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跟河南中医学院的洛阳籍学生程丽颖网聊,问她端午回不回家。她说她对端午节文化没有认识,此节对她而言就是吃粽子——她不喜欢吃粽子,也就没打算回家。
我仍不死心,撺掇她打探其他同学的想法。她去问了一个“思想深刻的学长”,学长说,端午节就是送礼的节日……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满心期待天之骄子们能讲出一些体面而深刻的话,弘扬传统文化,可惜现实很不给力。
也许是为了安慰我,程丽颖又说,她其实很愿意过这个节,苦于不知该做些什么,连搞形式主义都不会。
感谢她说了真话,真实总胜过粉饰完美的谎言。
前一阵子,我路过老城区柳林街,年逾古稀的王灵芝正在家门口摆摊儿,卖她亲手缝制的香囊。(左图)香囊挂在架子上,花红柳绿,煞是好看。不时有人驻足,挑挑拣拣,三五元买一个,笑嘻嘻离去。
程丽颖要是有王灵芝这样一位奶奶,估计就不愁端午节怎么过了。王奶奶能讲出许多过节的习俗——
端午前后正是麦收时节,老洛阳人不但吃粽子,还吃油饺子(又称油角子)。
五月初五,出嫁的闺女要带着粽子、油饺子、糖糕、油条等回娘家,这叫“麦子到场,闺女瞧娘”。娘家也会给婆家回礼,俗称“送端午”。
相传,从前有一户河洛人家,小姑子总欺负嫂嫂。嫂嫂的爹娘心疼闺女,就炸了油饺子,趁着端午节送给亲家尝鲜:“送上油饺子,当与小姑食。今日虽为女,明日也为媳。韭菜虽弱小,年年成新绿。长短可包涵,家兴凭和气。”绵里藏针,提醒小姑子善待嫂子。
这个传说的核心是家和万事兴。河洛人过节基本上围绕着家庭进行。
老洛阳人过端午也去户外——带着自家儿女,黎明前出动,到山野里采集新鲜艾草,回家扎成一束悬在门上,或是和杂粮一起装进香囊避邪,或是燃了驱蚊避瘟。
喝雄黄酒也可避邪。小孩子则手脚系上五色丝线搓成的“花花绳”,戴上绣着蛤蟆、蜈蚣等“五毒”图案的兜肚。
在门上贴钟馗像,去关帝庙烧香,是善男信女过端午的做法。
现今的大学生崇尚科学,吃粽子、戴香囊还可以,若让他们喝雄黄、拜钟馗,即便做了,恐怕也觉得滑稽。
民俗文化学者陈连山认为,民俗文化的传承,须仰仗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然而,意识形态的改变是个渐进的过程,急不得。
有聊胜于无,搞搞形式也是好的。形式搞得到位,或可由表及里地培养习惯,到时候你不让人搞形式,他反而觉得缺点儿啥呢。
(原标题:搞点儿形式也很必要)作者:张丽娜