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期思怀古之蒋国觅踪系列”之二 蒋国:华夏对东夷战争的前哨?(2)

2013/7/3 10:06:19 点击数: 【字体:

  东夷是周王朝的劲敌,从周初到春秋时,华夏诸侯与东夷之间的战争不绝史册。其实不仅是周代,华夏与东夷之间的战争和融合延续了2000多年。

  “夷”的原意为“一人负弓”,是远古东方部落集团的名称,与“华”对应,起初并没有任何贬义。学术界有人认为,华、夷是远古黄河流域东西两大部落集团,东方夷族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羲和、帝俊、太昊、蚩尤、少昊、大舜、伯益等。大约5000年前,在与黄帝的大战中,蚩尤落败,导致东方部落分化瓦解,一部分与华族相融合,另一部分仍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

  夏代是以黄河流域西系部落为主,融合东方少昊集团诸多部落建立的国家。从现在掌握的史料看,夏代西方发生的战争很少,而与东方的争斗很激烈,有人认为,推翻夏王太康、“代夏政”的后羿就是东夷的首领。

  商人也是东西两大系融合的复合型共同体,他们与东夷关系更为密切。有人研究甲骨文认为,商代人殉、人祭之风渊源于东夷,从甲骨卜辞的记录看,用作人殉、

  人牲的主要是西边的羌人。不过,商代与东夷之间,也时常兵戎相见,尤其到了商代后期,甲骨卜辞中,常见征伐人方、尸方(学者认为“人”、“尸” 均为夷的变体字)的记录,对东夷作战时间很长、规模很大,远涉淮河流域。所谓“商人服象,为虐东夷”,即是文献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商代末年,纣王对东夷发动大规模战争,以致周人骤然攻打,纣王竟然无兵可用,只好用奴隶拼凑成一支部队,所以史书说“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到了周代,东夷仍然是周王朝的劲敌。周武王去世后,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武庚乘机会同心怀不满的“三监”,联合东夷奄、薄姑等众方国联合起兵反周。

  于是周公大举东征,用三年时间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杀了武庚,放逐叛乱的“三监”,并且占领了奄,放逐其君,“灭国者五十”。有学者认为,被灭掉的这50个方国,大部分在今山东境内,也有一些位于淮水流域。《史记·鲁周公世家》说:“管、蔡、武庚等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宁淮夷东土。”可见,周公的东征,是涉及淮河流域的。

  随后,姜太公被封于齐,周公被封于鲁(其长子伯禽代为国君)。齐建国于营丘,正是东夷薄姑的中心地区,而鲁建国于曲阜,正是奄的中心地区。立国之初,齐、鲁都面临夷人的激烈反抗,姜太公立国之初,“(东夷)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经过激烈的战斗,齐才得以立国,甚至直到春秋,齐国与莱夷也发生过战争。周公之子伯禽于鲁之时,“淮夷,徐戎并兴”,使得鲁国一度不敢开东门。

  成王亲政以后,“淮夷、徐夷及奄又叛”,成王大规模征集军队,展开征伐,经过几次反复,今山东境内的东夷势力才被压制下去。即便如此,齐鲁的夷人文化仍很强大。姜太公的齐国采取了文化上兼容并包、经济上充分发挥地利的方略,“大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而伯禽在鲁国则采取以周文化变革当地民风民俗的政策。据《史记》记载,姜太公就国后5个月就向周公报告施政奏效,伯禽三年后才作出相同报告。周公得知两人采取的不同文化政策,“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后来,齐国果然成为大国,而坚持周礼的鲁国,则在后世孕育了影响深远的孔孟儒家学说。

  既然齐鲁都立国于东夷文化的核心地区,蒋国为什么不能立国于淮河中游靠近中原的淮滨期思呢?

  不过,山东的东夷遭齐鲁的强力压制势力不张,其势力中心逐渐南移到淮河中下游,史书中淮夷的名头逐渐取代了东夷。如果蒋国最初就立国在期思一带,他们必当面对强大的夷人势力,国力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

  宣王中兴决战淮夷

  周朝建立100多年后,淮夷再次强大,对周构成严重威胁。周穆王时,位于洪泽湖一带的徐国国君一度称王,公开与周王朝抗衡,率领众多方国攻打到了黄河流域。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后来,周穆王与楚国夹击徐国,杀掉徐偃王,才抑制了淮夷势力。

  周夷王时,淮夷势力再度膨胀。噩(鄂)侯驭方叛周,“率南淮尸(夷)、东尸,广伐南或(国),东或”,不仅攻伐纣王朝南疆和东边的诸侯,还打到了洛阳附近,威胁周的东都。周夷王动员了西六师、殷八师两支主力夹击,才把淮夷入侵打退。

