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白族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白姓主要活动在陕西、湖北、河南地区。两汉至唐朝,由于由西域和西北民族的白姓加入,在甘肃、青海东部的黄河以西活动的白姓,随后进入了陕甘宁和川西北.很快东迁南下进入中原,东部的山东、南部的广西已经有了白姓的分布。到宋元明时,白姓基本上已分布于长江南北各地,其主体仍在四川和西北地区。明末白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白姓大约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在一百二十位以后。陕西为白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白姓总人口的3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四川,这二省占白姓总入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南、安徽等省。白姓的分布重心在西部,形成西部秦川晋、东部鲁豫皖两大块白姓聚集区域,白姓的主体在西北。
明朝时期,白姓大约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排在第九十二位。山西为白姓第一大省,约占白姓总人口的24.4%。白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江苏、河北、陕西,这四省大约占白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福建、山东、江西、河南等省。宋元明600余年,白姓人口主要向东、东南、南部地区迁移,全国形成了北部秦晋冀、东部江苏两大块自姓的聚集地。
当代白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白姓的人口已达280万,为全国第七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四省,大约占白姓总人口50%,其中分布于四川、黑龙江、甘肃、青海、内蒙古、云南,这六省区又集中了26%的白姓人口。河南居住了白姓总人口的16%,为白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豫冀、秦晋两大块白姓的聚集区。
白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陕甘宁大部、河南西部、河北大部、京津、内蒙古中部、黑吉蒙交界地段、湖北西北、四川北段、云南南部,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6%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0.4%,居住了大约43%的白姓人群。在四川大部、云南中部、陕西南段、重庆北段、湖北北部、河南东部、安徽西北、山东西部、河北东北、辽宁西部、黑吉中部、内蒙古东部和西部,新疆西北,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4%--0.6%之间,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会国总面积的16.2%,居住了大约25%的白姓人群。
白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白姓的郡望主要有太原、南阳等。白姓以治生为其堂号。“治生”堂号典出战国时魏国白圭,白圭是著名水利专家。治生就是治理生计的意思,白圭认为:别人放弃的我取过来,别人想要的我就给,如果我来治生,即治理生计,就像伊尹、姜子牙那样治理国家,就像孙膑、吴起那样用兵打仗。所有天下论治生的,唯推白圭为祖师。
楹联
重要的白姓楹联有以下四副:
精治生术;封武安君。
青衫司马;紫清真人。
珍珠赠嫁;紫石刊书。
南阳手姓以还,百代簪缨垂燕翼;
皖水发样而后,九天雨露满龙山。
家训格言
《白公家训》是一部较好的家训书,出自清朝的白云上,河南沁阳人,乾隆年间武进士。他为官敬业爱民,曾说“官乐则民苦,官苦则民乐,以吾一人之苦,易数万之乐,吾独不乐乎?"他虽为武将,然其教子颇具特色。他谆谆告诫子弟:“居官莫务便于己,凡事益于国,不欺心,不沽名”;“善则积德,恶则招灾”;“人生不愁无功名,只要真工夫;不息无富寿,只要常积德”;“见财思义,见色思报”等。其所训治心修身之道,为官泽民之法,值得回味。
家谱
目前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白姓族谱8部,全国其他单位和美、日等国的图书馆还收藏白姓族谱17部。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学辞典》收入了白姓历代名人78名,占总名人数的0.1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一十位;白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3%,排在并列第一百二十一位;白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3%,排在第一百一十位;白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O.13%,排在并列第一百一十九位。
白姓历代重要人物有:战国秦国名将白起(公孙起),魏国水利专家白圭;北朝北魏太原太守白邕;唐朝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宰相白敏中,朔州刺史白道生;五代后周中书令白文珂;元朝戏曲作家白朴;明朝水利专家白英;清朝书法家白云上;北伐名将、民国政府国防部长白崇禧,行政法学家白鹏飞;当代京韵大鼓演员白云鹏、白凤鸣。
姓氏分布图
白姓血型
白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2.3%,A型占28.3%,B型占30.1%,AB型占9.4%。【原标题:白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