;还有当今的息中朝将军,他于1994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后调入武警部队并于 2005年7月晋升为中将警衔,同期还当选为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现在,息姓人士已在互联网上组织开展了建立息氏宗祠的活动。为进一步发展息氏网上宗祠,增强宗祠功能,真正将息氏网上宗祠建设成息姓后人寻根问祖、缅怀先人、交流信息和联络感情的网络平台,2004年7月23日,在广大息氏后人的大力支持下,“网同纪念”积极配合,制定出了《息氏网上宗祠发展规划》。作为息姓的发源地,为发展根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息县人民政府未雨绸缪,拟准备成立息氏研究会,建立息氏纪念馆,以息氏宗亲文化交流为平台,开展息氏宗亲大联谊,以根亲文化交流带动息县招商引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这是息氏宗亲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息县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它的顺利开展对建设活力息县和魅力信阳将产生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徐泽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