  到周厉王时,淮夷再次打到洛阳附近,并曾击败周王朝主力部队,直到厉王之子宣王即位后,才彻底消除了淮夷的威胁。

  周厉王是周代有名的暴君,他的横征暴敛曾引发国人暴动。大约因为经历了那场灾难,他的儿子宣王即位后励精图治,整顿朝政,使已走下坡路的周王朝一度强盛,史称“宣王中兴”。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

  在打败北方的戎、狄后,周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讨伐淮夷,周王朝的部队沿淮水东行,打败诸多淮夷方国,令最强大的徐国被迫屈服,向周王朝进贡。各方国也都接受王命,敬献贡物。自此一战,淮夷一蹶不振,从此再也没有强大起来。有学者研究认为,此后淮夷与华夏的融合逐渐加快,春秋时期各淮夷方国“即事诸夏”,与诸夏通婚,参与会盟。这个时期出土器物淮夷,所有铭文都是周代通行的文字。

  在春秋争霸与战国大兼并的过程中,这些方国先后被楚、吴、鲁、越兼并,与此同时,华夏与东夷完成交汇融合,夷夏间的差别逐渐消失。秦朝统一六国的时候,“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都已经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根据史书记载,周宣王振兴国威后,又进行了一次分封,其中封他的弟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后迁徙到新郑)。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他还将其舅舅申伯徙封于谢(今河南南阳)。主张蒋国始封于获嘉一带的研究者认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宣王令蒋国迁徙到今天淮滨一带。

  在半年前的“寻根聚会”上,更多的蒋氏代表和研究者认为,蒋国并不是从北方迁徙而来,它最初就立国于期思。淮滨县文化局办公室主任尤新峰先生就认为,如果蒋国曾多次迁徙,史书上不可能没有任何信息;而姬姓的蔡、沈、息等国都在淮河流域,与期思相距不远。期思虽在淮河之南,但距离淮河只有10多公里,是重要的农耕区。周公东征,“灭国五十”之后,周王朝将伯龄封于此地,作为控制东夷的前哨阵地,并非没有可能。

  这种推论听起来有道理,蒋国不在内地,而在边疆,承担对抗东夷重任,也是合乎情理的。

  尤新峰先生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史料——唐天宝十五年的《蒋氏大宗碑记》。此碑记有如下内容:“昔者周公正天地之纪,立君臣之度,朝诸侯于明堂,复宝命元子,于是旌之车服,锡之山川,虽名上公之位号,实用王者礼乐。然犹大录丰功优命诸子。宅鲁侯于曲阜,城蒋国于期思……”大意是说周公功劳巨大,成王待他极为优厚,并且对他的儿子也给予优厚待遇。这个史料年代较早,因此有较高可信度,其中“城蒋国于期思”之句,分明是说蒋国始封地就在期思,跟鲁国一样,承担重任,立国于当时的前线,成为与淮夷作战的前哨。

  由于缺少充分的原始史料,关于蒋国的很多争论难以产生定论。但这次“寻根聚会”上,各地蒋姓代表至少形成一个共识:期思为蒋国故城,也是蒋氏得姓的地方。古代史书和如今考古发掘,都证实了这一点,班固的《汉书》,司马彪的《续汉书郡国志》都明确记载,“汝南郡期思县有蒋乡,古蒋国。”《左传》杜预注认为,“蒋在弋阳期思县”。而《水经注》也说:“淮水又东北,过期思县北,县故蒋国”。

  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期思镇的古城址引起重视,这座古城北靠期思河,东南临方家湖,南有白鹭河及十里草湖,处于三面河湾环卫的岗地上。古城墙轮廓尚存。随后,这座古城址内不断发现铜戈、铜矛、铜剑、铜鼎等春秋战国器物,城墙遗址中下层暴露出来的器物具有明显的商周文化特征。随后,这个城址被确认为蒋国故城遗址,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蒋国存在了400余年。公元前632年,著名的城濮之战爆发,晋文公退避三舍之后,击败强大的楚军,一战确立新一代霸主地位,而战败的楚国大伤元气,长时期不敢北上,转而掉头向东,向淮上小国撒气,不管东夷方国还是姬姓诸侯国,一概扫荡。当时,如今安眠于期思镇的这座古城,充满了恐慌的气氛。

  如今已是“省保”的蒋国故城,虽然经过沧海桑田的世事变迁,但轮廓依然。它呈长方形,古城墙高三米多,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约500米,墙基宽32米,东南有烽火台一座,残高七八米。图为蒋国故城遗址。【原标题:“期思怀古之蒋国觅踪系列”之二 蒋国:华夏对东夷战争的前哨?】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网 2008-12-30 作者:姚伟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