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敬惜字纸(2)

2014/6/13 14:45:01 点击数: 【字体:


   “敬惜字纸”是消失已久的习俗。在我的记忆中,爷爷走路时,不仅要将小石头、枯刺枝拨到一边,发现路边有字的废纸还连连念叨着“罪过、罪过”,必定会弯腰捡起来,回家后,把捡来的字纸放进火缸,焚烧成灰。爷爷说,字是有灵性的,写过字的纸随地乱丢是罪过的,践踏地上的字纸会遭到报应。他很认真地叮嘱我,字纸一定要丢进字纸篓,看到地上的字纸一定要捡起来烧掉。看我似懂非懂的,还特别加了一句,这叫“敬惜字纸”。

    据笔者所知,旧时,凡是乡村集市,大多建有“字纸炉”。这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还相当普遍。本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的赵伟伦先生说,罗江刘家祠堂东边的弄堂叫字纸弄,就是因为弄内有字纸炉而得名。他告诉我:“字纸炉高2米,宽80厘米,深60厘米。离地1米处开有炉门,两侧的石柱刻有一副对联,‘毋弃六书片纸,只因一字千金’,南北的炉墙还分别书有‘敬惜字纸,功德无量’、‘付丙炉内,延年益寿’大字。”赵先生说,小时候,经常提着自家杂货店的字纸篓,走过仓基桥,将篓内废纸倒进字纸炉里烧掉。读书时,也总是自告奋勇,每天将教师办公室的字纸篓送到字纸炉。看到字纸篓里有油印后的蜡纸,他总会偷偷拣出再印一份,然后泄露给同学们,这个秘密一直到六年级的期中考试,全班同学全部考满分时才被班主任老师徐子性发现。这以后,教师办公室的字纸篓都由老师亲自送字纸炉焚烧了。

    对于“敬惜字纸”习俗的形成,笔者以为是受科举制度的影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更多的应该是出于对文字的崇敬。《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诗曰“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字里行间,就是劝人敬惜字纸。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大量的《惜字律》,利用佛教因果报应的说法,强调字是神圣的,敬惜字纸与命运相关。由于字纸被神化,所以派生出许多禁忌:写有字的纸不可以随意丢弃,以免不小心遭到践踏;手不干净不能触摸书本,以免亵渎神灵。久而久之,成为最虔诚的习俗,以为敬惜字纸是善事,可以庇荫子孙读书上进,若是践踏字纸,子孙后代会愚昧无知与文字无缘。凡此种种,反映出中华民族对文化的崇敬程度。从另一方面来说,字纸确实会给人带来祸福,尤其是兴文字狱的封建社会。

    鲁迅先生曾揭露过“敬惜字纸”的本质。他在《门外文谈》第六节中说到:“因为文字是特权者的东西,所以它就有了尊严性,并且有了神秘性。中国的字,到现在还很尊严,我们在墙壁上,就常常看见挂着写上‘敬惜字纸’的篓子;至于符的驱邪治病,那就靠了它的神秘性的。”这段文字应该是对“敬惜字纸”习俗的最好解答。

    经过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如今的字纸炉几近绝迹,竹编的字纸篓也被塑料垃圾桶所替代。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普及,人们对文字的崇敬和神化的心态也在慢慢消失,敬惜字纸终究成了历史。当然,站在对文明的敬重、感恩的角度来讲,人人敬惜字纸,形成尊重知识的氛围,中华文化才得以源远流长。我们没有理由不敬惜每一个字、每一片纸,即使从环保、从保护个人隐私、从珍视自己的情感的角度来说,也是应该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字纸的。

(原标题:敬惜字纸)作者:叶龙虎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宁波日报(2011-10-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